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羣電商取代傳統電商已成趨勢,如何從0打造社羣?3個要點缺不得

2018年的雙十一,不管是京東還是淘寶,都是頹勢盡顯,無論商家怎麼吆喝,明顯不如前幾年受關注了。爲什麼,關於這種現象,羅輯思維合夥人吳聲,在《場景革命》一書裏講,不同社羣,尤其是重度垂直的社交型社羣,將不斷蠶食京東、阿里的平臺流量。

也就是說社羣的力量超出你的想像

那麼什麼是社羣呢?它的準確定義是:——基於互聯網工具形成的具有明顯標識度的線上社區。

對於傳統企業來講,基於互聯網形成的社羣,其影響力和變現力都已經遠遠超出了原先認知的邊界。比如,淘寶上的張大奕、趙大喜、Anna等人,16年雙十一單日銷售額就超過1個億;羅輯思維【得到APP】,直接顛覆了傳統出版行業和出版社,一個人一個欄目就能賣出三四千萬的收入;【一條】、【咪蒙】公衆號的粉絲數都超過了1000萬,廣告費堪比央視;【連嶽】公衆號每篇文章光靠打賞就能收來幾十萬。這些都可以看作是社羣的力量。

如今,對於身處互聯網時代的企業來講,企業不懂社羣,將失去和用戶聯接的因素。那麼,對於企業來講,如何打造社羣,把自己的用戶從線上線下找出來,並且放到社羣裏互動呢?

社羣打造的3個要點

第一點是:非主流的社羣調性

一定要把自己的社羣定義成一個有調性的社羣。什麼叫有調性呢?我們可以理解爲有逼格的非主流。從價值觀輸出的角度來看,小即是多,小衆即大衆。

現在,非主流正在成爲主流文化。如果大家都喜歡劉德華,就會有人刻意不喜歡他;如果滿大街都是NIKE、或者ADDIDA,你會覺得這個牌子很low;如果周圍的人都在聽藍調,你會覺得自己應該聽點其他更小衆的曲子。而有逼格,是相對於你的社羣粉絲而言。

第二點是:垂直、個性化的社羣服務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8月4日發佈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指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大幅度的增長已經沒有可能,互聯網的流量紅利已經用盡,流量成本越來越高。以前那種動輒吸粉幾千幾萬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如今,想要獲得粉絲關注,只有一個方法:深耕某一個行業,提供儘可能個性化也就是定製化的產品或者服務。通俗點講,就是聚焦某一個行業或者某個領域的人羣,然後來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比如得到APP,定位那些終身學習者,根據後臺數據測算個人學習偏好,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推薦。

對於社羣打造的第三個關鍵點是:從線上到線下的社羣互動

不管是什麼樣的商業運作社羣,變現都是最終的目標。實現變現,則需要和用戶建立強聯接。建立強聯接,就需要互動。從互動的成本來講,線下要高於線上,但效果卻要好得多。

對互聯網基因的公司來講,線下是短板,因爲沒有資源,所以不容易做好。但是,對於傳統企業來講,這恰恰是自己的優勢。傳統企業要做社羣,線下資源如果不利用好,將是極大的損失。

我們來看一下目前國內幾個知名的社羣,都是線下線上互動的經典案例。

樊登讀書會是國內最大的讀書社羣,有超過1300萬的會員,平時除了線上讀書,樊登本人也在全國跑個不停。再比如小米,除了通過遍佈全國的小米之家開展各種線下活動聚人氣,還有每年4月6日的盛大的米粉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