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太複雜——讀《許三觀賣血記》

餘華的作品,善於從底層人物的身上描寫時代,挖掘人性。前些日子剛複習了一遍《活着》,昨天又讀完了《許三觀賣血記》。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對這本書的評價是:“ 沒有一個多餘的詞語,沒有絢爛的情節,只有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個民間故事:一箇中國家庭忍受貧窮、饑荒以及隨後的文化大革命……這聽起來似乎很嚴峻,或者很糟糕,但餘華令人驚悚而滑稽的風格使小說避免了感傷主義的情調……小說看似普通,卻結構巧妙、文字優美,讓人難以拒絕,令讀者一唱三嘆、回味無窮。”

許三觀賣血記,這是一個非常悲慘的題目,給人一種痛不欲生,水生火熱的感覺。一個人,一旦去賣血,已經到了生存的底線。然而,讀完此書,出人意外的是幸福美好的結局。

這過程中有苦難,有悲慘,但在餘華的筆下,卻別描寫得那樣的雲淡風輕,還有很多的幽默成分夾雜其間。

故事極其簡單,就是圍繞許三觀幾次賣血來寫的。然而刻畫的主人公——許三觀卻是一個複雜的人,這個人一會兒是那樣的極不着調,一會兒卻是那樣的頂天立地,一會兒是那樣的薄情寡義,一會兒是那樣的情深意重,一會遊手好閒,一會兒是任勞任怨、勤勤懇懇。

人性是如此複雜,就像毛姆說 人不是是單一的或好或壞,每個人都是高尚與平凡、善良與邪惡的混合物。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所有的存在都是合理。餘華試圖站立在一個比較中立的角度來敘述事情,一些你看起來有點混蛋的事情或做法,其實後面都有一些根深蒂固的理由。

比如他對大兒子一樂的態度的變化,對老婆許玉蘭的變化,對何小勇的變化等等,前後都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人性都是向善的,無論在什麼時候,那顆善的火苗永不熄滅。而這部作品就就將人性骨子裏的那些善良、真誠、美好寫得淋漓盡致。在大是大非面前,那些仇恨、冤屈都可以消解。

許三觀賣血的道路,其實是他生命的道路,作爲一個男人的所有擔當都在這條慘絕人寰的通道上清晰呈現,即使他是一個底層小人物,但在很多讀者心中,一定是個一個英雄。之所以英雄,因爲在那種極端的時候,他能擔當起的,我們擔當不起。他能做到的,我們做不到。哪怕是最簡單的,每次買血之前,隨身帶一個白瓷碗,到河裏舀水八大碗,一口氣喝下去,你能做到嗎?不信你試試。

在時代和個人的種種不幸中,我卻看到了生活的種種幸福。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樂是生活的味道。《許三觀賣血記》,更多的是生活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