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智慧校園走進上饒石人鄉小學 讓偏遠山區師生看到農村教育希望

上饒縣石人鄉小學(李梓 攝)

上饒縣石人鄉小學地處上饒縣北部靈山南麓,距離縣城40餘公里。全鄉共有1所中心小學,9所完小,4所村小,2個教學點,126名教師,2558名學生。12月3日,江西省上饒縣石人鄉中心小學校長徐輝告訴“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基層行”集中採訪團記者,“師資力量的嚴重短缺是農村學校的普遍現象,每逢縣城選調教師,剛剛成長起來的優秀年輕教師就被選調走,學校就順理成章扮演了‘新教師培訓基地’的角色。2016年9月,騰訊‘智慧校園’走進了石人鄉小學,讓我們看到了農村教育的希望。”據悉,如今,石人鄉小學的教師、家長實時在線使用人數已達1200人以上。

“慶祝改革開發四十週年基層行”集中採訪團記者與石人鄉中心小學教師座談,圖中爲江西省上饒縣石人鄉中心小學校長徐輝,圖右二爲教師周俊玲(李梓 攝)

據瞭解,2017年12月,石人鄉中心小學成爲第二屆中國“互聯網+教育”峯會分會場,獲得全國農村學校唯一一所“騰訊智慧校園全國示範校”的殊榮,得到教育部的高度認可。2018年4月教育部頒佈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石人鄉中心小學成爲全國2.0行動先行者。2018年8月25日,石人鄉中心小學成果在重慶智博會展示,得到國家信息中心程曉波主任的肯定與讚揚。兩年來,石人鄉小學對“國家信息中·騰訊智慧校園·赤玖教學平臺”的建設與應用進行了實踐與探索。智慧管理、智慧教學、智慧家校、智慧媒宣、智慧辦公、智慧迎新、智慧連接等詮釋了平臺的強大功能。期間,石人鄉中心小學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大省市40餘批次的考察團隊交流學習。

石人鄉中心小學師生們通過互聯網實時課堂上音樂課

(李梓 攝)

智慧管理

通過教師檔案管理平臺的建設,動態記錄了教師基本信息,個人榮譽、教學常規、教學業績等信息,自動生成學校檔案管理數據,爲學校上級管理部門提供對教師考評、職稱晉升、崗位調動提供更爲全面、客觀的決策依據。通過學生檔案管理平臺的建設,動態記錄了學生成長軌跡,爲學生今後的職業規劃指明瞭方向。通過資產管理平臺建設,精準地記錄了學校資產、教學儀器設備使用與維護的基礎數據,爲政府督導教育均衡發展提供綜合依據。

智慧教學

2016年12月,石人鄉中心小學通過平臺對接了北京海淀區、上海等地名校優質的教育資源。學校應用這些資源進行雙師教學,讓鄉村的孩子也能享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促進了教師的快速成長。不僅如此,石人鄉中心小學於2017年4月又開始應用“國家信息中心·騰訊智慧校園·赤玖教學平臺”進行課堂教學,顛覆了傳統的“教”與“學”的方式,構建了以生爲本的智慧課堂。經過一年多的實踐與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教學成果。2017-2018學年度全縣中小學校教學綜合評比中,石人鄉中心小學教學質量上升15位,從末尾跨入全縣中上水平。同時教師也得到了快速成長,全鄉100多位老師通過平臺學習,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老師——30餘人次獲得部委、省、市、縣優課獎項。例如黃翠老師榮獲第十一屆全國中小學語文創新課堂實踐觀摩活動三等獎;桂婷宇老師榮獲江西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三等獎;應小冬老師榮獲上饒市音樂優質課比賽一等獎;張琲老師榮獲上饒縣英語優質課比賽一等獎;鄭亞晨老師榮獲上饒縣美術優質課比賽二等獎;周俊玲老師榮獲上饒縣數學優質課比賽二等獎。

智慧家校

石人鄉小學80%的孩子都是留守生,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一直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瓶頸。“騰訊智慧校園”的引進,成爲加強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之間實時溝通的重要渠道。讓親情能夠跨越時空和見證孩子的點滴成。依託“騰訊智慧校園”平臺的強大功能,教師每天在平臺上發佈對班上的留守學生成長的視頻、圖片、語音、作業等形式,進行賞識教育,並及時通過平臺與家長溝通,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及時得到家長、教師的關愛,留守生因此成績快速提高。

