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董明珠紛紛站隊“京魚座”,京東IOT實力不容小覷

近日,小米與宜家達成戰略合作,宜家全系智能照明產品將接入將小米IoT。對於此次合作,業內人士評論道:這是小米在物聯網領域的又一重要佈局。

繼小米之後,京東在物聯網領域也放出了大招。12月4日,京東在北京召開了戰略發佈會,發佈了全新科技品牌“京魚座”,替代原有的Alpha品牌,同時原有IoT業務全面整合升級爲小京魚AIoT生態,通過軟硬一體的方式,向行業合作伙伴提供優質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對於京東來說,推出“京魚座”也是京東佈局物聯網的重要一步。

“京魚座”的推出彰顯了京東進軍物聯網的野心

據京比特查詢到的資料來看,京東在物聯網領域佈局已久,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一款名爲“京東微聯”的物聯網應用APP,用戶在購買了京東智能產品後,可以藉助京東微聯APP對其進行遠程連接和控制。同年年底,京東又發佈了物聯網標準協議Joylink。隨後的2016年京則又發佈了京東微聯“智慧家”戰略,並聯手中國最大的家裝公司東易日盛推出首個落地C端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這意味着京東微聯成爲行業裏首個將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向C端市場落地的平臺。同時也意味着京東在物聯網領域的的佈局更進一步。

當然京東在物聯網上的佈局,並沒有於此止步。相反的是,京東越來越重視物聯網的發展。2017年6月份,在基於微聯”的基礎上,京東發佈了Alpha-IoT開放平臺,Alpha-IoT平臺能夠爲各類生產企業提供跨品牌、跨品類智能設備的互聯互通整體解決方案。整個平臺包括一站式的開發平臺、技術服務平臺及內容服務平臺。在此之前的5月份,京東在首次召開物聯網戰略發佈會表示,將打造以“底層技術+服務平臺+落地渠道”爲基礎的智慧生活服務物聯體系。顯然,隨着Alpha-IoT平臺的開放,京東想要打造的的智慧生活服務物聯體系也隨之得到逐步完善。

今年,京東在物聯網領域更是加快了發展的步伐,在今年6月份,京東成立了IOT事業部,至此,京東物聯網自立門戶,這也更加有利於京東物聯網此後的發展。此次,京東更是在此前的物聯網的基礎上進行了一次全新的升級,布了全新科技品牌“京魚座”。屆時,京東物聯網將更加開放,隨着衆多品牌商的加入,京東物聯網也將會更加強大。

從“京東微聯”到“京魚座”,京東用了4年的時間,這4年裏京東物聯網幾乎每年都會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升級, IoT平臺的場景和賦能能力也都在不斷擴充和提升。在京比特看來京東在物聯網領域的每一升級都彰顯出了京東佈局物聯網的野心,而此次推出的“京魚座”更是將京東進軍物聯網領域的野心彰顯得淋漓盡致。

有華爲背書,“京魚座”的實力將大大增強

衆多手機產商在推出一款新手機的時候,都會選擇一個流量和名氣都比較大的明星來爲該手機進行代言,除了利用明星的流量帶動手機銷量之外,手機廠商還想利用明星代言人來爲新推出的手機背書。

和衆多手機產商一樣,京東也爲此次推出的“京魚座”這個全新的品牌做了一些營銷。比如,要請董明珠就爲“京魚座”發聲,併爲其製作了宣傳海報。顯然,京東是在用行業大咖爲“京魚座”做背書。能夠得到行業知名人士的認可,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京魚座”強大的實力,同時也能夠提升和打響“京魚座”這個品牌的名氣。

除了行業知名人士的背書之外,作爲物聯網品牌,“京魚座”更加需要的是品牌商的背書,在“京魚座”的發佈會上,京東就宣佈與華爲進行合作。據悉,雙方將會在IoT和智能家居領域的技術、渠道、生態方面開展戰略合作。華爲HiLinK將與京東的小京魚智能平臺打通,使華爲的終端產品(如手機、路由器、PC和穿戴式設備等)與京東全系列的智能硬件實現互聯互通。

華爲和“京魚座”合作,從一定層面上也反映出了華爲對“京魚座”這個品牌的認可。相信瞭解華爲的用戶都清楚,這些年華爲不僅致力於手機行業的發展,在智能家居以及物聯網等領域也在大力的發展。毫不誇張的說,不管是在手機領域還是物聯網領域,華爲都已經處於領先的位置,並在在行業裏起着風向標的作爲。京比特認爲華爲此次爲“京魚座”這個品牌做了一次強有力的背書。

可以預見的是,在華爲的帶領下,將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商將會接入到京東小京魚AIoT生態體系中去。屆時,京東的物聯網體系也將隨之強大起來。

看好京東物聯網的發展

根據京比特查詢的資料來看,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的市場收入將會超過1.1萬億美元,其中,以中國爲主體的亞太地區,將會以3860億美元的金額成爲全球最大的物聯網的市場。爲了搶佔物聯網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各大企業都開始紛紛入局物聯網。小米、阿里、百度等就是國內企業第一批搶佔這個市場的企業。

相對於小米、百度、阿里來說,京東進軍物聯網領域在時間似乎落後於它們。先發優勢固然重要,但京比特認爲發展策略更爲重要。

開放的展策略是京東物聯網的有力武器。在京東微聯階段,京東主要連接家庭場景,顯然這樣的場景顯得太過單一,並不利於京東物聯網以後的發展。京東方面似乎也注意到了這樣問題,在升級到Alpha開放平臺後,京東在原本家庭場景的基礎上又接入了車聯網場景。如今在小京魚智能平臺上,京東再進一步擴展了可穿戴場景,將IoT平臺聚焦在智能家居、車聯網與可穿戴三個場景。

京東這種開放的發展策略,讓京東物聯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今年年初京東對外公佈的數據顯示,京東IoT平臺國內外合作廠商已有300多家,接入設備1000餘類,每年銷售額超過300億元。

京東的物聯網除了具有開放的優勢之外,也擁有時間上的優勢。京東集團CTO張晨所曾表示,目前,物聯網領域還面臨着很多瓶頸。正是因爲衆多的瓶頸牽制了各大物聯網企業的發展,行業裏至今還沒有出現一個真正的巨頭,資源和市場尚未被完全佔據。在沒有行業巨頭的情況下,更加有利於京東搶佔物聯網市場,如果京東能夠率先打破行業的瓶頸,京東甚至有可能成爲物聯網行業的巨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