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移动应用设计十大趋势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上唤你起床的闹钟,日常沟通的微信,听音乐,看新闻和视频,阅读邮件,更新项目状态等, 每件事都可以无缝地在移动设备上进行,现在已经有21亿人拥有自己地智能手机。

25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天使用手机264次,包括打电话和发短信。而对于15-24岁的人每天使用手机387次。

虽然看起来不可置信,但使用智能手机和应用高频趋势在2018年不会下降,如何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移动应用值得讨论。

1.VR/AR 卷土重来

By Chris Phillips

远在2012年,当Lucky 和 Carmak 开启Oculus Rift项目的时候,也许没有预见到VR将来将会大行其道,不仅影响到传统的PC和游戏主机,触角也伸到了新兴的移动平台。

同样任天堂也许没有想到Pokemon GO 游戏会火爆全球,一时全球开发者竞相模仿,意图涌入AR开发市场来分一杯羹。

时过五年,我们依然在探索如何利用VR 和 AR 技术,亟待2018年VR和AR能够获取更大范围的关注,对于那些寻找机会升级已有服务的设计者来说,可以利用此趋势尝试突破。

2. 用户体验超越设计

By Benjamin den Boer

2017年Adham Dannaway 就提出:相较于用户体验,单纯的设计将被忽视,这句话在2018年依然适用。

也就是说美学在设计中将退居次要位置,我们将会更看到更多的设计模式出现让用户体验更实用,可用并保持一致。

3. 简洁和舒适

By Corey Haggard

我们虽然在设计方面进展迅速,但对于简洁,舒适和可用性等仍不可忽视,极简主义思维在移动和网页设计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清晰的用户意图一直是良好用户体验的核心。

在实践中,设计师要避免使用过多的图片和复杂的排版布局干扰用户,这样用户才能更专注于内容本身。

4. 跨平台设计

微软也许在移动操作系统毫无建树,但其产品Continuum 带来了创新性和新鲜感,主要思路就是通过一台设备,既可以作为手机,也可以作为传统电脑使用。

用户只需把手机放在Continuum dock上, 然后连接显示器或电视,鼠标和键盘,就可以作为电脑使用了。这样就要求每个应用可以恰当地缩放 - 也就是网页设计中的响应式。

5. Material design

By Maxime De Greve

自Google 2013年推出Material design的设计模式以后,因其简洁和轻便的特性,广受设计师欢迎。

随着 Google Material Design 逐步演进,再也不是简单的扁平化设计,越来越多的用户见识到其吸引力, 在过去的2017年中Material design 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

6. 平静色

By Jadon7

你听过色彩理论吗? 即颜色如何影响人类的思想和感情,如何选择颜色的背后有一套科学逻辑,我们可以预见到柔和,平静和渐进的颜色在应用设计中更加流行。

还记得当初的Windows XP?其桌面就是一座青山,绿色有宁心静气的效果,因为人类45%眼睛细胞是用来感知绿色的。

7. 再见,汉堡菜单!

By Divan Raj

我们都知道什么是汉堡菜单,也意识到其效果寥寥,可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只能暂用,幸运的是2018年我们终于可以和它说再见了。

这也就是响应式设计。

期待到2018年,Priority+ menus 和标签栏等可以替换汉堡菜单。

8. 关注可穿戴式

预计到2019年,将会有2亿台可穿戴式设备被售出,开发者面临在小屏幕设备适配的问题。

Internet of Things一直都是热门行业话题,随着可链接设备数目持续增加,很多公司正在投入更多资源把这些设备连接现实世界。

物联网已经成功地改变了音乐,健身和健康类应用,相信这种变化也会扩展到其他领域。

9. 专注内容

image.png

有多少次是因为页面加载太慢而沮丧离开,Google 和 Facebook都意识到这一点,虽采取了不同的思路,却殊途同归。

Google’s AMP 项目和 Facebook’s Instant Articles 告诉我们他们在内容展示方面专注于体验而不是设计。Google AMP 项目支持网页类应用在移动设备上加载更快,从而减少跳出率。

毫无疑问,内容展示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核心。

10. 统一手势

通过手势进行导航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但是一直不能广泛推广,问题就是在一个应用内双指点击和另一个应用内可能完全不一样。

2018年也许能看到统一手势行为,如笔记本上的触摸板操作。

英文版

10 App Design Trends for 2018
11 Mobile App Development Trends To Stay In 2018

获取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豆志昂扬:

  • 直接添加公众号豆志昂扬
  • 微信扫描下图二维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