石人鄉小學副校長唐深林告訴記者,騰訊智慧校園是國家信息中心、騰訊公司在國家大力推進“互聯網+”和大數據戰略背景下,結合各類學校的需求和特點聯合打造的開放式應用平臺,致力於實現學校和移動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並指定赤玖公司落地實施。選定上饒市上饒縣進行區域試點,石人鄉小學爲農村唯一試點校。目前該平臺已開發了42項應用,123項功能。

石人鄉小學的青年教師黃翠和她的學生(李梓 攝)

背後故事

2018年4月,石人鄉小學的青年教師黃翠代表石人鄉小學參加聯盟校舉辦的作文課比賽,榮獲特等獎;同年5月,榮獲“第十一屆全國中小學創新課堂教學實踐觀摩活動”三等獎。黃翠告訴記者,作爲一名踏上工作崗位不久的語文教師,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內能迅速成長,得益於國家信息中心·騰訊智慧校園·赤玖師訓教學平臺。黃翠說,在2016年9月,石人鄉引進國家信息中騰訊智慧校園,爲代表石人鄉小學搭建了一個家校、師生學習溝通的平臺。“從赤玖師訓教學平臺中,我發現了許多優質教學資源,這裏面有全國最優質的北京海淀區的教學案例,包括北師大實驗小學、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等等。我就其中的語文課例展開學習。比如,北京大學附屬小學段燕梅老師的執教視頻的課堂實錄讓我在如此偏遠的山區也能看看北京的名師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專家對這堂課的點評,讓這節課的亮點變得更加清晰,我也能結合專家的評點對自己平時的教學進行反思、改進。除此之外,海淀名師備課思路講解能幫助我們這些新手教師深入地瞭解名師在備課時的一個思路過程,爲以後更有調理地設計課程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黃翠說,“課堂教學當中我利用了鬥地鼠、漢字聽寫、搶答、隨機抽取等遊戲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課堂參與性,並在活動結束時,能夠馬上了解孩子們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老師能有針對性地根據孩子的錯誤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過程。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能面向小衆學生,這樣精準地瞭解全班的學情是不可能的。

周俊玲輔導孩子們利用“赤玖教學派”上課(李梓 攝)

周俊玲,2016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2017年9月進入石人鄉中心小學任教。周俊玲說,在教學過程中,電子書包“赤玖教學派”打破以往只能通過舉手搶答的傳統交互方式,開創了搶答,隨機抽取投票回答等交互方式,形式豐富,充分照顧了每一個學生,在學生回答問題後,表揚大多采用鼓掌,比手勢等方式,無法實現數據統計,給予學生的也只是短暫的鼓勵。不僅實現了表揚的數據保留,並形成課堂軌跡的動態評價,提高了學生課堂的活躍度,老師上課最頭疼的是無法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赤玖教學派”讓學習效果反饋及時高效,從老師發佈作業到學生提交作業,立馬能夠生成數據反饋,幫助教師瞭解每一個學生的掌握情況。而“赤玖教學派”累積的大數據,對教師今後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班級正確率是老師對學生總體學情的把控依據,學生正確和班級正確率的對比。幫助老師實施個性化教學,班級累計的出題量可以讓老師充分掌握學生的練習程度。學生做題的正確率、錯誤率、提交時間等數據,在課前、課中、課後實時同步。精準的數據分析,實現了個性化輔導,提高了教學效率。課程結束後,鞏固練習是必不可少的,農村孩子的家庭作業是讓鄉村老師特別頭疼的一塊,主要存在着學生不做,留守兒童多,管控很難,家庭文化水平低,無法指導等問題。而赤玖教學派,一方面實現了自動化批改作業,幫助老師減輕負擔,另一方面,家長和老師可以通過手機端共同監督孩子家庭作業的完成情況。作爲管理層的主任和校長也可以根據平臺的大數據,有針對性的向孩子瞭解學習情況,而家長也可以通過我們的騰訊智慧校園平臺向教師分享學生學習情況。”

