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竞争中合作,真正的对手在看不见的地方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个旗鼓相当的同年级竞争对手,叫李丽。她在三班,我在四班。学校的大小考试,我俩常常是各自班级的第一名。她的化学、数学比较强,而我的物理、语文比较厉害。

那个年代还不太开放,男生女生之间平时几乎不讲话,也不敢有过多个人交往。女孩子们大多早早缀学成家,上高中的女生比例相对较低,女学霸就更少了。因我和李丽同是女生,成绩较好且不相上下,慢慢开始互相关注,相熟之后便惺惺相惜起来。

每当自己遇上弄不明白的问题或做不出来的题目,一下课就去找对方讨论、学习。讨论后仍然吃不准拿不定主意的,再一起去找任课老师讨教。不知不觉中,我和李丽俩人就成了好朋友。生活上互相照应,学习上互相对标,你追我赶,都想在学校排名中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那时候学校没有办课外补习班。放寒暑假的时候,学生一般都是自己在家自觉复习,家长们也不太焦虑,学不学习完全靠内生动力。为了克服惰性,互相提醒,提高学习效率,我和李丽常常会相约在寒暑假时一起复习。有时候我去她家住一段,有时候她到我家住一阵子。你来我往,互相打气,从不松懈。两人的学习成绩一直能够保持在比较好的状态。

当然,我们也不只会埋头学习。青春期的女孩,既懵懵懂懂,又对什么都有热情,对新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周末的时候,我们一起去街上转转,东瞅西瞧,逛逛吃吃,偷偷买点女生喜爱的物品;或是看个热闹,或是狠狠心奢侈一下,买个蛋糕点心,吃个冰棍等,于是又像充满了电一样,浑身是劲地回到学校,继续投身题海。

有一次,我俩路过县医院门口。医院门口有几个卖水果的小摊贩,其中一个小摊上摆放着一排黄黄的东西。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水果,悄悄问她,她也直摇头,一脸茫然。

我俩有些不好意思问别人,又实在忍不住内心好奇,在医院门口来来回回走了几遍,竖起耳朵听动静,希望能从路人甲乙丙丁中找到答案。

折腾了半天无果,终于鼓起勇气一起去问店主。店主说是香蕉,刚从南方引进来的一种水果,味道像苹果一样,香甜可口,但比苹果柔软,很好吃。

这从没见过的水果到底好不好吃?像苹果一样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道呢?柔软的水果是什么感觉呢?这些问题把两个青春少女的心弄得痒痒的,实在放不下。我俩问了问价格,还能承受,于是下定决心,只买一根,尝一尝。

至今仍清晰记得那个场景:我俩小心翼翼地拨开香蕉皮,我先咬一口,她再咬一口,让香蕉慢慢在唇齿之间嚼碎融化,细细品尝那清香的味道,甜甜的感觉流入心里,然后两人相视一笑,懂了。

敢于尝试,知道了不知道的事物是什么,不需要再去猜测;共同分享,我一下就懂了你也懂的感觉,无须再左描右画说不清。

我和李丽就这样,在互帮互扶、互相竞争、共生赋能中快速成长。我们的友谊,因正向竞争而日益深厚;我们的成绩,因互相赋能而不断提高;艰苦的高中生活,因有人相知相伴而充满快乐。转眼过了高二暑假,即将迎来最艰苦、竞争最激烈的高三。

高三一开始,便有了硝烟弥漫的味道,竞争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十天一小考,半月一摸底,校长、老师们不断拿学校排名做文章,大会小会宣讲,估摸学生们未来的高考成绩和大学走向。

我和李丽的成绩不相上下,本来就有竞争关系,在多方参与的高压对比之下,我俩的关系突然就变得微妙起来,各自开始暗暗使劲,总想把对方甩到后面。有了这样的想法,学习交流就不像先前那么坦诚了,藏着掖着的事情时有发生。

国庆节的时候,我放假回家休息两天。妈妈喜欢聊天,遇事还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每次都会把我周围所有的人和事都问一遍。她见我这次说李丽的事情不像先前那么眉飞色舞,有点躲躲闪闪,便断定有什么事情。于是不动声色地问我:

“李丽最近考试怎么样?”

“还好吧,排名比我低一些。”我满脸得意。

“她准备考哪里?”

“她想考北京。我也只想考北京的大学。我们俩现在可是竞争对手。”

“北京有很多大学。你们俩是不是想考同一所大学吗?”

“不一定。但是很多学校都是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的。”

“是按照你们学校学生的成绩排名吗?”真服了妈妈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是全国统一高考,省里考生统一排名,再根据报考志愿情况录取。”我开始不耐烦了。

“那我明白了。其实你们的竞争对手根本就不是咱们新野一中的人,而是南阳地区,甚至整个河南省的考生。对不对?”

“是哦。老师们天天宣传年级排名,我们都只盯着这个,从来没有想过你说的那个问题。”妈妈一句话点醒了我。

“所以你们真正的竞争对手应该是在远方,在邓县、在南阳、在郑州,在你们看不见排名的地方。如果是这样,你和李丽的眼光都要放远一点。你们要在竞争中合作,结成同盟互相鼓劲,争取各自都发挥出你们自己最好的状态,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绩。”

服了,我算是彻彻底底服了,真想跪了。妈妈总是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而且总能一语击中要害,惊醒梦中人。

理解了共生的道理,我和李丽立刻消除心中隔阂,又恢复了往日情谊。在剩下的高中时间里,我们心无旁骛,协手共进,最终两人终顺利考进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如今她在北京的大学里悠然当教授,讲授管理理论,我到南方的公司里,用实践参悟管理真经。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在如今这个“羊毛出在猪身上”、“能打败你的肯定是你看不见的人”的加速变化时代,更是常常想起妈妈三十年前的语重心长:“要在竞争中合作,真正的对手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过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