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金牛嶺公園有了“烈士陵園”

昨天出差回來,今天週六得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活動了。

小朋友喜歡戶外環境,只要出家門就高興的不得了,放學後就想在教室外玩耍不想回家,入住過的酒店總是念念不忘還想再住…… 這是人的天性吧,喜歡自由不受束縛。

既然如此,那爲了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爲了培養父母與孩子的良好情感交流,那就得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見識外面的人事,隨走隨教遇到的新事物,培養孩子的社會實踐,這是書本教育做不到的。

金牛嶺公園東門入口大道

下午五點多鐘,來到金牛嶺公園東門,看到入口大道上紛紛有人往裏走,男女老少各色人等都有,是想趁着週末去運動一下身體吧。

當“看病難、看病貴、病不起”等醫療問題困擾着當代老百姓的生活,而重疾險、醫療險和意外險還沒那麼普及的情況下,那麼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運動了,各自以適當的方式活絡着身體。於是,街道廣場、社區、公園就出現了這樣那樣的景觀,比如夜幕降臨後隨處可見的廣場舞,散步的鄉鎮人羣,活躍在小區附近簡易健身器械上的中老年人……

解放海南島戰役烈士陵園紀念碑

走完入口大道,就看到左側原來的“解放海南英烈紀念碑”的入口處的牆上寫着“解放海南島戰役烈士陵園”,並增設了大門和保安亭,掛着一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牌子。原來這一塊地方建設成獨立的烈士陵園了,真是好事。

以前只知道那裏有個紀念碑和廣場,並沒有去認真的觀看,趁着這次機會,我們拾階而上走到冷冷清清的紀念碑廣場。紀念碑整體像一隻乘風破浪的帆船,船體(碑基座)雕刻着渡海部隊、瓊崖縱隊解放海南的英雄作戰場景,展現了渡海作戰英雄人物的光輝形象和瓊崖縱隊23年紅旗不倒的光輝業績。

圓形水泥墓

在紀念碑的後面,是一座巨大的圓形水泥墓,碑文是朱德題的“渡海英雄永垂不朽”,碑下仍擺放着枯萎的花束,兩側半身高的碑牆刻滿英烈的名字。圓形墓的後面,並排樹立着幾個石碑,再後面是一面寬大的牆體,上面鐫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那曾經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爲了海南島的解放而英勇奮戰!

如今,他們留在世間的是這牆體上的名字,不管事蹟是否仍在傳頌,這時刻提醒着人們他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換取了我們的和平——幸福生活更來之不易。

在這一縱列的墓碑羣的東面,是烈士們的墓地,約有幾十個安靜整潔的排列在那裏,等待着人們前來祭奠,可又有多少人來呢?整天陪伴他們的是茂盛的樹木上嘰嘰喳喳的鳥兒,動物有時候豈不是比人更有感情?

小朋友自然是看不懂這些的,那我就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說:紀念碑是爲了紀念那些把壞人趕出海南島而死去(犧牲)的解放軍戰士,碑上的一個名字代表一名死去的烈士,墓地裏埋着人或骨灰盒等等,建設這裏是表達了海南人民對革命烈士的崇敬和紀念,讓我們不要忘記這段歷史並感恩他們爲了海南的和平而犧牲的。經常有老師帶着學生們來這裏參觀學習,等你長大了老師也會帶你們來這裏的。

夜幕下的金牛湖

參觀完紀念碑離開時,這裏仍沒有看到其他人影。

七點鐘,我們運動後離開金牛嶺公園時,夜幕降臨,燈光亮起,夜幕中的金牛湖在白雲和燈光的映襯下十分的安靜,不爲人羣和城市的喧囂所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