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节奏感

节奏感这东西,说容易,做难。

我在家平常不做饭,偶尔周末来个客人,就破天荒的下一趟厨房。

我对火候的掌握比老婆、岳母要好,比率的搭配要更合理,我一直认为这是我的天赋。

我做饭的话,就不会洗碗,轮到老婆洗碗了,她总是抱怨:

“你做一顿饭,厨房就和战场一样。”

好像是有这么一个问题,炒了几个菜以后,厨房乱七八糟的,收拾起来费劲。

只把握住了锅里的火候,没把握住整体的节奏。

老婆做饭就不一样,慢条斯理的,做完饭,厨房还是干干净净的,只是从来不喜欢大火快炒,来不及了,就调小燃气灶。

节奏就是这么一个东西,为适应生活而建立的行为频率,但是生活是多样的,行为频率却是一定的。

当忙于工作时,你的节奏是贴近组织频率的;当你忙于健身时,你的节奏是趋同于运动频率的;两者之间,节奏的切换是有个过程的。

适应力强的人,会努力让自己的频率与环境融合,也会间断的切断与环境的联系。

高强度的一段工作之后,休一个礼拜的假,类似这样的方式。

这个非常粗浅,放到每天的二十小时,停下来,感受一下自己的频率,呼吸的节奏,心跳的快慢,行走的步伐,手指的敲击,在一个完整的周期之后,重新调整节奏,效果颇佳。

这个方式叫做入微,就是从很小的片段做起,十秒钟,二十秒,半分钟等等,做演讲,能够懂得停顿的人就是高手。

还有一种就是宏观的节奏,比如一年中的节奏,或者十年的节奏,或者三十年的节奏,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讲的一个终极目标就是要掌握和维持人生的大节奏。

节奏感是能够延展的,延展到未来,让生命得以延续,一段节奏混乱到一定的程度,生命的未来变得不可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