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了,爲什麼直到今天我們還記得黃家駒?

作者 | 走心哥

轉載請聯繫授權

關鍵詞:放縱不羈,愛自由

爲什麼他離開以後,卻那麼多人懷念他?

1

曾幾何時,那些熟悉的旋律,快速地傳遍了大江南北。一些歌曲,紅遍全國,廣爲傳頌。無論是小時候聽過的港臺歌曲,四大天王。還是讀書時候聽的周杰倫,還有不少網絡上流傳的歌曲。哼起來也是朗朗上口。

好聽的歌曲,不僅是娛樂,更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在那個時候,好像不懂哼幾句,就是趕不上潮流,會引來同伴們鄙視的目光。在那個時候,不少歌都是紅極一時的。

可是,如果說真正讓我們長期記得的話,這些歌曲,都會隨着歲月的流逝,逐漸淡入到人們遺忘的角落。只能成爲那個時代的回憶。

2

不過,有些歌曲,無論經歷了多少歲月,仍然是那麼有生命力。《Beyond》的歌曲,便是這樣的音樂,雖然黃家駒離開了我們已經25年了,不過,直到現在,當你進入卡拉OK的時候,總會聽到《Beyond》熟悉的聲音。

而且,唱的人,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已經步入中年的70後,都樂此不疲。有時候,唱一些老歌會被熱鄙視,但是,大家一般很少去鄙視唱《Beyond》歌的人。

那麼,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他們的歌究竟有什麼魔力,是不是因爲他們的歌特別好聽呢?

走心哥覺得,在那個時期,很多很優秀的歌手,例如四大天王這些人,也有不少經典的歌曲。論旋律不一定比不過《Beyond》,但是,他們這些歌,現在唱的人也很少了,爲何《Beyond》還是有人樂於去唱呢?

時下的許多歌曲,都十分接近生活,也十分悅耳,朗朗上口。尤其是許多情情愛愛,又或是聽起來很爽的歌。不過,這樣的歌曲,一般只能吸引觀衆一時的情緒,吸引當下的目光。

而當這種情緒消退,又或是出現更多標新立異的歌曲,受歡迎的程度就會大打折扣。許多紅極一時的歌,都慢慢消失在大衆的視野中。

就像《江南style》、《小蘋果》、《兩隻蝴蝶》類似的這些歌,現在基本沒什麼人哼唱了。

而《Beyond》則截然不同,除了旋律比較有特色,同時也那麼地正能量。

追求音樂的意義,而不一味追求娛樂性

特別是那種鼓舞人心,充滿大愛的歌,一直都是經久不衰。

音樂,不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載體,承載着快樂和歡愉。同時,也是思想的傳播。

好的音樂,能夠洗滌你的心靈,撥開你心中的黑暗。

當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這樣的歌曲,就會給人以力量,振奮人心!

3

說起《Beyond》的歌,就不得不提起黃家駒。

正是這位才華橫溢,堅持理想的音樂人,才能譜寫出如此膾炙人口,廣爲傳頌的歌。

走心哥想說,一個人的創作,與本人的性格思想息息相關,創作音樂也不例外。黃家駒的性格,決定了他創作的基調,他的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理想主義的色彩。

而每一首他創作的歌曲,更是通過內心對事物的看法,感悟所得。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被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那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多少次迎着冷眼與嘲笑

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

一剎那恍惚若有所失的感覺

不知不覺已變淡心裏愛

誰明白我

這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歌,卻道出了黃家駒的價值觀。而且,從小到大,黃家駒都是一個默默堅持自己,不愛與別人爭鬥的人。

所以,走心哥認爲,黃家駒的性格,屬於黃色作家型。

所以,在他不少的作品當中,都或多或少地帶有理想主義色彩。

與許多其他人不同的是,作家型的人,思考比較深邃,那些情情愛愛的音樂,他會覺得挺沒意思。

黃家駒認爲彈吉他爲了追女孩很無意義。

除了本身的音樂旋律,他更看重的是音樂帶來的意義。

對於賺錢,他更是非常佛系,也不會爲了商業化,去刻意去迎合。

所以,他創作的歌,一般都會蘊含精神追求。

而作家型的人,同時會變現得比較離世,在現實與理想當中,更多會偏向精神追求,而不會輕易妥協。這樣的態度,讓《Beyond》在早期的時候,吃了不少虧,甚至連飯都吃不上。

