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用百度,你瞭解李彥宏創業史嗎

“百度”二字,來自於八百年前南宋詞人辛棄疾的一句詞:衆裏尋他千百度。這句話描述了詞人對理想的執着追求!百度作爲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每天提供百億次的搜索服務。作爲百度的創始人李彥宏,有着怎樣的創業經歷?

1968年,李彥宏出生在山西陽泉一個普通家庭。童年的李彥宏非常迷戀戲曲,曾被山西陽泉晉劇團錄取,他當時的理想是報考戲劇學院,但後來放棄了,並專心於文化課學習。

1987年,李彥宏以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上大學開始,李彥宏便有了出國讀書的打算,從大學三年級就開始着手準備,他買來託福、GRE等書籍心無旁騖地苦學起來,目標鎖定在計算機專業。功夫不負有心人,1991年,23歲的李彥宏收到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的錄取通知書。

在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求學期間,李彥宏白天要忙着去上課,晚上則要補習英語和編寫程序,經常忙碌到凌晨才能上牀休息。關於這段經歷,李彥宏說:“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挺苦的,但年輕就應該吃苦。”就讀一年之後,李彥宏申請進入了松下美國公司實習,這三個多月的實習對於李彥宏後續職業道路的選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94年暑假前,李彥宏收到華爾街一家公司--道·瓊斯子公司的聘書。這家公司老闆也是個技術專家,對於李彥宏的研究非常賞識。李彥宏決定放棄博士學位,走出校園並擔任這家公司高級顧問的職位。這份工作讓李彥宏獲得很高的收入,才26歲就可以租得起一套公寓,並買了屬於自己的新汽車。

在華爾街,李彥宏有兩個重大發現,其一,他看到了股票市場上IT企業的火爆,也看到了IT企業中互聯網企業的巨大潛力;其二,他結合自己所學習的頁面鏈檢索技術,發現自己有必要發明一種有效的互聯網搜索技術,這就是後來李彥宏在美國申請的 “超鏈分析技術”專利。

1997年,李彥宏離開了華爾街,前往硅谷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做工程師,李彥宏看到做搜索的價值,那就是用自己的技術實踐去影響成千上萬的人。在Infoseek李彥宏受到重用,成爲當時硅谷最年輕的產品經理,並獲得Infoseek公司的股票,在30歲那年成了百萬富翁。

在李彥宏正在硅谷infoseek公司利用自己的互聯網搜索技術成爲百萬富翁的時候,中國互聯網也在蓬勃發展。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已經成立,搜狐張朝陽也在國內大紅大紫。但是中國互聯網市場仍沒有一家像樣的搜索引擎公司,甚至很多人不知道搜索引擎爲何物。

2000年,李彥宏及其好友徐勇,懷揣着120萬美元風險投資和一箇中文搜索夢想回到了中國並創建了百度,在百度成立的9個月之後,風險投資商德豐傑聯合IDG又向百度投入了1000萬美元。剛開始百度做的並不是獨立的搜索引擎,主要功能是服務於各大門戶網站。2001年10月,李彥宏和徐勇他們正式推出百度搜索,比GOOGLE中文網站晚了整整一年。

1999-2003年的互聯網正在演繹着互聯網泡沫來臨前的狂歡,門戶網站、網絡遊戲、SP公司等各種互聯網形式在中國百花齊放,衆多互聯網公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爲了快速撈錢。 李彥宏並沒有沉迷於追逐利益,他總是冷靜地說:“搜索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我們應該專注於互聯網搜索領域,我看好它未來的增長。”當時李彥宏的決定一度被很多人認爲是“傻子”,然而幾年過後,當中國互聯網用戶猛然增加到3億,百度成功超越了谷歌成爲第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成功,也使中國成爲美國、俄羅斯和韓國之外,全球僅有的4個擁有搜索引擎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

2005年8月5日,百度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市場,上市目標發行價27美元,當日便直線衝破150美元,最後落定於122.56美元收盤,成爲美國證券歷史上IPO首日表現最佳的十大股票之一,百度的數百名員工也隨之成爲“百萬富翁”,時年李彥宏37歲。

百度搜索的市場份額在之後的幾年也高歌猛進,2006年初其份額已經超越50%,到2008年其份額更是高達62%,2009年份額76%。百度的股價也在2010年3月15日突破560美元大關。

近幾年,百度在發展上遇到了一些問題,競價排名、醫療廣告、O2O失敗等等。但是目前百度已經聚焦人工智能領域,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百度無人車會出現在所有的大街小巷,百度提供的人工智能服務出現在所有的生活場景中。

從陽泉到北京,李彥宏“走”了18年;從北京到美國,李彥宏“走”了4年;從美國再“走”回北京,李彥宏花了8年。

20歲的年輕人,要將自己喜歡並擅長的事作爲自己選擇職業的標準,這一段職場經歷很可能決定你的一生; 30歲的創業者,要專注如一,激情百倍地堅持做好手頭的事,不能再輕易動搖和改變!

如果有任何不懂,請“百度”一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