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姐‖解讀《止學》:智者是這樣的!

關注瓶子姐的老朋友都知道,瓶子姐要在2019年開始解讀止學,今天就開始兌現了。

《止學》是隋王通所著,一共10卷。與那些傳世經典相比,它默默無聞,因此知道它、學習它的人顯得不多。

瓶子姐知道《止學》是源於一次偶然。前公司領導在朋友圈轉發了一段止學的文字,言簡意賅、印象深刻,就特意去百度搜了一圈,把全篇10卷一個字一個字的寫在了紙上。

3年的時間裏,有空就琢磨,反反覆覆的和現實印證,不知不覺就體會到一種做人做事的大智慧,好東西一定要分享,今天開始第一卷《智卷》。

▼爲什麼把智卷放在首位、第一篇?

因爲古往今來的人都非常注重智慧。一位寫《山中花開》的法頂禪師說,人活一世的意義就在於獲取智慧。

那麼什麼樣的人算有智慧?我們該怎麼做?

止學《智卷》裏揭示了一些古人的智慧,到今天依然非常有用。先看下面原文:

1、智極則愚也,聖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

2、才高非智,智者弗顯也。位尊實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謀,智有窮而道無盡哉。

3、謀人者成於智,亦喪於智。謀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敵,慎之少禍焉。

4、智不及而謀大者毀,智無竭而謀遠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飾智,以智止智,智也。

▼最大的智慧是懂得"適可而止"

現在鼓勵向前衝、不斷要的言論太多了,滋生了不少浮躁和盲目。

就像開車,一味的知道給油門向前衝是不行的,該停止的時候一定要踩住剎車。

那我們呢?身邊人都喊着想前衝,什麼時候該叫停?這就是適可而止的大智慧。

所以止學開篇第一卷,就講智者該怎麼止?智和不智的做法都有哪些?

“你太聰明瞭!”

如果有人這樣說你,警惕,這未必是誇你,太聰明瞭就是蠢,讓人看出聰明就是不智。

哪些做法叫不智?

1、顯擺自己、證明自己是有才華有能力的。

2、只看到位高權重,沒看到代價和風險。

3、不停算計不斷謀劃,覺得自己很有小聰明。

4、能力不行偏要求大,看不清自己幾斤幾兩。

5、不斷竭取眼前利益,沒有長遠眼光和格局。

以上5條,對號入座,自己佔了幾條?

其實對我來說,“才高非智”這四個字是最讓人困惑的。才高八斗古語有言,明明是個好詞。

職場上不顯示才高,領導怎麼看到自己的價值?還說“智者不顯”,啥也顯不出來的人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

就是在古代,也講究考取功名博取官名、光宗耀祖,這都要“顯才高”才能辦的到呀。

很長一段時間都糾結在這幾個字上面,後來看到《孫子兵法》有句話“能而示之不能”突然有所觸動。

才高是好詞沒錯,關鍵是別以顯擺的心來暴露自己。換個說法就是:怎麼就顯得你能?!

你能而顯得別人不能,你才高顯得別人才疏,這種對比狀態就會建立對立關係。

不知不覺把自己架在火上烤,背離團隊成員成爲孤家寡人,成了衆矢之的。這種情況下,你的才高就是錯,就是風險。

那什麼時候顯比較明智呢?

1、別人主動問你的意見,你的話語權比較重要的時候;

2、企業遇到危難,你有辦法或者資源解決的時候;

3、同事、下屬遇到難題,你能打破僵局解決困惑的時候。

總之,不是爲了顯擺證明自己,不是爲了自己的利益明爭暗鬥的時候。一定是出於利他的角度,作爲挽救者、承擔者、幫助者的時候。

所以止學智捲開篇第一句就提到,真正大人物都擔心德有失。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會積德,以德來承載智慧,其實也就是從團結的角度、利他的角度去做事,先有德再有智。

顯擺自己其實是很難控制的,因爲習慣了表現。

沒點名問的時候,就忍不住誇誇其談了,自己懂的事碰上了就忍不住糾正別人,自己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時候就不耐煩的批評。

“我比你行,就我能”這種潛臺詞是毒瘤,真是一經發現就要克掉。

▼人前顯貴背後都有代價

“位尊實危”說的是一針見血,爬的越高摔的越慘。

位置越高,空缺越少,承擔的風險越大,付出代價越高。只看到人前的顯貴榮耀,看不到背後的風險代價,這種處境是很危險的。

我自己有句心得:承受不住的福也是一種禍。

升官發財也是分人的。更高職位能吼住壓力就是好事,否則勉強支撐身心俱疲就是一種禍。

從基層到中層,從中層到高層,每一個臺階跨上去都是一片新天地、新玩法,表象看職位升了一級,其實思維和能力上跨了好多級,和以前的位置完全不一樣。

比如到了中層,還是基層思維,自己一個人幹活,不願意分配下屬,位尊就會讓自己覺得不自在,可能還會有遠離大衆的空虛感,這是危。

比如到了高層,還是執行思維,沒有大局觀,沒有超靈活的人際手腕,就會在溝通中磕磕絆絆,覺得發揮不出來,還不如在中層時乾的暢快,這也是危。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搞不搞的定,能不能抗住壓力、承受風險,心理一定有譜。

