除了製造暴富神話,互聯網科技還能做什麼?

無論是上市,還是被收購,互聯網科技圈是這個時代財富神話最頻發的領域;但我們也無法忽視,“滴滴事件”給我們的警示。

科技本身沒有價值觀,如何避免科技的負面影響,把握科技的演化方向,是我們需要共同面臨的挑戰。如何讓一串串冰冷的代碼做出溫暖的事情,不僅僅是行業問題,更是社會問題。

不管是在大西北種樹,還是簡單粗暴地回老家發錢,這個行業的領頭羊們給出的答案,是公益。在慈善公益方面,互聯網科技已經迸發出無與倫比的生命力,發揮了讓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影響力,未來的潛力也讓人欣喜。


降低參與公益的門檻

“農場偷菜”是十年前很常見的用來提升平臺用戶活躍度的概念,羣衆基礎可謂深厚,但沒人想到這跟公益有什麼關係,除了阿里巴巴。

今天,螞蟻森林讓超過2億的支付寶用戶通過玩遊戲來種樹,螞蟻森林項目已經種下了超過5552萬棵真實的樹木。

可能有人反問:要植樹,你就花錢去植樹嘛,爲什麼非要弄一個種樹的小遊戲,讓我們收集夠了能量纔給種樹呢?

馬雲說:“做公益跟做慈善不一樣,慈善是給予,公益在於參與。”螞蟻森林讓用戶參與公益的門檻和成本都大大降低,所以纔有2億人蔘與進來。而達到種樹條件的用戶,是確實可以通過編號找到自己種下的那棵樹的。這種參與感和成就感,對個人來說價值無限。

科技,降低了參與公益的門檻,提高了參與公益的便利性和趣味性,讓更多普通人都能參與到公益中來。


讓更多人信任公益

很多人在聊到關於捐款的話題時,大都會對捐款的最終去向抱有疑慮。曾經火爆朋友圈的“一元購畫”也被人質疑捐款的使用是否能夠落實到那些患有自閉症的兒童。

互聯網科技公司在這方面就有先天的優勢:互聯網科技業務的盈利能力已經足夠強,強到大家可以對他們產生足夠的信任。但僅僅是基於認知上的信任,還遠遠不夠。現在,他們想通過互聯網的技術來提升公益項目的透明度,從而強化用戶對他們的信任。

比如在螞蟻森林這個公益項目中,利用遙感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捐贈者可以勘查自己用愛心種下的森林對環境的改變作用,從而讓每個人在茫茫樹海中都能“感受”自己的樹。在淘寶“我的愛心足跡”欄目中,用戶可以明確地看到自己每一筆訂單中,公益賣家捐出的錢用到了哪個項目,去了何地。

倘若隨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能夠讓每一位捐贈者都能夠很方便的追溯到所捐財物的去向,這無疑將對整個公益事業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


讓公益的外延更加廣泛

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公益就是給人捐錢,但是互聯網科技改變了這個觀念。在假疫苗事件期間,阿里巴巴工程師連夜做出了疫苗批號查詢系統,讓人們對“用科技手段解決社會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多年來,全國各地拐賣兒童案件時有發生,公安部聯合互聯網企業建立了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團員”系統。這個系統基於釘釘的移動打拐平臺,由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打拐辦主導、阿里巴巴集團提供技術支撐,實現了“互聯網+反拐”的技術手段。今年,300萬“餓了嗎”騎手小哥也接入“團圓”系統,藍衣其實不但能送外賣,還能把孩子送回家。

在螞蟻森林,你每天蒐集能量,就是在做公益。在“公益寶貝”項目中,“買買買”就能做公益。在今年的“95公益周”中,淘寶搜索“95公益周”,還可以搶“福包”捐助公益項目、用“笑臉相機”測福氣值獻愛心、參加“益起來”明星戰隊幫助貧困鄉村小學修建陽光跑道……

逛着淘寶就把公益做了,走着路就把跑道捐了,養着蛙兒子就保護了瀕危動物,種着虛擬的樹就保護了荒漠……公益的外延被因爲這一件一件的小事兒而變得無限大。


讓更多人蔘與公益

不管是降低參與公益的門檻,還是提升公益項目的公信力,或者擴大公益的外延,共同的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蔘與到公益中來。

一個公益項目有上億人次的參與,傳統的公益機構幾乎無法想象,但對於阿里巴巴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來說,這並非天方夜譚。

馬雲說:“慈善改變別人,公益改變自己。”捐了一塊錢,種了一棵樹,真的能改變這個世界嗎?世界沒那麼容易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人們在參與公益的過程中改變了自己的心。

越多的人蔘與公益,公益的理念纔會深入越多人的心裏,這個世界纔會慢慢變好。讓更多人更容易地參與公益,這就是互聯網科技的力量。

從公益是有錢的小部分人做的事,到整個社會都能參與公益,觀念因科技而轉變,科技也因爲人們的選擇而變得有溫度。

科技和公益,可能互爲最優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