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平均7個月就離職,管理者怎麼帶團隊?



編者按:根據媒體報道,今年8月職場社交網站領英發布了《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報告顯示,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呈現出隨代際顯著遞減的趨勢。


這份報告是針對15萬份領英用戶的公開檔案展開的統計分析,其中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後則是3年半,而90後驟減到19個月,95後更是僅僅在職7個月就選擇了辭職。


智聯招聘曾經發布過一份《90後職場肖像報告》,其中的數據也佐證了領英的職場調查結果。智聯招聘的報告顯示,從90後的擇業取向來看,與70後、80後找工作求穩定、謀高薪不同,90後普遍認爲工作不只是滿足生計這麼簡單,能夠滿足興趣、實現人生意義更重要。其中,有62%的90後表示擇業時更看重是否有符合自己興趣的發展空間。


新的變化帶了新的挑戰,對於一個企業的領導者,或者管理人員來說,帶出優秀團隊是一個必須面對的難題。以下內容來自圖書《從心開始帶團隊》,作者林昊橪,標題爲編者所加。


一,態度決定一切


態度是我們採取一切行動的基礎,也決定我們用何種方式去創造我們的生活。


美國西點軍校有一句名言:態度決定一切。是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好的,關鍵在於你的態度。事情還沒有開始做的時候,你就認爲它不可能成功,那它當然就不會成功,或者你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認真,那麼事情也不會有好的結果。


沒錯,成敗的原因歸結爲態度,你對一件事情持什麼樣的態度,你付出了多少,就會相應地出現什麼樣的結果。


三個年齡、技術都相仿的工人在砌一面牆。一位記者過來問他們在幹什麼?


第一個工人心不在焉地說沒看見嗎?我在砌牆。

第二個工人擡頭看了一眼記者,說我們在蓋一幢樓房。

第三個工人真誠而又自信地說我們在建設一座城市。


十年後,第一個工人仍然在一個工地上砌牆;第二個工人坐在辦公室裏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工人呢,成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的總裁,是前兩個人的老闆。


態度決定高度,僅僅十年的時間,三個人的命運就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是態度!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有什麼樣的追求和目標。具有積極態度的人,其人生目標必然高遠,有了高遠的目標,必然會爲之努力。


有時候看看我們的同學、朋友、同事,當年都處於同一個起跑線上,可是,十年過去了,你也許會突然發現:有些人比你更出色、更優秀。你爲此感到迷茫,甚至埋怨命運的不公。


其實,那不是因爲他們得天獨厚,事實上你和他們一樣出色。如果你今天的現狀與他們不一樣,只是因爲你的態度和他們不一樣。他們可能只是比你更加積極,更加自信,更加陽光,更有勇氣,更有意志力。


態度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成長高度,幹任何工作,幹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他能否把這件工作、這件事情做得更完善、更完美。同時,也決定着一個人能否走上更高的職位。


二,有容人之胸懷


海納百川,顧名思義,大海的寬廣可以容納衆多河流,這個詞語用來比喻人的心胸寬廣、豁達大度,可以包容一切。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具備這種海納百川胸懷的人是可敬的人,是值得學習的人,我們應該努力使自己擁有這樣的胸懷。


如果我們想成爲一名優秀的銷售人員,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有“海納百川”的胸懷。一個胸懷寬廣的人,不論是對待客戶還是對待工作中的任何事情都能夠虛懷若谷。擁有這樣胸懷的人,能夠吸收各種知識和經驗;擁有這種胸懷的人,能夠聽取各方面的意見。


法國作家雨果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可見,一個人胸懷寬廣,能夠海納百川,也就擁有了這個世界上最寬廣的東西。


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裏的“忍”和“退”,講的就是一個人的胸懷和度量。這是一種十分高尚的品格,是一種需要長期艱苦磨鍊、培養、薰陶的品格,也是一種待人接物、處世方式以及生活涵養的品格。


