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雞湯(微信版)

1. demo1
有幾種人,
我們不要去打擾他:
沒有夢想的人我們不要打擾他。
藉口太多的人我們不要打擾他。
沒有主見的人我們不要打擾他。
因爲他們寧願受窮受折磨,痛哭流涕去後悔,也不願改變!
馬雲說:“改變是痛苦的,不改變是更加更加痛苦的”
不努力,別人想拉你一把,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裏!

demo2
這個世界,
正在狠狠懲罰不學習的人!
我們正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終身學習已經成爲人生的標配,
那些靠資源走捷徑的,畢竟是少數派,
對於我們芸芸衆生來說,
能夠改變命運的,依然是知識。
所以,生活的苦和學習的苦,你總得吃一樣!
生活的苦像溫水煮青蛙,
它可以被疲勞麻痹,被娛樂轉移,
無論如何只要還生存着,
行屍走肉也可以得過且過,
最終習以爲常,可以稱之爲鈍化。

而學習的苦在於,
你始終要保持敏銳的觸感,
保持清醒的認知,
而且你要主動去獲得,可以稱之爲銳化。

銳化的痛苦是尖利而刺激的,
無法逃避也無法麻痹!
而鈍化的痛苦卻是曠日持久的,
雖能暫時隔離,卻最終會愈演愈烈!
就像短痛和長痛的關係!

所以,如果你不想吃讀書的苦,
生活的苦總有一天會像洪流滾滾而來!
席捲你的人生!

有這樣一個問答:
爲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
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有一個最高讚的答案非常精彩:
大概是因爲懶。
學習的苦需要主動去吃,
而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動它就來了。

從現在起開始學習吧!
只要願意,什麼時候讀書都不晚!
就像那個90多歲仍在學習的老人所說:
真正讓你覺得自己衰老的,不是年齡,
而是一顆停止了渴望學習的心!

demo3
你跟我有關係咩?自己不努力,我能怎麼辦

demo4
來自一個專科生的自白

  • 專科生和本科生是不同概念的
  • 你現在所遭遇的所有一切,都是你之前的選擇所決定的。所以,我沒辦法去抱怨什麼,只能用以後的努力來彌補我所落下的一切。
  • 社會對專科生那麼不友好,很多公司的求職要求學歷基本要到本科。就好像你努力了那麼久,到頭來發現,你連最基本的門檻都進不了。
  • 發現焦慮並沒有什麼用,這隻會一點一點的侵蝕掉我的鬥志。
  • 落後別人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明知道自己的不足,卻只會怨天尤人。
  • 學歷只是一張紙,而真正能發揮作用的是你的能力。或許,在高考時你已經被劃分爲三六九等,可是,真正的挑戰纔剛剛開始。
  • 要得到好的待遇,就得不斷的積累。
  • 暑假時,我跑了很多地方,面試了很多份兼職。
  • 老一輩人總說,年輕的時候傷口好得快,趁現在學會如何摔倒的話,以後肯定會有所幫助的,長大以後呢,要犯錯就越來越困難了,揹負的東西越多,就越不敢輕舉妄動。所以,趁現在哪怕摔得頭破血流,又有什麼關係,比起因爲沒去爭取而後悔莫及要好多了。

如果再來一次大學你會怎麼做?

  • 因爲心態這東西是一個慢慢歷練的過程,一帆風順不是一件好事情。
  • 很多事情是不那麼公平的,很多時候我是站在了幸運的那一邊。你付出的多,結果可能不如預期,這時候你收穫了什麼呢?收穫的是一種心態。這話聽起來有點教條,但是很實在。
  • 內心的獨立和強大很難,但很有必要,無論你有什麼夢想,不要放棄(注意我沒說不要輕易放棄),你還年輕得很,做什麼都還來得及。
  • 而且要持續爲之努力,千萬別信任何“速成”
  • 夢想與現實有差距,而差距的大小取決於個人的努力。
  • 只要不虛度時光,比如整天玩手機、睡懶覺、玩電腦、打遊戲、看劇,其實怎麼都沒問題(真的很容易一玩手機、電腦,一整天就過去了)。
  • 無論做什麼,都要做得精彩;無論去哪兒,都不要宅在宿舍。
  • 覺得迷茫就想想:我要幹啥,我能幹啥,我在幹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