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子是個好東西,你有沒有?

1. 遇事不動腦子的“傻”孩子們

9月份,學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需要我的學生組織製作展板,我把這項任務交給了一個我比較信任的學生幹部,跟他交代清楚展板內容、規格和要求、以及上交設計稿的時間。第一版的設計稿問題不少,我把問題與修改意見反饋給他,這樣的修改反覆了幾次,隨着製作時間的臨近,設計方案卻遲遲不能定稿,常常是摁倒葫蘆起了瓢,老問題不改、新問題不斷,展板的製作時間不能再拖了,設計稿卻仍然出着各種各樣的問題。

原來我的這位學生幹部,從接到這個任務以後,就安排給了他的兩個學生“下屬”,從始至終,他都只是扮演了一個“傳聲筒”的角色,將我的修改意見反饋給設計者,再將設計稿反饋給我,僅此而已。

我很少對學生發脾氣,那一次真是讓我很惱火,一是他作爲這項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卻沒有好好動動腦子,在環節過程與質量把控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二是接到這樣的任務,自己不先動動腦子,分析一下任務的輕重緩急,這哪裏像一個校級學生組織主要負責人應有的樣子;三是這個孩子已經大三了,之前也有很豐富的學生幹部經歷,遇到事情不過腦子,也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如此發展下去,前途堪憂。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這樣遇事不動腦子的“傻”孩子們,這也是很多高校的學生工作者、輔導員和老師們關心與發愁的問題之一,我們總是抱怨學生沒有以前那麼“懂事”了,安排的工作落實不夠,方法過於簡單,考慮問題也不全面,還自我感覺良好等等,爲什麼會這樣?

2. 腦子哪裏去了?

曾經,我把這些問題總結爲“執行力不強”,因爲學生的經歷有限,還需要不斷學習,爲了幫助學生儘快適應,同時提升工作效率,我一般會針對具體工作給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表格要呈現哪些內容、人員如何分配、誰負責那部分具體工作、每項工作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纔算合格……的確,學生幹部在我這些精確的指令下,能快速高效地完成各自分內的工作,“執行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是不是沒毛病?

的確,這樣職責清晰的工作分配可以在短期內快速完成工作,但它培養的是“不動腦子的執行者”,而不是“舉一反三的創造者”。

的確,在現實的職業中,組織都是這樣安排工作的,但是我們忽視了我們作爲教育者的身份,我們的目標不單純是完成工作任務,更是在這個過程中去培養學生,發展、提升他們的能力。


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過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圖式”,在認知發展理論中,指的是一個有組織、可重複的行爲模式或心理結構,通俗一點講,就是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的網絡,你習慣用什麼方式去認知或者思考。比如上圖所示,是生涯規劃師在與來詢者探索職業時的常用流程,當來詢者對職業信息比較清晰時,他可以順利地進入決策過程;而當來詢者對這些信息不瞭解時,就需要規劃師循序漸進地去提問,幫助來訪者發現資源、澄清需求、探討獲得信息的更多方式與方法,而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幫助來詢者建立“圖式”的過程。

如果規劃師自己對這些信息足夠了解,直接將信息告知,幫助來詢者進入決策過程,從表面上看,我們是幫助來詢者高效地行動了,但是實際上,這樣的做法無形中阻礙了其形成解決問題“圖式”的形成過程,久而久之,當來詢者再次面對決策問題時,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通過收集信息等方法來形成決策,而是直接告訴我該怎麼辦。

這對於個體的長遠發展來說,當然是不利的。

而我們長久以來直接給出經驗做法、具體指示的行爲,是不是也阻礙了學生的“圖式”形成呢?

3. 別忘了帶上腦子

其實,給出建議是最輕省的做法,遵循建議也更輕鬆,不用花時間精力自己想、自己琢磨、自己體驗、自己總結,但是成長的速度與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我要奉勸所有的學生們,遇到任務或者工作先要自己動動腦子,想想這項任務的重要緊急程度,如何拆分、如何分配、如何在每個環節上有所監控、完成標準與質量如何衡量、時間節點和完成期限是什麼、用什麼方法、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完成後可以再復個盤,總結一下經驗,以後如何做更好。堅持下去,你會收穫驚人的成長速度。

我也要奉勸曾經如我一般的同仁們,不要因爲擔心影響速度和效率就省掉過程直奔結果,我們畢竟還有育人的使命,如果能從教練的視角,用提問代替命令、用研討代替指示,用探索代替建議,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圖式”,學會舉一反三。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腦子是個好東西,不僅學生得有,我們更得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