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兵:把小土豆做成大產業


民豐薯業是中國最大的馬鈴薯公司之一,總部位於中國薯都核心區——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董事長:盧文兵。


盧文兵,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人,1989年內蒙古財經學院企業管理系本科畢業。2003年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研究生畢業,後攻讀中國人民大學EMBA。2002—2004年,任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蒙牛籌備上市期間,任上市領導小組副組長。


2005—2007年3月,任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2007年3月—2012年2月,任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總裁,主持公司經營管理工作。2012年2月,百勝餐飲集團收購小肥羊的交易順利完成,還宣佈了一項人事變動,小肥羊總裁盧文兵離職。


目前,盧文兵先生的騰格里投資公司以投資高科技、農業和連鎖產業爲主,在他所投資的領域裏,民豐薯業是他唯一擔任董事長的企業。


一,選擇一個很高的坡,然後開始滾雪球


何謂領頭駝,領頭駝就是不但要走在前面,而且能在風沙彌漫中看得清楚方向。企業商機,稍縱即逝,如何準確地把握大勢,需要經營者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與牛奶不同,馬鈴薯的上下游產業鏈特別長,一般沒有人敢進入,但盧文兵敏銳地看中馬鈴薯行業,恰恰因爲從全球化的角度看,馬鈴薯產業其消費潛力大,產業鏈長,值得終生去做。


提到蒙牛核心班底二次創業高成功率的現象,我們觀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就像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一樣,選擇一個很高的坡,然後開始滾雪球,這樣可以避免走到中間再走回頭路,任何事都從頂層想透,然後嚴格按照這一標準一腳油門踩到底。正所謂從全球化的角度把問題想透,然後幹夠。


出生於內蒙古察右中旗的盧文兵,高中在察右中旗的鐵沙蓋中學讀書,畢業於內蒙古財經學院,曾留校任教,後又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有着深厚的學識修養。他曾在內蒙古發改委工作,也在光大證券工作過,但他是以小肥羊總裁的身份而成名的。


盧文兵是一個理性的財經人。他把一個市值幾個億的企業,最後以60億的價格賣給國際一流企業,從投資人、職業經理人的角度,應當算是一次完美收官。


盧文兵一直在關注農業,在關注農業的過程中發現了薯業。


民豐薯業的馬鈴薯基地之一——察右中旗是他的家鄉,投資這裏雖有感情的因素,但真正讓他決定把後半生奉獻給馬鈴薯產業的主要原因是, 他對全球馬鈴薯產業的全面考察和對中國馬鈴薯產業的透徹思考。


察右中旗,是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轄下的一個旗縣,內蒙古西部地區的人們,習慣於把大青山後的地方,稱爲後山地區,這裏晝夜溫差大,生產的馬鈴薯特別好吃。後山馬鈴薯曾經是北京奧運會專用的食材。


有本書叫《院士思維》,它分析了中國衆多科學院院士思維的特徵。這些人很重要的共性就是緊跟世界潮流,結合中國國情。盧文兵對馬鈴薯產業的思考,就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與別人做馬鈴薯產業的理念不一樣,盧文兵認爲投資馬鈴薯有三個原因:一是馬鈴薯在中國當下可謂最安全的食品;二是與國際平均消費水平相比,中國馬鈴薯消費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三是馬鈴薯產業上游可以開發種薯,中端可以供應品牌菜薯,下游可以加工成各種個性化的食品,所以說馬鈴薯的產業鏈很長,足夠他做一輩子。


盧文兵的很多決策信息都是來自國際市場的,每年都要參加美國的馬鈴薯大會,他學習的目標是美國最大的馬鈴薯公司——百信食品公司,那是一家世界五百強的公司。差距就是動力,民豐薯業要一步一步向這個目標邁進。 


二,手鬆開的時候,恰恰錢賺得最多


如果論賺錢,盧文兵是內蒙古最早進入證券行業的一波人,用外人的話說,他個人的錢幾輩子也花不完。


但是在盧文兵眼裏,錢不僅僅是用來消費的,還是用來做事業的,且不是一個人做事業,而是讓所有股東凝聚起來做事業。就像有人喜歡打撲克一樣,盧文兵則喜歡投資,當他投資的項目如他所料時,那比打贏一把牌不知高明多少。


盧文兵是以投資聞名全國的,有人把他稱爲“草原上的巴菲特”。你還別說,他與巴菲特還真有一些像,他們都從事價值投資, 且長期擁有優質公司股權。


從生活上,巴菲特在身居世界首富時,也是開着一輛簡樸的車,深居一個小鎮裏,而不是住在華爾街,最奢侈的生活也就是喝一罐可口可樂。盧文兵同樣是非常簡樸,沒有司機和專職祕書,從集寧來呼和浩特辦事都是自己開車,他的業餘愛好就是每週打一次籃球。