在當今社會,競爭異常激烈,唯有錘鍊出這種海納百川、豁達胸懷的心態和品格,才能適應這個社會,才能建立起和諧的社會關係。


三,善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


奧格爾維是美國奧格爾維· 馬瑟公司總裁,他曾提出:每個人都僱用比我們自己更強的人,我們就能成爲巨人公司,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麼他們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家公司的銷售經理小肚雞腸,不願意用比自己能力強、業績更出色的銷售人員,因爲害怕對方有一天會超過自己,頂替自己的位置。於是就想法設法把對方排擠走,最後自己是佔山爲王了。


可是對方跑到了競爭對手的公司,也成了自己生意場上的對手,而自己的市場份額會逐漸被對方蠶食。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在一次召開董事會時,奧格爾維在每個董事面前都擺了一個相同的玩具娃娃。


他讓每個董事打開看看,董事們都一頭霧水,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懷着好奇的心情把娃娃打開來看,打開後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是:大娃娃裏有個中娃娃,中娃娃裏有個小娃娃。他們一層層地打開,裏面的娃娃一個比一個小。


最後,當他們打開最裏面的玩具娃娃時,看到了一張小字條。上寫着:“如果你經常僱用比你弱小的人,將來我們就會變成矮人國,變成一家侏儒公司。相反,如果你每次都僱用比你高大的人,日後我們必定成爲一家巨人公司。”這是奧格爾維寫的。


這件事及紙條上的字給每位董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後的歲月裏,他們在選人用人時,都儘量去任用有專長的人才。


自身優秀,纔有可能提高你周圍人的品位。但是,要知道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不要以爲自己就是最棒的。如果不能認清自己,看到他人的長處,只能使自己在原地踏步。


四,建立核心人才培育機制


人才是企業巨大的財富,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資本,尤其是銷售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公司的產品能不能賣出,市場份額能不能擴大,公司能不能持續盈利。穩定、培育核心人才是企業的核心戰略任務。


曾任IBM總裁的郭仕納說過:“21世紀獲得成功的企業,將會是那些盡力開發、培育核心人才的組織。”


銷售經理是核心人才,掌握着企業的核心業務,處在關鍵崗位上,控制着企業關鍵資源,具有“無法替代”的技能或專長,對銷售業績提升和長遠發展產生較大影響力。


要想培養核心人才,必須建立適合自己的人才培育機制。核心人才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需要企業用一套完善的機制來保證。


在通常情況下,核心人才培養需要注意以下四點。


(1)多元培育


在培育核心人才時,企業必須注重人才才華的專業性和能力綜合性,多元化培育方式能提高核心人才的綜合能力。多元培育的方式有多種,包括內部導師制、內部崗位輪換、高校進修、短期封閉訓練等,各個經銷商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籌劃,選擇適合自己的人才培養機制。


(2)完善計劃


根據企業的經營所需,對核心人才培育時,要建立詳細的培育計劃,以列明培育的重點、方向、內容、激勵方式、效果評估,確保核心人才的培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資源投入


核心人才培養是企業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項目,需要持續投入。因此,有必要建立相關制度保障機制,確保資源投入的持續性。避免虎頭蛇尾,雷聲大,雨點小。


(4)體系保障


要使企業核心人才能力不斷提升,人才隊伍保持梯級發展,就必須建立培養體系,形成核心人才你追我趕、百花齊放、互幫互學互勵的良好循環局面。


企業領導層要適時提拔幹得好的基層員工,要努力把他們從基層員工培養成中層幹部,讓他們成爲團隊不可替代的支柱。就像通用汽車公司前總裁斯隆所說:“要把我的資產抽走,只要把公司的人才留下,5 年後我將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復得。”這道出了一個公司必須依靠核心員工的真諦。





作者簡介:林昊橪,亞太教育聯合會APEF教育總監,美國加州管理大學MBA,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從事銷售團隊管理十五年,出任多家公司市場運營顧問及團隊教練,經驗豐富。

本文摘自圖書《從心開始帶團隊》,匯智博達出品,轉載請私信聯繫我們取得授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