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你,不要活得像19世紀的包法利夫人


1

看過《包法利夫人》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部講一個女人出軌,最後走向滅亡的小說。

包法利夫人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她懂跳舞,懂彈琴,懂畫畫。她閱讀過許多浪漫愛情小說,對共度一生的男人,對婚後生活有無限美好的憧憬。

可她偏偏嫁給了一個鄉里鄉氣,學識淺薄的鄉鎮醫生夏爾,過着沉悶無趣的生活。

幻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使包法利夫人內心無比怨念。日子越久,她對夏爾越嫌棄,對浪漫生活的渴求也越強烈。

所以,在遇到可以滿足她對浪漫生活的渴求的人時,她出軌了。


2

可包法利夫人錯了嗎?錯與對,每個人心中都有各自的衡量標準。但至少,她的遭遇是值得理解和同情的。

尤其當你看到這樣的夏爾:

“他吃完了洋蔥牛肉,切掉奶酪上長的黴,啃下一個蘋果,喝光瓶裏的酒,然後上牀一躺,就打起鼾來了。”

“一到早晨,頭髮亂得遮住了臉,夜裏,枕頭帶子一鬆,鴨絨飛得滿頭都是,連頭髮看起來也變白了。”

再看到這樣的包法利夫人時:

“她緊貼兩鬢的頭髮,到了耳朵邊上,稍微有點蓬起,發出藍色的光輝;髮髻上有一枝搖搖晃晃的玫瑰,葉子的尖端還有幾滴人造露水。她穿一條淡紅色的羅裙,邊上襯着三朵紅花綠葉的絨球薔薇。”

你會對這個女人心生憐憫,所謂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也不過如此了吧。


3

很多人看完《包法利夫人》會感慨一聲:“我們都是包法利夫人。”

是啊,我們都在生活的淤泥中苦苦掙扎,卻憧憬着詩與遠方。當現實與夢想的巨大落差沖劑着我們時,誰願意安分,認命呢。

但我覺得幸運的是,我們所生活的年代,比包法利夫人所生活的19世紀要好太多,這樣使得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擺脫包法利夫人相似的命運。

在19世紀的法國,女子無法經濟獨立,難以自主決定婚配對象,更沒有對婚姻提出反悔的機會。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出軌,幾乎是包法利夫人這一類女子的必然選擇,毀滅也幾乎是他們掙扎之後的唯一結局。

但如果包法利夫人是生活在這個年代,她就有更多的機會去擺脫這樣的命運。

在婚前,只要放手去搏,她的社會階層或多或少會得到提升,接觸到的男人也會更多,她不需要嫁給和自己思想品行完全不在同一頻道上的人。

即便嫁錯了,她們可以離婚改嫁,不需要通過偷情來敗壞自己的名聲。

可惜的是,包法利夫人沒法穿越到21世紀,而21世紀的很多人,卻不懂得享受這個時代的福利。


4

我們對現實有諸多不滿,我們怨天尤人,哭訴自己“沒得選擇”,“不得已”,但其實,我們明明有的選擇,只是我們捨不得目前擁有的那點不值錢的小安逸,我們也缺乏衝出淤泥的行動力,所以寧願苦苦掙扎,也不願意大刀闊普。

如果說這個時代有什麼悲劇最讓人難以釋懷,那就是“我本可以”吧。

我們都是包法利夫人,這不是最大的悲哀。

我們生活在21世紀,卻活得像19世紀那樣的人,這纔是更大的悲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