石人鄉小學四(2)班的劉夢莉靦腆內向,成績一直處於班級中下水平。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時由奶奶照顧,平時不太與人交流,上課時也不敢舉手發言、缺乏自信心。爲了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老師上課提問時利用平臺中“隨機抽取”、“搶答”、“投票”等小組件,有意無意地讓她成爲班上的“幸運兒”,無論她回答得如何,老師都會給她“點贊”,這種表揚會即時地反饋到她的學習派中,同時,其他學生也可以根據她的回答進行評價,讓劉夢莉從多方角度提高自信心。在上英語課時,老師會利用互動教學軟件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比如“虎口拔牙”,學生在玩遊戲中就能記住單詞拼寫,而不用死記硬背,劉夢莉對這種遊戲教學十分感興趣,每次遊戲都積極參與,在期末考試中,她的英語成績有了顯著提高,由過去的66分提高至93分。平臺的學生端還有“課堂記錄”功能,將老師上課時候的教學課件、課堂板書以及練習等內容都收錄了進去,方便她課後在裏面進行復習鞏固,劉夢莉的家長給我反饋說這個特別好,上課沒記住的內容,進去這裏面就能反覆看反覆學習。

石人鄉小學四(2)班的蘇明裕是一個聰明機靈的孩子。在傳統教學中只能夠照顧大多數的中等生,採用一課一練的模式,這樣讓蘇明裕這類優等生感覺過於簡單,從而失去聽課的興趣。爲了提高優等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老師可以將不同學習能力的孩子分小組,發不同難度的課堂作業,讓每一個層次的孩子都能掌握對應層次的知識,真正做到個性化教育,實現了“一個學生,一種教法”。

蘇明裕的父親在成都工作,媽媽在本地工廠打工,平時在家由爺爺奶奶照顧,但爺爺奶奶對他過分的誇獎與溺愛,讓他有些心高氣傲,總覺得班上的同學都不如他。又因爲很少得到爸爸的關愛,父子關係也一度很“緊張”。在平時上課,有許多老師對他的評價是心高氣傲、過於自負。蘇明裕的家長登入平臺電子書包家長平臺中查看“教師評價”,瞭解到了他的課堂表現。於是蘇明裕的父親通過家長手機端的“小紅花榜”,向蘇明裕的學習派佈置任務觀看成語故事《夜郎自大》,同時他利用“消息”功能,給老師留言,希望能與老師一起改掉蘇明裕的壞毛病。聰明的蘇明裕,看完故事後就明白自己的缺點,主動跟老師“私信”承認錯誤,並願意改正,更重要的是他們父子之間的關係也更融洽了。而老師利用平臺給蘇明裕佈置作業時,會適當地增加題目難度,讓他需要在老師或同學的幫助下才能完成,這樣他不僅能在小挫折中提高做題能力,還會“不恥下問”,懂得謙虛的道理。蘇明裕平時比較愛玩遊戲,他的父親通過手機端對孩子使用平板端的時間、上網安全等進行管控,以免孩子使用平臺進行學習以外的活動。

由於四(2)班學生成績兩極分化比較嚴重,老師利用平臺中“分組”的功能,建立六個班級互助小組,通過小組整體考覈、獎勵等手段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在平時上課提問時,老師會利用平臺中“小組對抗”“隨機抽取”等組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老師的電腦端根據每小組的回答問題次數、作業正確率、老師表揚次數、課後複習表現等數據,在期末評選“優秀學習小組”。蘇明裕自從擔任了“玄武組”組長後,每天評價組員的家庭作業,並根據作業情況,主動幫助找到組員解疑答惑。通過一學期的試點,老師欣喜地發現,蘇明裕與同學們的關係融洽了。“冷漠”這一曾經他身上的標籤已經被撕掉,取而代之的是“熱心小暖男”。

周俊玲說,傳統的方式要了解學生課後的學習情況,對留守兒童進行幫扶,只有進行家訪。由於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原因很難實現。該平臺解決了這一難題,實現了對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的即時關注,在教師、家長、同伴互助三位一體的全方位的學習監管,是教育信息化讓農村留守兒童享受公平而又有質量教育的最佳詮釋,而國家信息中心 騰訊智慧校園 赤玖教學平臺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

騰訊雲通用教育解決方案

騰訊雲通用教育解決方案爲各種教育場景打造了豐富的產品,無論您是在線教育企業、學校,還是科研機構,都能通過騰訊雲快速搭建業務,節約成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