盧文兵於2004年年底受邀加盟小肥羊,2005年增資擴股的時候一股是5塊錢,那時候小肥羊的總股本是6000萬股,市值不到4個億。到2012年2月份賣的時候,就賣了70多億港幣的市值,這個企業從當時利潤兩三千萬,後來達到2個億的淨利潤。這個企業走了從發展壯大到出售,打了一場漂亮仗。


這也是令盧文兵自己感覺較爲滿意的一件事兒。作爲一個做資本運營的人來說,買賣企業是最高的境界,在商業社會實現了最大的商業價值。


盧文兵作爲著名資本運作實幹家,在一次民營經濟的論壇上提出,民營企業要打破銀行貸款、民間借貸的傳統融資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從銀行的間接融資轉向直接融資。


圍繞着盧文兵,一個平臺效應正在產生,如何搭建這個平臺,盧文兵的感受是:“人不能把錢看得太重,很多人做事不成功的原因就在於對錢想不開,所以當你把錢想開的時候也是你做事最容易成功的時候,每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把你這個錢給想好了,自己少拿點兒,人家多拿點兒,包括合作伙伴,包括你的客戶,包括你的上下級,如果這個想開了,以後做事兒肯定容易成功。”


民豐薯業所在的烏蘭察布市,雖然靠近北京,但長期以來卻是一個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盧文兵領導下的民豐薯業,就是要讓股東獲得利益,讓辛苦的農民獲得更好的收入。


用了民豐薯業的種薯,農民的馬鈴薯產量會提高一倍,此外,民豐薯業每年要花一千多萬元用來僱用農民工,這也會增加農民的收入。


盧文兵說:“種植馬鈴薯絕對能做出很多的事兒,不能光是種植,一定要有深加工的產業鏈。我看內蒙古的老百姓還是非常的窮困,尤其農村,如果要是把馬鈴薯的產業做好了,真正帶動社會進步,帶動就業不比奶牛差。”


三,找到事實的真相


所謂才易長,識難提。做大事者,需有大見識。見過錢、見過權、見過名的盧文兵,把很多問題想得很透。用白永平的話說,他善於走出慣性,不被浮雲遮望眼,有雙能識別真僞問題的火眼金睛。


什麼叫僞問題?就是天長日久,一代一代被人們相傳的,被慣性所遮蔽的問題。


盧文兵剛進入民豐薯業的時候,企業內部有一種管理思路認:高產的馬鈴薯質量肯定是沒有保證的。盧文兵認爲這種思路不對,我們的種植必須高產,如果我們種植產出水平還不如農民,那我們的公司化經營是沒價值的。


盧文兵研究馬鈴薯兩年時間,就解決了好多問題,最終做到了高產量高質量,整個團隊的人對他都是心服口服。盧文兵有自己的方法論,學習東西非常快,不做書呆子,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一直追到問題的真相,可謂是實用主義的思想家。


盧文兵有極強的事業心,對事業的成功有極度的渴望,可他心裏是無私的,他把每件事的進展都記錄到本上,每個月會檢查,誰掉鏈子誰就挨板子。


盧文兵雖然表面上嚴格,但實際上也是個講情義的人,很會爲他人着想。他爲從呼市、包頭來集寧工作的員工提供家屬樓、食堂等保障,平時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對於工作絕不含糊,用他的話說叫“甚不甚先把事做好”。


企業做大了就要按流程管理,按制度管理,蒙牛當年在這方面是非常嚴格的。


盧文兵在蒙牛時主要是負責投資、在哪兒建廠、如何建等工作。呼和浩特和林格爾以外的很多工廠,都是盧文兵分管時候建的,包括內蒙古巴彥淖爾、通遼、興安盟,東北的瀋陽,河北的唐山,湖北的丹陽,山東的泰安,河南的焦作,當時在黃河沿線、長江沿線建了大量的工廠,有時候路過看到那些工廠心裏挺開心。感到當時的建設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很欣慰。


盧文兵做什麼事情都要經過深入的調研,論證分析後才做出謹慎的決策。


盧文兵說:“民豐薯業投資投建了六七個工廠,在戰略戰術方向方面把控很嚴,在做出建工廠的決策之前,肯定要做深入的調研,進行很詳細的可行性研究及不可行性研究,這些工廠都不是隨便建的。”


創業要說複雜也複雜,要說簡單也簡單。主要是四個字:誠信、堅持。有這四個字,在創業過程當中不管對誰,不管和誰相處,不需要你多付出,只要你有誠信就可以。還有就是堅持,不管遇到什麼事兒,都堅持到底。





作者簡介:郭萬富,畢業於內蒙古大學新聞系,高級企業文化管理師,先後擔任內蒙古晨報記者,採訪中心負責人。2009年自主創業,內蒙古和君偉業管理諮詢公司創始人。

漢明,媒體人,財經作家,先後畢業於內蒙古大學中文系和清華大學EMBA媒體班,著有《八百年不敗的溫州商魂》等作品。

本文爲獨家內容,摘自圖書《蒙牛系創業傳奇》,標題爲編者所加,匯智博達出品,轉載請私信聯繫我們取得授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