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去的地方永無捷徑——回覆候選人的三個問題

你建議我最近不要找工作,是因爲差的百分百進不去的原因嗎?

你是怎麼看「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

我更喜歡「成功是成功之母」這個觀點,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一次次的面試被拒會嚴重打擊自信心,最終選擇放棄。

心理學有個概念「習得性無助」,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在別的行業,學起東西會有些力不從心,注意力也難集中,效率特別的低,那麼你還建議學多久?

介紹兩個概念給你:

  • 一萬小時;
  • 刻意練習;

上週在 Costa 和你提到了一萬小時,可能你已經忘了,建議你再深入瞭解下。

《刻意練習》是一本書,副標題是《如何從新手到大師》,在微信讀書有電子版,可以讀讀。

學習,是不斷走出舒適區的過程,在別人打王者榮耀、刷抖音、追如懿傳、睡懶覺的時候,「終身學習者」在日復一日的聞雞起舞。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來上海後,團隊一個做編碼的兄弟說想做 App 設計,我給了他轉行的機會。幾個月後,他在微信上和我說:感覺自己沒有做設計的天賦……

我的回覆是:

你還沒有努力到需要拼天賦的程度。

其實,後面還有另外一句:

只有真正努力過的人,才知道天賦是多麼的重要。

走的遠,不是應該從 coder 開始嗎,一開始就看個幾年的書,寫不少的博客才能獲得青睞,那麼是不是以非常嚴格的標準去要求了這個門檻得高度,一些特殊的人羣不就要被迫選擇其他行業或者走個幾年還是個未知的結果?

十年前,我讀到一篇文章《Visualize What you are doing in 5 years?》,主角是一個熱愛音樂創作的年輕人。

好友 Valerie 問他:

想像你五年後在做什麼?

隨着談話逐漸深入,他把五年後的目標分解成了:

  • 三年目標;
  • 二年目標;
  • 一年目標;
  • 六個月目標;
  • 一個月目標;
  • 一個禮拜目標;

讀到這兒,你應該能猜到我想說什麼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