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遠離公司政治?



什麼是政治?


有很多人下過定義,但依我看來,只有一條,那就是“政治就是衆人之事”。這句話言簡意賅,也很有意思,說的就是大家湊到一起就是政治。通俗地說,就是人多了就有事,這個事就叫政治。


國家是這樣,公司也是一個道理,雖然不同公司的運營方式和組織機構不大相同,但它們都是由人組成的。


有人就有政治,這就是所謂的公司政治了。股東會、董事會、總裁、副總裁、總監、各個部門,都可以稱爲公司的政治機構;這些機構的活動就是公司的政治。


但我這裏所說的公司政治不包括這個,我所說的公司政治是在這種正式的政治之外的東西,如人事安排、公司主管之間的利益糾葛,以及新老員工之間的矛盾糾紛等。我想,不論是哪家公司,也不論這家公司大小與否,這些問題都是不可避免的。


關於這個問題,我本人總是試圖保持平常心,但我又知道,這是很難做到的。當然,一個員工人數成百上千的公司,在相互協作過程中不發生一點兒問題,這簡直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能夠容忍公司政治的存在,但是這並不是說我會對這種政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相反,我相當重視。因爲從我的親身經驗來看,如果對這個問題不聞不問,聽之任之,必然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有的人天天琢磨人不琢磨事,輕則影響公司的效益,重則影響公司的生存和運營。


一個公司肯定會存在公司政治。


我對這種公司政治的態度是,並不主張消滅它,而且也消滅不了;但我們可以通過引導,使公司政治更清明爽朗一些。這裏有一個基本的事實和一個度的把握問題。


所謂基本事實就是公司政治是無法消滅的,因爲有人即有政治,這是由社會人的本質屬性決定的——人要在社會組織機構生存就需要和別人交往,而交往會衍生出情感傾向,從而產生或親近、或遠離的行爲,這個時候就形成了政治。而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社會機構,是人的集合體,所以公司政治是無法消滅的。


所謂度的把握問題是指公司政治的清明程度。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至清至明的公司政治是不必要的;並且客觀地說,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在實際管理時,要注意度的把握。依我看,公司政治只要做到基本清明就完全可以了。因爲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凡事差不多即可。


“公司政治”這個詞有點西化,小人這個詞可是典型的中國名詞。他們習慣扇陰風、點鬼火、傳閒話;唯恐天下不亂,渴望到處看戲,對團結深惡痛絕,對紛爭推波助瀾。有的公司裏因爲有了這類人,便永遠不得安寧。也正因爲多了這類人,公司政治環境纔會遠離清明,變得烏煙瘴氣。


說到小人,我還有另一個發現,而要理解這個發現,就需要你具有良好的辯證思維。


這種發現就是小人行爲是跟小人不太一樣的,小人行爲常常是一個人在利益受到侵害時表現出來的不當行爲;比如某個人因爲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嘗試做了一件超出自己實際能力的事情,結果做得不夠完美,甚至糟糕透頂,但他又要面子,所以往往採用見不得人的手段去爲自己找補。說到底,這種行爲產生的根源就在於一個人的自我高估和實際能力的偏差。


由此看來,這種行爲可能並不僅僅出於小人之手,並且他所帶來的結果也未必是壞的,當然具體情況還需要我們的具體考量。而小人就沒那麼複雜,除去“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可能之外,他做出的行爲必然是小人之舉。


有時候我甚至發現,小人不僅僅是一種行爲,更是一種價值觀或者思維方式。當一個人具有這種惡劣的思維方式的時候,你對他的好心說教根本就是對牛彈琴;所以,與其白白地浪費時間和精力,還不如採取果斷的手段。


對於這類小人,我們的態度只能有一種,那就是清除。


總而言之,遠離了小人,就遠離了政治旋渦;遠離了小人,才能營造清明的公司政治環境。而一個清明的公司政治環境,既能促使公司的員工積極進取,使企業獲得持續高效的發展。


現代企業大多采用金字塔式的運營管理模式。具體到每個公司員工的工作,就是聽命於上司的安排,然後這樣一級一級地傳下去。


所以作爲底層的員工,其實是很少有甚至沒有機會跟公司高層接觸的,這個時候當某個員工因爲工作出色獲得升遷時,他會認爲自己應該感謝的只有他的頂頭上司,因爲告訴他升職信息的就是他啊。相反的,很少有人會想到感謝公司。


這樣一來,這個員工就成了“某人的人”。再加上個別領導爲了擴大個人在公司的影響力,所以非常熱衷於玩這種籠絡人心的遊戲,所以在一些公司裏就出現了所謂的幫派。


對於這種情況,我也有一定的感悟。按照我的思考,這種行爲本身是缺乏遠見、非常短時的。就因爲一點點好處,甚至只是一兩句好話, 就成了“某人的人”,是非常不值得的。因爲有宗派就必然有鬥爭,有鬥爭就必然有犧牲。


舉個例子,有一個朋友,因爲初到一個大型公司任職,爲了能在該公司站穩腳跟,於是很快就成了“某人的人”,後來“某人”爲了更高的薪水跳槽了,他也不得不離職。


但因爲工作經驗不多,他找了十個月才重新找到一份新工作,而且這份新工作也並不理想,但是生活還要繼續,房貸、車貸都是必須要如期支付的。這就是成了“某人的人””的結局。


因此,在這裏我想要告誡那些身處職場的公司員工,千萬不要爲了一時的好處,而成爲“某人的人”,否則你必將成爲“某人”的犧牲品。做個職場上的逍遙派,專心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纔是上上之選。


在職場中,尤其是在市場經濟下的職場中,學會如何成爲清爽的職場人, 是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學習的事情。


一個優秀的職場人,應該有清醒的認識,那就是要以工作爲中心,而不是以複雜的人際關係爲中心。但又絕不能輕視同事間關係的重要性,努力與同事培養一種和諧的人際關係, 因爲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一個人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是非常有益的。


有一個作家曾經說過:“人生的路很長,但是關鍵的就只有幾步。”只有重視與幾個領導的關係,你的工作才能進行得更加順利。當然我所說的重視並不是討好的意思。而是通過出色的業績和對公司的忠誠,獲得領導的信任。只有這樣,你才能升職加薪,在職場之上步步高昇。



作者簡介:雲關秋,教育家,蓋倫國際董事局主席,雲盟創業模式創建人。他白手起家,用840元的創業成本,創造了擁有上百家連鎖學習中心的大型連鎖培訓機構和領先教育品牌——蓋倫國際教育,曾獲得“中國傑出教育家”等稱號。

本文爲獨家內容,摘自圖書《0生萬物》,標題爲編者所加,匯智博達出品,轉載請私信聯繫我們取得授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