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尊重資本量級的差異

        ——李笑來《尊重資本量級的差異》筆記


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都內嵌着一個“自我保護機制”,它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儘量去保證自己不會產生“心理崩潰"。

如何克服這樣的本能呢?方法很簡單,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

這對我的成長有沒有幫助?

所謂的“找藉口”,就是爲一個“無法接受的現實”千方百計地去找一個令自己“心安理得”的解釋,一個不行就換下一個。

“你XX就了不起啊?”真是一個萬能的模板,這是一種自我保持機制。

搜尋財富機會,只靠分析能力。

“認清差異”是消除差異的第一步;看到了別人的財富,要想到這只是內在差距的外在體現而已。

試着去學習對方的優點,從內到外不斷磨平差距,纔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地方

認真尊重存在的差異,認真面對現實的人,即便是“難受”,也是“正確的難受”,會促使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與此同時,大腦不斷被塑造成一個更適合機會、積累財富的機器。

開始深刻地對待“積蓄”這個行爲;

開始認真篩選必要的消費;

開始認真投資自己(其實主要是時間與注意力);

開始真正全方位關注自己的成長,因爲不成長,就沒有積累,沒有積累,就沒有滿意的現狀;

開始認真向那些“有錢人”學習,分辨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對的,而不是上來就直接冒出“你有啥了不起啊?!”之類的念頭;

開始瞭解思考質量的價值,於是不斷刻意地提高自己的思考質量,磨鍊自己的思考模式;

……

幾年前,美國一家公司做過調查,在美國,大約有43%的成年人拿不出救急用的1000美元。在中國可能對應:估計有40%以上的成年人其實根本拿不出一兩千塊人民幣的救急錢。如果,你存在了一萬元人民幣的“救急錢”,你可能瞬間超過60%的成年人。

從今天開始,認真對待自己的積蓄吧。別隻盯着那數字,要學會用比例思考,要學會關注差異。

你要尊重那些排在你前面的人的財富與你的財富之間的差異,知道那些差異不是用錢的數值衡量的,而是用彌補那個差異所需要的時間衡量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