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你就不迷茫了


一,每個人都是領導者


無論創業團隊由哪些核心人員組成,創業者都必須是核心中的核心。


現實中,大部分創業者剛走上領導崗位時,往往對自己的責任認識不清,認爲每個人都會自覺自願地去努力工作。其實不是這樣的。人總是有惰性、缺點、陰暗面的,領導者就是要幫助員工克服這些缺點和陰暗面,不斷弘揚員工身上的正能量。創業者就像一輛火車頭一樣,必須帶起一長串的車廂。


創業者必須認識到自己肩上的領導責任,不僅僅是不拋棄、不放棄這麼簡單,而是必須帶領團隊闖過各種艱難險阻,直至最後取得成功。任何時候創業者都不要放棄自己的領導權,也不要放棄樹立自己權威的可能。


有一句話說:中國人選廠長,美國人選總統。總統是政治上的事情, 少數服從多數就可以;廠長可不是少數服從多少,而是從業績、能力出發。


在實際企業管理中,我覺得要掌控管理權,第一要掌控用人權;第二要掌控分配權。只有有了人權和財權,你才能牢牢掌握企業的管理權。


無論創業者能力有多強,都必須組成領導團隊。因爲你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情。創業必須有一個團隊,和你形成相輔相成的關係,這樣才能領導企業不斷前進。領導團隊的組成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一是領導團隊成員在覈心價值觀方面必須和創業者高度一致。


一個企業無論有多少員工,核心價值觀必須有3 ~ 5 條。而這3 ~ 5 條的核心價值觀,應該要求所有員工無條件遵守,必須發自內心地和企業,和創始人保持一致,不能有任何偏差。


二是領導團隊成員在性格、技能等方面,要和創業者形成互補,而不是雷同。


人們往往願意和與自己性格相似,或者相同的人相處,但組成領導團隊和就像談戀愛一樣,兩個性格火爆的人在一起未必會幸福。團隊成員裏有人性格急躁一些,就得有人包容一些;有人睿智一些,就得有人執行力強一些;有人小氣一些,就得有人大度一些。一個好的領導團隊必須由不同類型的人組成,優勢互補,才能形成更強的戰鬥力。


不瞞大家說,我就是一個急性子,做事雷厲風行,有時候難免會有點硬;而我的助手就是一個比較平和,性格沉穩,執行力強的人。我們這個團隊就是由不同性格、不同技能的人組成的,這麼多年的配合還挺好的。


三是領導團隊不管怎麼組合,從一開始就要把責、權、利劃清楚。


任何一個領導團隊都要經過磨合,經歷波折,沒有經過磨合和波折的團隊不是一個健康團隊。就像結婚一樣,如果你不瞭解一個女孩的大部分缺點,你最好不要娶她;同樣,如果你不瞭解一個男孩的大部分缺點,你最好也不要嫁給他。就像我們做投資一樣,如果你沒有虧損的承受能力,不聽利空只聽利好,你也做不了投資。


任何一個健康的團隊都經歷過從吵架到越來越團結,越來越包容的過程。我們要相信,任何團隊都一定會有衝突。如果不是原則性的,不是核心價值觀的不同,就應該相互包容,所謂不打不相識。我批評人從來都是當面批評,從來不背後批評人。


當面批評人,雖然他當時會不開心,但他心理沒有疙瘩,不會形成相互猜忌。能夠捱得住我批評的人,我纔敢重用他;我沒有批評過的人,我一般是不敢重用的。


歷史上的唐太宗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政治家。他設立的凌煙閣裏的二十四功臣,就有很多人以前是他哥哥和弟弟的幕僚和部屬。


大家耳熟能詳的魏徵,就曾是他哥哥李建成的幕僚。但等他歸順之後,李世民器重他的膽識才能,任他諫官之職,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而魏徵也感激李世民的知遇之恩,凡事知無不言,以進諫著稱,終生深受李世民信任。


二,正路纔是真正的捷徑


出差在外,當我在某一個城市坐車的時候,不論是去機場,還是高鐵站,我總會要求司機走大路,不走小道。


有些司機師傅會覺得這樣的選擇有些不可思議,有的甚至還對我說,還是走小道吧,小道上沒有紅綠燈,會快一點兒。我當然明白他們的意思,但每次我都拒絕了,我常常這樣回答:“不要走小道,一定要走大路,遇到紅燈,可以等一等嘛。”


爲什麼我要拒絕小道呢?


