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音器”:兩套互聯網產品的經典用戶畫像(附案例)

小羊.jpg

近日,又複習了一遍《樑寧·產品思維30講》,其提到的兩套互聯網產品用戶畫像,讓我深受啓發,也讓我對不少產品多了一點點洞見。遂決定寫下此文,權當自己是一個“擴音器”,將這個理念“擴散”,希望對您也有所啓發~

一、兩套經典用戶畫像

1、第一套:羊、頭羊與狼

一個產品就好似一片草原,而用戶就是草原上的羊,至於狼,不同的產品可能會有所不同。

第一個使用產品的用戶,就是第一隻羊。如果產品可以讓它“活下去”,那適度的優化、調整,即可讓更多的羊“活下去”。反之,則產品可能需要調整方向。

羊開始慢慢變多後,自然需要圈養起來,頭羊孕育而生。比如貼吧的版主、微博的大V、直播的主播等均是頭羊。

產品的比拼到最後可能就是頭羊的比拼,頭羊越多,產品價值越多。

伴隨着羊和頭羊的生長,慢慢就形成了網絡效應。

狼也就來了。典型如廣告主、供應商等。

2、第二套:大明、笨笨與小賢

大明,即對自己的需求特別明確的人,他們非常依賴搜索。典型如去京東買3C產品的男生,目標明確,直接搜索,貨比三家後果斷下單,然後離開應用;

笨笨,即對自己需求不明確的人,他們則是喜歡逛一逛。典型如去淘寶買衣服的女生,只是確定自己要買衣服,但至於是買裙子、鞋子、褲子,不知道,逛着逛着也就知道了;

小賢,即沒有目的性,純粹的打發時間。典型如刷朋友圈的人,隨時隨地的刷,無更新後,繼續刷抖音;

無論是大明、笨笨,還是小賢,均屬於羊。

因此分析產品用戶畫像時,我們可以將兩套用戶畫像結合起來一起使用。

二、案例解析

1、網易蝸牛讀書

網易蝸牛讀書是服務“大明羊”的產品,用戶讀書目標明確。爲此,提供了搜索功能、書籍排行榜、分類等,均爲更好的滿足“大明羊”的需求。

頭羊則是可以寫領讀的“大明羊”。

狼則是書籍供應商或出版社。

Q1、如何讓第一隻“大明羊”活下去?
  • 認知焦慮:產品定位可解決“大明羊”的認知焦慮,找準痛點;

  • 新人福利:首登送3天免費時長,時長可用於免費閱讀全棧書;

  • 確定性:確保第一隻“大明羊”可以在產品裏“活下去”,網易蝸牛讀書推出:每天免費1小時,全棧書隨意讀

  • 即時滿足感:閱讀服務無任何門檻,讓“大明羊”可得到即時滿足感;

  • 碎片化:如果免費時長消耗完畢,可碎片化購買課時(如1天、7天、30天等),消耗亦可碎片化;

  • 互動與輸出:讀書之前,可參看其他“大明羊”的問答、書評,作爲參考;讀書中,可通過寫批輸出想法;讀書後可回答書籍問題和寫書評,與更多的“大明羊”互動。

Q2、如何找到頭羊?

用境界分來量化“大明羊”的讀書成果,以及與其他“大明羊”的互動情況(如問答、寫書評等)。若想成爲頭羊,需通過自己的閱讀、互動去累積境界分,不同階梯有不同權利。

  • 與人共讀:境界分達到480分以上,方可與人共讀。與人共讀時,可隨時查看他人讀書的進度與時長、批等信息;

  • 精選領讀:境界分達到600分以上,可申請成爲領讀人,即成爲頭羊。

2、抖音

抖音則是典型服務“小閒羊”的產品。無需用戶任何多餘操作,進入App即可“開閒”。如果內容夠閒則停下,消費,有趣或不可思議則點贊;如果內容不夠閒,則下滑繼續探索。

頭羊則是內容製作方,可能是網紅,也可能是簽約藝人。

狼則是廣告主。通過收割“小閒羊”來達到營銷的目的。

Q1、如何讓第一隻“小閒羊”活下去?
  • 孤獨與壓力感:產品定位幫助“小閒羊”解決寂寞與孤獨,也可釋放工作和生活壓力,殺死碎步片的空閒時間,用戶痛點明顯;

  • 確定性:隨時隨地進入App均有幾乎不重複的高品質、高廣度的內容;

  • 最“懶”的消費形式:“小閒羊”進入產品後,無需引導,無需登錄,無需選擇,無需點擊,一步消費視頻內容;

  • 即時滿足感:無任何門檻,秒開的視頻,可以滿足“小閒羊”的即時消費;

  • 碎片化的消費場景:將視頻內容切小到30秒左右,可滿足“小閒羊”的任意場景均可消費,也將消費頻次變成了超高頻。比如可在廁所刷、上下班的路上刷、等人的時候刷、吃飯的空隙刷、睡覺前刷、睡醒了刷等;

  • 上癮機制:內容不確定的下一個視頻。每次讓“小閒羊”專心致志地消費一個視頻,完畢,只需手指下滑即可探索下一個視頻。此時對於下一個視頻內容,“小閒羊”是不確定的,也就刺激了“小閒羊”的一種探索欲。再通過產品的個性化算法、流量池分發驗證等,篩選出符合“小閒羊”喜好與大衆偏好相結合的內容,滿足“小閒羊”對內容的一種心裏預設,於是,“小閒羊”爽了,自然也就會產生繼續探索、繼續爽的感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上癮;

Q2、如何找到頭羊?
  • 第一步:精品短視頻的傻瓜式操作。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如控雨、控花燈)降低內容的創作難度,提升內容的新鮮度與趣味性,再通過簡單的產品設計,讓創作過程傻瓜式;

  • 第二步:流量池分發與驗證。將立志成爲“頭羊”的“小閒羊”創建的內容,分發到一個小的流量池去驗證,如果驗證成功(如點贊數、消費完成度、評論數等超過一定閾值),則再進入更大一些的流量池進行分發、驗證,以此反覆;

  • 第三步:簽約、合作。找到合適的“小閒羊”(比如粉絲數過20萬或點贊數過100萬等),與其簽約合作,最終形成自己產品的“頭羊”。

三、寫作最後

1、聲明:文中涉及到的數據並非真實數據,僅是本人爲了讓您有個直觀感受而寫;

2、說明:每個成功產品都是企業系統能力的一種表現,文中更多隻是配合主題來討論一些產品的破發點,望知悉~;

3、最後的最後:我搬磚,我快樂,爭做一臺搬磚領域的縫紉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