沒有哪個位子是那麼好坐的,只看眼前風光就往上衝,太危險了。“智不及謀大者毀”,說的也是同樣道理。

職場總能看到一些小聰明的人。他們心眼靈活、腦筋轉的快,懂得投機取巧、察言觀色。

小聰明的人懂得算計、謀劃自己的利益,背後會使出一些手段玩人,在嚐到成功的甜頭以後會繼續沉迷耍手段、玩心計。

止學智卷的告誡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耍手段玩心計的人總有比你強的,到時候就會吃大虧,“慎之少禍焉”!

大智慧的人懂得適可而止,他們謙虛好學,覺得比自己有能耐的人多的是。

有時候爲了自保也會用些手段,但之後一定懂得“舍”,只把這些作爲一個短時小手段,過去了就翻篇了。

大智慧的企業也是一個道理。成天忙於眼前的小事、爲過去的事擦屁股、救火救急的情況很多,這就是“智無竭”。

這樣的企業不可能有長遠規劃,也不能走的長久,因爲精力都耗在眼前了,哪有時間去跳出來規劃未來、未雨綢繆?

▼怎樣纔算智者?

說了那麼多不智,那《止學》告訴我們怎樣才叫智?

我總結就是兩點。

第一點:以智積德。

用智的初心是什麼很重要。

止學說我們尊崇的大人物從不擔心自己少智,都很憂心自己失德。

爲什麼會這樣?

因爲厚德載物,失德失心。

用智爲了利他,這是善念,善念會積德,這樣幫別人其實就是幫自己,會獲得更大的福報。

第二點:以智分人。

不能對所有人都是一種面貌。

如果眼前是個英明的領導,那儘管把你的智慧發揮出來。如果遇到個不懂行、不識貨的,那就等於對牛彈琴,不如裝的一樣蠢、懂也裝不懂。

外表看起來逆來順受、很蠢很笨,實則內心通透、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站穩腳跟,這叫大智若愚。

遇到麻煩、危險的時候,能用智化解掉,這就是以智止智。

正在熱播的《知否》大家看沒,明蘭就是很懂得以智分人。

面對不友善的兩個姐姐,她以愚飾智,明明會的裝不會,明明懂得說不懂,讓兩個姐姐都覺得她無能、無害,受欺負了也能逆來順受,這種智慧讓她在複雜的大宅裏活了下來。

在她祖母眼前,就不掩飾自己的聰慧,因爲祖母是智者,即使裝也會被識破的,這就是智者言智。

對什麼人說什麼層次的話,一定要分人對待。其實有些小人做的特別出色,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先要判斷對方是哪個層次,再能準確給予一個層次的溝通語言,這是了不起的本事。

《小王子》裏也說過,如果他什麼也不懂,就會說點他肯定能聽懂的話,就絕口不提自以爲是的話。

實際做起來,不容易的,與大家共勉。

▼瓶子姐原文解讀

爲了讓老朋友們看起來順暢,我沒有一句句的那麼解釋,而是把重點的意思換成自己的理解展現給大家。

最後還是有必要把智卷的原文,和我的解讀集中一起,便於大家與原文對應。

《智卷》原文

1、智極則愚也,聖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

2、才高非智,智者弗顯也。位尊實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謀,智有窮而道無盡哉。

3、謀人者成於智,亦喪於智。謀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敵,慎之少禍焉。

4、智不及而謀大者毀,智無竭而謀遠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飾智,以智止智,智也。

瓶子姐解讀

1、聰明過頭就是蠢,那些大人物從來不擔心少智,就怕失德失心。

2、才高的智者不會輕易顯擺出來。位高權重看着尊貴,實則背後藏着風險和代價,智者不會輕易就任。

大智慧的人懂得適可而止,小聰明的人就知道謀劃算計,不知道小聰明容易到頭,比她厲害的人無窮無盡。

3、背後算計人的會因爲手段成功而嚐到甜頭,也會因聰明反被聰明誤而自毀。迫不得已用手段自保的人,要懂得事後捨棄。

誰也不可能一直有小聰明,哪天小聰明就用完了,要看到會玩手段的人大有人在,謹慎點才能避禍。

4、能力不足貪求大的,就容易自毀前程。成天鑽營眼前小利,就不可能有長遠眼光、做的長久。

對聰明人說真話,對蠢的人裝笨,平時大智若愚,只在遇到危機時才用智慧化解,這纔是智者。

這只是我的解讀,所謂千人千面,放在不同人的眼裏會有不同的意思,歡迎老朋友們下面留言,分享你們的理解。

還有人是變化的,看法也是會改變的,也許今時今日是這麼看的,過一段時間會有新的領悟,到那時再隨時更新。


我是愛學習的瓶子姐,賣想法、寫原創,教你少走彎路。

覺得好看先關注再點贊,這是對原創作者最大的鼓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