小道不就是人們常說的近路或者捷徑嘛, 省時省力,何樂不爲呢?作爲一個決策人,多年來我養成了未雨綢繆的習慣,通俗地說,就是凡事都要做最壞的打算。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你就會發現走小道的風險。


小道之所以是小道,就是因爲它缺乏管理, 因而會存在太多的變數。萬一你正趕時間,卻在小道上開不出來,也沒人管你,那後果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走大路就不會有這樣的風險,因爲那裏有規則、有秩序,更有交警管理,很少發生這種不可逆轉的風險,至於紅綠燈,那不過是爲避免風險付出的一點兒代價,總是可以忍受的。


在進行公司管理的時候,我常常強調執行對公司運營的重要意義。


爲了做好這方面的企業文化,我就想到了走大路的哲學思想,然後創造出“愚公式執行”的概念。但出乎我意料的是,這個概念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甚至一些很具有執行力的員工也反對這個概念。而他們之所以不喜歡這個概念,居然是因爲不喜歡被人稱爲“愚公”。大多數人建議把“愚公式執行”改成了“軍事化執行”,我思考了良久,依然沒有采納這個建議。


我之所以堅持這樣一個概念,就是爲了表達我的一個基本管理理念,那就是用大智慧去管理企業,不要因爲一時的眼前利益而忽略長遠利益;不要因爲眼下的省時省力,而讓以後的路越走越狹窄。


相反的,只有着眼於長遠,放棄平步青雲的眼前誘惑,紮紮實實地打好地基、走好眼下的每一步,才能使腳下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平坦。


比如說我創辦蓋倫國際之初,爲了公司的長遠利益,決定招聘的員工必須是全職員工,這樣的決定在當時的教育培訓行業是非常少的——當時,大多數教育培訓機構都選擇招聘公立學校的教師做兼職,這樣做既可以招到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優秀老師,還不用付出很高的薪水。


但在我看來,這種做法有一個最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因爲老師全部是兼職,他們來培訓公司工作只是爲了賺個零花錢。


可想而知,他們會以怎樣的心態來對待我們辛苦招收來的學生;也可以想見,這樣的教學必然無法提高學生的成績。我做出和堅持執行了這樣的決定, 所以幾乎是從公司成立之初,我們公司的員工差不多都是全職員工,尤其是教師,我們更是堅持全職招聘。因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證我們的教師能夠全心全意地教學,從而保證公司的教學質量。


許多教育培訓機構都喜歡招聘兼職教師,因爲誰都知道聘用兼職老師的好處——省錢省力。在企業的上升時期,採取這樣的決策能夠使公司的規模迅速壯大起來。


在許多人眼裏,這就是一條捷徑,但實質上,這樣做的危害卻是許多人沒有想到的。那就是長期這樣下去,公司的口碑會因爲低劣的教學質量而一損再損。而作爲一個教育培訓機構,口碑就是公司的生命——都沒學生來你這裏參加培訓了,你哪兒來的錢付給你的兼職教師啊。


所以,在1997 年,我堅持選擇招聘全職的做法就是走大道。短時間看,這樣做的確顯得愚蠢,但是爲了以後的發展,我們只能這樣做。因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通過高品質的教學積累良好的口碑;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積累良好的口碑,獲得更多家長和學生的青睞。


小道和大路,說白了就是小聰明和大智慧;如果不論場合,這兩者都是非常有用的。古人云:“以奇用兵,以正治國。”這裏所謂的“奇”和“正”就分別是小聰明和大智慧的意思。





作者簡介:雲關秋,蓋倫國際董事局主席,雲盟創業模式創建人。他白手起家,用840元創業成本,創造了擁有上百家連鎖學習中心的大型連鎖培訓機構和領先教育品牌——蓋倫國際教育,曾獲得“中國傑出教育家”等稱號。

本文爲獨家內容,摘自圖書《0生萬物》,標題爲編者所加,匯智博達出品,轉載請私信聯繫我們取得授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