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社羣行業協會,今日正式成立。

文/磊少

社羣,由一羣有共同興趣、認知、價值觀的人組團組成。從而發生羣蜂效應,在一起互動、交流、協作、感染,對產品品牌本身產生反哺的價值關係。

這種建立在產品與粉絲羣體之間的情感信任+價值反哺,共同作用形成的自運轉、自循環的範圍經濟系統。產品與消費者之間不再是單純功能上的連接,消費者開始在依附着在產品功能之上的諸如口碑、文化、逼格、魅力人格等靈魂性的東西,從而建立情感上的無縫信任。

而廣義上的社羣,包括了由於血緣關係和社會角色聚集的社羣,如家人羣,閨蜜羣,同事羣等。注意,這裏的社羣的"社"是社會關係,社交關係的社。

所以,從廣義的角度來看,社羣根本就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千萬別自顧自的說,是移動互聯網產生了社羣,頂多是互聯網工具加速了社羣這個概念的火熱,僅此而已。

另外一點也很重要,羣組內不再呈現1對多的傳播模式,各成員之間產生更多互動,是網狀傳播結構。

很多人誤以爲微信羣,qq羣就是社羣,其實是不對的。諸如微信羣,qq羣等社交工具只是社羣存在的載體,或者說是社羣在互聯網上的一種表現形式,但並意味着它們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社羣。

社羣價值體現在什麼地方?內容,資源,情感

內容體現在,社羣是精準細分人羣的集合,提供的內容是區隔其他社羣的主要特徵。

資源體現在,基於網絡連接的人羣,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資源自然連接。

情感體現在,社羣成員有共同的價值觀,有基本的信任度存在於社羣之中。

社羣在內部發展中有一套較爲固定的模式,社羣從成員聚集、活躍互動、到合理運營再到商業化變現,在這一模式發展中,社羣也完成了從簡單羣組到具有品牌化、專業化的過程。

從目前現狀來看,我國社羣基本遵循該模式,但仍處於發展初期。在該模式的各個環節中,頭部社羣的策略往往具有不可複製性和偶然性,缺少較爲通用的方法論以及更加行之有效的工具與產品。這也成爲社羣在未來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貴州貴陽作爲全球大數據研究中心,互聯網發展資源得天獨厚,但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度卻遠落後於一線城市,甚至還不如某些二線城市。究其原因,是人們的觀念問題。小農思想,農耕文明,小富即安。天然的排斥新事物的“入侵”。

這也導致了很多外來新鮮事物在本土就會遭遇滑鐵盧,而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會阻礙我省經濟發展。

經過前幾年的市場篩選與淘汰,社羣行業中能夠長期堅持社羣運營推廣的創始人規模增速不高。在新的發展背景下,社羣的發展面臨着新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我們貴州本土的社羣發展,更是困難重重。

鑑於此,貴州社羣行業協會應運而生。

貴州社羣行業協會是由山東六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山東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大學生創業導師,簡書紅人,知名自媒體,三石會創始人張磊(可百度搜索,三石會或我是磊少)發起併成立。

協會定位:致力於團結各大社羣羣主力量,整合優勢資源,促進社羣行業健康、有序、持續發展。

協會使命:讓每個貴州本土社羣羣主都有一個共同的“家”

協會宗旨:全心全意爲會員服務,促進貴州社羣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協會目標:整合貴州社羣行業資源,推動行業創新,維護市場公平競爭,推動全民創業。

協會將致力於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促進行業之間交流與合作,從而加快社羣行業發展。

二、讓更多本土社羣創業者有一個可以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資源優勢互補。

三、解決社羣變現渠道單一,變現難等問題。

四、普及公衆對於社羣行業的認知度,建立行業標準化,樹立行業權威品牌。

五、爲社羣行業的上下游公司,企業,品牌,服務商,個人搭建多方共贏的互助平臺。

六、爲本土社羣羣主做從權威背書,資源優勢互補,拓展發展空間,提高個人、企業或行業競爭力。

…未盡事宜,後續補充。

社羣變現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而貴州社羣行業協會,其成立初衷就是爲了幫助社羣創始人(羣主)更科學,更合理,更有節奏的去變現。除此以外,我們還將會讓更多人蔘與社羣的成立,拉新,沉澱,裂變,變現的環節當中。並且會不斷整合社羣行業的上下游資源,讓社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可以彰顯其價值和地位。

更爲重要的是,貴州社羣行業協會將致力於爲貴州經濟的發展,添磚加瓦,承擔起自己的一份責任。



ps:歡迎各位貴州各地的社羣創始人(羣主),自願自主加入貴州社羣行業協會,爲貴州的互聯網事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