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總裁班合夥開飯館破產欠款300萬,互聯網時代要如何建設團隊

原創: 文藝IT虎

前段時間爆出一則消息引發網友熱議,清華大學總裁班的34名學員通過微信羣衆籌開了一家餐廳,結果居然破產倒閉了,並且欠款300多萬。清華總裁班啊!缺的是人才嗎嗎?顯然不是。

 互聯網時代,要如何建設團隊?聽虎哥來重新定義團隊。

互聯網時代,團隊的打造,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我們面臨的人力資源環境和以往有什麼不同?

企業如何分配在招聘、培訓、管理、激勵等方面的投入?

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這些人都到哪裏找?

這些,是每一個企業主都關心的話題。

互聯網時代的企業人才困境?

   互聯網時代,企業的生存環境,與以往有2個重要區別

  一、信息量大。

  通過互聯網,恐怖分子甚至可以在維基百科等公開的免費網站,找到正確的  製造導彈的方  法、原材料,甚至核物理專家。如今,只要一個人具備了充分的學習動力,他幾乎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自己想要學習的一切知識和技能。暫且不說TED學院、可汗學院這些國外的知名免費學習平臺。如今,只要你願意,通過中國的大學慕課平臺,你可以獲得和清華北大學生一樣的專業課程。

二、更迭太快。

很有可能,你投入重金,花了幾個月,聘請相關領域的專家,給員工培訓了某項技能,比如生產某款產品的必要技能,沒過幾個月,這種產品就被消費者認爲是過時產品。也就是說你培養人的速度,趕不上市場的變化速度。前腳還給員工培訓如何在淘寶上開店,結果微商來了,打你個搓手不及。


三、快速傳播。

以前,公司發生個什麼事,拖一拖,捂一捂,有可能員工不知道。今天,什麼都別想瞞住員工,信息通過社交工具,快速流動傳播。有些事情,你都不知道,可是員工之間卻早已傳開。以前靠信息壟斷對員工進行控制和管理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透明化的管理環境下,如何管理和激勵這些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是一個必須面對的課題。



 招聘、培訓、管理、激勵,那個最重要?

我先亮下我的底牌,我認爲是:招聘

爲什麼是招聘呢?我們來用排除法。

高手不需要太多培訓。

真正厲害的人,你是培養不出來的。都是有個好底子,悟性高,你從旁輕輕點撥一下就可以了。舉個例子,你說哈佛、斯坦福,國內的清華北大,就一定厲害嗎?他們厲害,首先是學生本身底子好。這樣的學生放到其他學府,成就不一定差。

互聯網時代,對於這些天賦異稟的人,更是如魚得水,他們會通過網絡迅速找到自己的養分,然後野蠻生長。

管理和控制只適用平庸的員工。

管理的實質是什麼呢?讓員工把事情做對。如果你找到一個優秀的員工,根本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告訴他如何做,更不需要像解放前的上海紡織工廠裏的“那摩溫”,監視、控制着員工的一舉一動。


優秀的員工,短時間內掌握一門技能,是其之所以優秀的前提條件。強烈的學習動機和高效的學習技巧,是其身上自帶的基因。只有那些既缺乏工作動機,又不能快速學習一門技能的平庸的員工,才需要流程和工序的管控。

精英不需要你的激勵

精英人才都是“自燃型”人格。從心理學的角度,人可以分爲兩類,成長型人格和表現型人格。成長型人格,只有在自我成就感和成長的過程中,才能獲得巔峯的人生體驗,他們具有內在自我實現的強烈慾望。 表現型人格,是以外部權威的評判標準作爲自己的行爲引導,通過獲得權威的認可來實現自我滿足。

精英人才,自驅力是其重要的特徵之一。也就是說他們是天生的“成長型”人格,自帶能量。公司裏那些主動積極而不太在意回報的人,往往是這一類人才。這種人,即使在起步時期,處於一個低段位的技能水平,但是依然可以通過強大的自驅力通過後天努力後來居上。

互聯網時代的精英標準是什麼?

大量管理實踐證明,今天你花1份精力找一個人平庸之輩,明天極有可能花4份精力培訓人,5份精力管理人;與其這樣不如花9份精力找一個精英,然後花1份精力培訓、管理和激勵人。

互聯網時代的精英階層具備什麼特點呢?

一、搜索力。

面對海量互聯網信息,具備極強的搜索能力,能在短時間內過濾信息,搜索到真正有價值的信息,信息獲取成本越低,你的效率會越高;

二、自驅力。

靠外界的監督管理,只能成長爲平庸的人才。高手自身必須是“成長型人格”,把成長作爲自己的“剛需”,成爲有效學習的高手。只要你願意,欲求足夠強烈,你可以在網上找到並且掌握自己想要學習的任何技能;

三、聯接力。

互聯網時代,每個有一技之長的人,都可以方便的通過網絡,與其他人在線產生“聯接”,組合成一個高效運營的團隊,這就是聯接力。這是聚合能量的一種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