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興趣”是我聽過的最無力的藉口

諮詢室裏來了一個男生,大二,容貌清秀,卻長着一雙與顏值嚴重不符的眼睛——無神、空洞,沒精打采。用一種半癱的姿勢坐在沙發上,我覺得只要再給他一個手機,他可能就不需要我了。

男生帶來的議題是:無聊。覺得學校裏特別沒意思,上課也無聊,下課也無聊;老師也無聊,舍友更無聊;玩遊戲其實也無聊,但是不玩更無聊。

我很好奇這樣一個百無聊賴的人,是怎麼想起來找我諮詢的。男生說,我女朋友說她跟你聊過,還說你挺厲害的。真是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

我問他,有沒有什麼讓他感覺不那麼無聊的事、人或者瞬間,他想了想,說其實大一的時候看見國旗隊升旗,覺得挺帥的;又說迎新晚會上看見別人在臺上表演,當時心裏還是挺羨慕的。

還有嗎?

還有學霸舍友拿了國家獎學金,女朋友暑假的時候參加了一個調研活動,給他發了照片,這些其實都挺讓他心動的。

那你爲什麼不自己試試看,不去參與參與呢?

男生本來身體坐直了,聽到這個問題,又恢復了半癱的姿勢,嘴角懶洋洋地吐出三個字:“沒興趣”。

1. 我們是否誇大了興趣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爲當我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會沉浸其中、會煥發動力、會主動克服困難、會不斷突破與創新、會激發自我潛能、會讓自己處在“心流”的幸福狀態……正是因爲興趣有着這麼多甚至更多積極的作用和意義,我們不厭其煩地強調興趣的重要性,也不斷去鼓勵學生或者自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現實中,有多少這樣的幸運兒每天做的是自己感興趣的事,從事的是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相交的也都是自己喜歡的人呢?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機會,那我們的一生就註定被抹上了黑白灰的底色,從此體驗不到任何的幸福和樂趣了嗎?

我們是否誇大了興趣的作用?事實是,在自我認知的四個心理特質中,如果按照穩定性與不適感的強烈程度來做重要性排序,順序依次是價值觀、性格、能力,最後纔是興趣。也就是說,當外部環境特別理想的時候,興趣是最容易被放棄的;而當外部環境不理想的時候,興趣帶來的不適感影響相比價值觀、性格而言是最輕的。舉個例子,如果你最看重工作的薪資報酬,哪怕你是個Doer不得不做helper 的工作,只要工資足夠高,你都可以忍;但是如果工資少,哪怕你做的正好是R型的工作,你也呆不長久。

這也許就是爲什麼大部分人都在職業中保持着“忍受”的狀態,儘管我內心住着一匹喜歡馳騁的野馬,現實卻給它套上了鞍韉和繩索,但是隻要它能讓我得到我渴望的獨立、穩定、照顧家庭的需要等等,我可以忍受它的無趣。“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是需要勇氣和資本的。這也許就是爲什麼我們在師範專業學生中開展的創業教育與動員總是收效甚微,考公務員的大軍每年如滔滔江水,因爲對於他們來說,穩定是壓倒一切的根本性需求,而個體的那點E的特質,不如放在班主任的崗位上去體現更加穩妥。

2. 怎樣讓興趣的穩定起來?

諮詢室來訪者的問題歸根到底不是“沒興趣”,而是“沒做過”;爲什麼不去做,因爲怕“做不好”。

興趣要想穩定,要想真正成爲“最好的老師”,要想激發動力,必須有能力的加入:嘗試一下——有點興趣——提升能力——做得更好——動力增強——更多挑戰!這纔是興趣的正確打開方式。試想一個自稱“喜歡游泳”的人,如果連最基本的泳姿都不會,換氣也不會,甚至都沒遊過泳,那談何“喜歡”?相反,如果他會游泳,再嘗試學習新的泳姿,通過不斷的練習提升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從開始只能遊50米到500米,能力的提升會激發他花更多的時間來練習,那游泳也慢慢地會變成一個穩定的行爲、穩定的興趣了。

3. 所有的不喜歡,本質上是沒能力

就拿來諮詢的男生來說,嚮往過國旗隊,憧憬上臺表演,羨慕學霸,自己卻害怕訓練的苦,害怕每天練舞的枯燥,害怕堅持學習的艱辛,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爲了讓自己心安一些,冠上一個“不感興趣”的帽子,這確實也是我聽過的最無力的藉口了。

雖然霍蘭德類型論提供了六種興趣類型,但其實每個人都擁有這六種類型的特徵,而且不論我們的特徵是什麼,我們是能夠做任何類型的工作的,畢竟我們都是有主觀能動性的。況且霍蘭德的理論本來就不是單獨說興趣的,它實際上分析的是人格類型,在SDS量表中,興趣與性格、能力本來就是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

所以,當你做出“我對這事不感興趣”、“我不喜歡某個專業”、“這類工作不適合我”等判斷之前,先問自己幾個問題:你是不是瞭解正在做的事情?你具不具備做好它的能力?你的擅長和優勢是什麼?你有做過類似的嘗試嗎?你確實付出過努力嗎?

在你能把一件事做好之前,沒有權利說“喜不喜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