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車企紛紛入局網約車市場,能否撼動滴滴霸主地位?

11月12日,上汽集團(SH600104)宣佈,正式進軍網約車業務,推出“享道出行”出行品牌。六天後的18日,“享道出行”在上海地區開啓試運營,定位於中高端客戶羣體。此前,吉利、一汽、東風、長安、長城、衆泰、福特、戴姆勒等傳統車企已殺入網約車市場。

傳統車企紛紛入局網約車市場,能否撼動滴滴霸主地位?

 

傳統車企進入網約車市場是爲尋求新的增長點?

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新勢力車企的夾擊下,燃油車的銷量可謂是一落千丈,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10月,國內狹義乘用車零售銷售195萬輛,同比下降13.2%。今年以來,狹義乘用車累計銷售1812萬輛,同比下降2.1%,截至10月,今年乘用車市場已經連續第5個月出現銷量負增長,跌幅一度刷新歷史記錄。銷量急劇下跌,導致傳統車企出現了營收難的問題,基於以上問題,傳統車企必須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

網約車從出現到現在,其實沒有多長時間,但是在大多數城市網約車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網約車成爲了一種生活方式,而年輕人代表的是未來,這也就意味着未來網約車的市場前景還是非常好。雖然滴滴等網約車巨頭佔據了網約車市場的大部分市場份額,但是就目前而言,網約車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管理諮詢公司貝恩諮詢此前發佈的出行報告數據顯示,僅2017年,中國網約車市場的交易規模就已超世界其他各國交易總和。預計到2020年,中國網約車市場規模將達到720億美元,與2015年相比增長11倍。相關數據還顯示,國內網約車市場目前滲透率不足20%,還存在很大空間。

此外,據公安部數據也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爲3.19億,而機動車駕駛人數量達3.96億,至少有7700萬人有駕照沒有車。駕照持有人的性別比例也很不均勻,約七成男性三成女性。意味着有相當數量有出行需求的女性尚未獲取駕照,必要時需要依靠網約車平臺出行。

在傳統車企銷量下滑的大背景下,市場巨大的網約車市場則成了傳統車企的不二選擇,而以上京比特列舉的這些條件都給了傳統車企投入網約專車的充足的理由。

傳統車企紛紛入局網約車市場,能否撼動滴滴霸主地位?

 

傳統車企做網約車還存在很多侷限性

雖然傳統車企進入網約車市場能夠爲企業增加一定的收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傳統車企進入網約車市場也存在很多的侷限。

首先,傳統車企必須擁有網約車運營牌照才能進行合法經營。在網約車政策頒佈後,平臺、司機、車輛都需要重新獲得市場準入資格,而各個地方網約車准入條件卻都不一樣,這給新進入者牌照申請帶來了較大困難。美團打車就是例子,美團從2017年2月在南京試水網約車項目,一路並不順利。2017年12月傳出7城出擊轟動一時,卻卡在各地牌照環節,直到今年3月才成功登陸上海出行市場。顯然如何獲取牌照合法經營是各大傳統車企進入網約車市場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其次,用戶對各大傳統車企所推出的網約車品牌認知度不夠,目前國內網約車市場已經相對成熟,主要品牌的認知度和使用習慣已經形成,說到網約車,想到的第一個平臺就是滴滴等比較知名的品牌,如何讓用戶接受各大傳統車企推出的網約車平臺,即如何快速聚集用戶?對於各大傳統車企來講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最後,補貼戰是網約車平臺慣用的伎倆。網約車市場確實有很大的市場前景,但是滴滴等衆多平臺都還沒有盈利甚至還處於嚴重虧損的狀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爲了拉攏司機資源與市場佔有率而進行補貼,在今年3月21日,美團打車登陸上海,上線快車和出租車服務,緊接着“補貼大戰”開打。“美團前三單減14元、滴滴送12元優惠券、高德地圖司機“0抽成”,在鉅額的補貼讓網約車平臺無法實現收支平衡。

基於以上,京比特認爲傳統車企進軍網約車市場並不能做大而且也不容易,各大傳統車企網約車業務並不能成爲改善企業營收難現狀的核心業務,網約車只能作爲傳統車企在局部城市的一種補充業務。

傳統車企紛紛入局網約車市場,能否撼動滴滴霸主地位?

 

傳統車企進軍網約車對滴滴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2018年5月,中國網約車軟件使用者達到了1.88億,16.9%的滲透率之中13.83%都是由滴滴佔領者,雖然目前還有曹操專車等其餘企業,但由於發展的暫時沒有滴滴好,據悉,入局網約車的傳統車企全部加起來,共享出行的市佔率僅佔到5%,而僅滴滴一家企業,就佔到了中國共享出行90%的市場份額。

但是作爲網約車行業的老大,滴滴近來的負面消息頻頻被爆出,從全國皆知的”空姐事件”到司機失蹤,再到溫州樂清女孩事件以及乘客屢被騷擾的事件等諸多負面消息把滴滴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越來越多關於滴滴的負面事件浮出水面,暴露在大衆面前,這也顯露了滴滴留下的後遺症,系統的不完善,管理的缺乏,市場的不公平競爭等等。京比特認爲在衆多負面消息的影響之下,嚴重影響滴滴用戶對於滴滴的信任,不少網友表示最近接二連三的負面新聞搞得對滴滴都有陰影了!

在滴滴負面形象還未完全褪去的情況下,衆多的傳統車企的入局勢必會給滴滴帶來一定的影響 ,雖然滴滴在出行市場的地位短期之內還是很難被撼動。但保障乘客安全問題是網約車規範發展的底線,滴滴若不在安全問題上進行更加全面的整改,相信各大傳統車企必將會吞噬掉原本屬於滴滴的市場份額。

在美國市場,Lyft就是在Uber飽受性騷擾醜聞、“混蛋文化”爆發以及與谷歌在打知識產權官司時迅速崛起,佔據了美國接近35%的共享出行市場份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