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問題影響製造企業快速發展

       "企業規模小、資本存量少、研發能力弱、管理水平低、資源消耗大和企業效率低是影響我國製造業快速發展的六大問題。"

       這是著名管理專家、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理事金達仁日前在2007年微軟行業方案大學論壇上發表的觀點。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製造業仍居我國工業主導地位,製造型企業佔工業企業數量的91.6%、主營業務收入的86.8%、利潤的73.1%。然而通過橫向比較分析,金達仁認爲,我國製造業與西方工業國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2004年,世界500強排名前12位的企業,銷售收入爲24028億美元,而中國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企業的銷售收入僅爲187815億元。2005年中國500強的銷售收入、資產總量和利潤分別佔世界500強的8.4%、7.0%和6%。
        此外,從1978年到2004年,外商累計在中國投資總額爲5621億美元,而同期中國企業累計對外直接投資僅爲370億美元。這些數據的背後,實際上就是製造業的規模、資本和研發問題,以及公司治理結構、競爭戰略、產業鏈資源整合和全球化等深層次問題。
     其次,長期以來,中國企業自主創新意識比較薄弱,研發投入少,創新能力明顯不足。2005年中國製造業500強的平均研發投入爲1.9億元,只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1.88%。而同期西方工業國家企業的研發投入則佔主營業務收入的5%~8%,有的甚至高達18%~25%。
        由於缺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目前我國轎車和IT等市場的中高端產品基本上被國外企業壟斷。不難想像,這種狀況勢必影響我國製造業的快速發展。
      
       最後,我國企業管理粗放、資源消耗大和效率低的問題一直十分突出。
       在企業管理方面,集中表現在:
       多數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
        戰略目標不清晰;
        業務模式與業務流程不盡科學合理;
        管理基礎差和信息化建設進程緩慢等方面。
        在企業效率方面,目前中國製造業增加值率僅爲26.2%,與美國、日本和德國相比分別低23%、22%和11.7%。
        而生產率、勞動力市場、金融效率、管理實踐和全球化影響等關鍵要素與國外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值得企業深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