而在這樣跌跌撞撞,摸爬滾打之下,這個”地下樂隊“,終於爲大家所知。

4

黃家駒的作家型性格的思維模式,對日常事情的深刻感悟。讓他在音樂創作上,十分有天賦,創作了許多無法複製的作品。

每一首歌曲,都是感動自己,然後用這樣的感悟來感動觀衆,這是最走心的作曲方式。

不過,這種性格給他帶來好處的同時,卻又成爲了他不幸結局的誘因。

在一次的訪問中,黃家駒對香港的音樂界,表達了心中的不滿。

他認爲,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

黃家駒說這樣的話,顧名思義就是說香港做的很多人,都沒有在做音樂。

這樣的話,會得罪許多人,是需要勇氣的,不過黃家駒還是說了。

不過無論如何,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對這種不追求音樂意義,只追逐娛樂和通過取悅觀衆來賺錢的風氣,嗤之以鼻。

同時,也對這種觀衆的品味,有所不滿。

在那個時候,《Beyond》已經小有名氣了,有衆多的粉絲,只要稍微妥協”從衆“一點,就很可能賺得盆滿鉢滿。

可是,黃家駒這種黃色作家型性格的人,個性是十分超脫的,爲了錢去妥協,去放棄心中的理想,他是無法接受的。

只要能生活還過得去,錢對他的吸引力並不大。寧願花更多時間,去非洲做一些公益事業。

所以,爲了追求他心中的音樂,作爲靈魂人物的黃家駒,作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就是去日本發展!

這樣的決定,也間接導致了後來的結局。

不過,人生沒有如果。如果不追求理想,一味迎合大衆的黃家駒,就不叫黃家駒了。

如果那樣的話,從思想層面,在粉絲的心目中,也會矮了一截。

想必大家也不會那麼喜歡他吧。

5

當時黃家駒在世的時候,因爲歌曲慢熱,無法一瞬間抓住聽衆耳朵,其實挺鬱悶的。

而在他離開我們了,歌曲卻因爲大家都播被大家所熟知,銷量反而直線上升

或許,正是因爲黃家駒,代表着一種崇高的精神追求,純潔的情懷,在他離開我們以後,他的影響力,反而比他在世的時候,還要大得多。

這樣的現象,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不過,黃家駒雖然離開了。

但是,他留下的不僅是音樂,更是成爲所有追求理想的青年人的圖騰,是很多有精神追求的人的象徵。

大家在唱這首歌的時候,能夠感受到鼓舞和震撼。

這正是黃家駒離開以後,大家更爲推崇他的原因。這種堅持理想主義的情懷有了一個悲情的結局,強烈的 反差,讓這種情感更爲深刻。

這是一個,爲音樂藝術獻身的勇士!

6

黃家駒的人生對我們的啓示

不過話說話來,黃家駒雖然成爲了大家心中不可磨滅的符號。但是,作爲個人的人生髮展來說,走這樣的路,  很多人想必都不會願意吧。

一個人努力一輩子,到死了纔出名,有什麼用呢?

是的,在歷史上,很多略帶悲情的人物,都是黃色作家型性格的。在世的時候一貧如洗,甚至命運悲慘,但是到人死了以後,才被人們廣泛推崇。

例如梵高這樣的人就是,生前的畫沒人問,人生悲慘,死後作品就成了無價之寶。

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從更深層的角度來說。因爲,尊敬一個死去的人,肯定比尊敬一個活着的人要顯得崇高。而這個人離開了,他在世界上留下的作品就成爲了無價寶,大家纔會更珍惜。

這,就是人性

可以看出,如果在現實中,其實一味追求理想,不向生活妥協不一定就是好事。

7

同樣是黃色性格,走心哥卻更欣賞馬雲。

同樣是黃色的理想主義者,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曾經一度被認爲是“傻子”,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相反,他越挫越勇,對自己的未來深信不疑,並且影響了身邊不少優秀的人才。

因爲,他能在追求理想和自己”活下去“矛盾中找到平衡點。不少人懷着遠大的理想,卻從來不在一些小事情上爲他人提供價值。那麼,無論多麼遠大的理想,缺少了人們的認同,一切就成了空談。

爲商販提供價值,爲消費者提供價值,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爲貧困國家提供價值,才成就了今天的馬雲

致黃色作家型性格的人:

這種性格或多或少都有種躲避的思想,人類是羣居動物,無法離開別人而生存,一時遇到不好的環境,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迎難而上,不僅可以有所適應,更能在日常事情的磨礪中,獲得長足的進步,最後成爲那個有能力改變環境的那個人。

只有這樣,你纔有更大的機會,獲得必要的條件,去支持實現你人生遠大的理想。

瞭解了自己的性格,你就能瞭解許多關於自己的天命,可以對自己的將來有所預判。在做決策時候,你也能夠承擔相應的後果,而不是漫無目的,憑感覺去做。到頭來,只剩下後悔。

黃家駒,作爲音樂圈裏面一個不可磨滅的符號,他的歌,值得我們去好好回味,他的人生,更是值得我們好好去思考的!

● END ●

想知道你是什麼性格?請查看此鏈接!

你是什麼性格?5分鐘快速解讀!

▼▼

查看你的性格介紹,請關注公衆號!

微信公衆號:zouxin-g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