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赤壁,千年东坡

黄州是一个被上天眷恋的城市,因为1709年四川人苏轼被人弹劾来到了这里,那天应该也是黄州历史上最值得被铭记的日子。在这之前的几千年里,黄州这个小城静静的躺在长江边上,默默无闻,与世无争,争又有什么用呢?论名气和地理位置,没有谁能和旁边的武汉相提并论,更何况那里还有一个黄鹤楼,崔颢早有绝世名篇,诗仙李白也为之倾倒。黄州也有宝塔,但是故事性远远不够,于是它就这样安静的存在了千年,虽然在这里也诞生了伟大的人物,但是仍然籍籍无名,直到他来了。

我们有时候因为喜欢一个人,而单纯的觉得他的人生理应充满故事性和传奇性。但是事实上,苏轼在黄州的日子过得并不安逸(四川话),要吃没吃、要喝没喝、要钱没钱,即使日后闻名于世的那块东坡地,也是他和家人一锄头、一搞头打理出来的。而且黄州夏天热冬天冷,比之武汉不差半分,可以想象苏轼当时凄惨的境地。可以说黄州的他,完全一副苦逼的异乡人姿态,只不过今天的我们往往对这些灰色的东西一笔带过罢了。

虽然物质上黄州无法给苏轼任何慰藉,但是这块土地却用另外一种方式给苏轼某种意义上的帮助。这里有大江、大河,这里竹溪松林,这里还有淳朴的百姓。他们不会因为苏轼罪臣的身份而对他指指点点,更不会疏远他。有时候,苏轼和黄州百姓一起开垦荒地、种植庄稼,又有时候,带着二三好友泛舟长江、游览黄州名山。物质上的他是贫穷的,可是在精神上苏轼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自由。于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佳作传世了,苏轼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千古风流人物”中最熠熠生辉的一位。他那些“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依仗听江声”的逸事也开始流传了。这时候的他甚至可以在泛舟长江的船上悠然而睡,与神仙们神游太虚,这些精神上的自由是多么的让人羡慕。

如果没有苏轼,黄州赤壁应该还会不为世人所知吧。或者仅仅是作为“赝品”的存在为人们所嘲笑。然而,因为苏东坡在这里待过,即使这里不是赤壁之战的真正发生地,可是这里却变成了苏东坡的赤壁。今天看来,赤壁之战的赤壁不过是一场冰冷甚至残酷的战役的发生地,历史少了它,又有什么可惜?而东坡的赤壁是多么伟大的存在,如果少了苏东坡,如果没有前、后《赤壁赋》,如果没有《浪淘沙》、如果没有《寒食帖》,历史会怎样?简直不敢想象。

千年之前,四川人苏轼在这里仅仅呆了不到5年,这是一段伟大的相逢,也是黄州可以炫耀千年的传奇故事。黄州接纳了苏轼,成全了苏轼,而苏轼也让黄州变得独一无二。今天,黄州还是一个小城市,在影响力方面依旧无法与武汉相提并论,可是这又有什么重要呢?你看,赤壁还在那里,长江还在那里,淳朴的黄州百姓还在那里,东坡也一定还在那里,不信你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