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老頭兒闖世界——南美南極(之亞馬遜河)

P.s. 旅遊是我老爸去的,文是他寫的,圖也是他拍的,我負責搬運。

這是他獨自一人第五次出國自由行,行程完全是自己搞定,經常去一些對我來說聽到和沒聽到沒有分別的地方。

他不懂英語,讀書時學過俄語,應該會說幾句,溝通主要靠手機翻譯和比劃。前幾年去了一次北美,一次尼泊爾,兩次俄羅斯。這次是去南美洲和南極洲,總行程未知。

他一生坎坷,卻總能找到希望。作爲北京四中的高材生,嚮往山河的壯麗,選擇了交大的鐵道系。讀書期間,因出身不好遭人陷害,被開除了團籍,送到了農場去改造,下過井、挖過煤、捱過餓,埋過人。再下放到農村,種過地,當過電工,被借調去建變電站,自學了修理鐘錶電器,倒騰過電子元件,又去建設了大秦和京九鐵路。50多歲時,終於平反了,恢復了團籍,補發了大學畢業證。

他剛剛過了80歲,前幾年檢查出膀胱癌,手術之後自己進行了化療,現在每天堅持跑5km,做俯臥撐和引體向上。

年紀越大,越想多看看這個世界,他說:寧願死在旅行的路上,也不願意死在家裏!

世界是否美好,取決於你的態度。是丈量世界?還是探索內心?或者兩者一起?你決定!

年輕如你我,努力吧!

這個是臨時版本,只有些他提到的東西和照片,他還在旅行中,正式版要等他回來。

大致行程:

只簽了阿根廷,巴西材料齊了在邊境籤。其餘有的有十年美籤免籤,有的可以落地籤。個別要籤的還不一定去,去了臨時在笫三國籤就行。南美一共十四個國家和地區,法圭、英福籤太麻煩。蘇里南太小,又沒什麼特色。除了阿、巴,還有九個,一邊走一邊攻略,看哪個值得去再說。

石老頭兒闖世界——南美南極(之南極)

石老頭兒闖世界——南美南極(之伊瓜蘇瀑布)

石老頭兒闖世界——南美南極(之里約熱內盧)

馬瑙斯

2019年1月4日

6:50的飛機7:29起飛。這裏的飛機可以帶寵物,看見一位頭等倉的,牽狗直接上了飛機,另一位普通倉的女士,登機前把小狗塞進一個手提包裏,還拉好拉練。

南緯3度多,離赤道不遠了。房間在3樓,沒電梯,有空調。很乾淨,要求進屋脫鞋。價格不到一百。最大缺點是門前2、30米陡坡。

我提前在愛彼迎裏和房東商量: 是不是可以到機場迎我一下?結果房東夫妻一起到機場,我一出行李廳他們就舉個牌子迎上來。有了他們,一是不必費神導航瞎找,二是打車不會挨宰,TAXl走了半小時左右,38.68¥。男主人叫伯瑞特,女主人叫安娜,都三十出頭。

房內有空調、照明、電源插坐。

我一到馬瑙斯就請房東帶我去打黃熱病疫苗,防疫站說年齡超過60歲的需提供體檢證明,我又清房東Brito帶我去體檢,他說:這裏的醫療體系運行比較慢,不一定多少天出結果,起碼到我離開的對候是不可能出來的。看來只好放棄。我問他:這裏瘧疾多嗎?回答是聽說過案例,應該很少。我對黃熱病和瘧疾的警惕基本上達到戰略級高度,怕萬一帶的驅蚊劑不夠用,去藥店又買了兩小瓶

在馬瑙斯這三天,算是很輕鬆。按房東Brito的建議,由他替我租來一部車,包天,150雷亞爾(約281¥)。Brito全程陪同,義務導遊。馬瑙斯天氣炎熱,街道高低起伏,一天之內跑防疫站、港口買船票、找地方換錢、中午回“家"休息、去動物園等等,中間還下了兩場雨,還得虧包了這部車。

特別是到港口買船票。沿河岸有很多賣船票的,都是支着遮陽棚的一桌一凳的攤點,各個攤銷售各自船的船票。它們一律不收美元和信用卡,只收雷亞爾。1000雷不是小數目,除了巴西本國人,外國人很少有一下子換這麼多備用的,只好找地方換了再回來買票。沒有車的話這時間就大發了。

馬瑙斯可以換匯的大商場比里約的更黑,100刀只給350,比標準匯率損失8%。

亞馬遜河

第三天早晨9點多上船。行程四天到達亞馬遜入海口的BeIem (《貝里》,有時軟件譯爲《伯利恆》)。沿岸大都是亞馬遜雨林,估計又有幾天沒網。

船有三層,無論上下層,只有幾間艙房,數了一下,一共21間單間。其餘都是一個挨一個的吊牀。單獨艙房一千里爾(約一千八百多毛幣),據說底艙吊牀只需三百里爾。大艙人極多,吊牀互相緊挨交錯,行包放在吊牀兩頭兒的地上,衛生條件還不錯。粗略觀察,吊牀乘客大多也都是齊頭整臉的正經人。

大部分人都是吊牀

一層(底層)的一頭兒是託運的兩部小汽車、幾輛摩托車自行車,還有一個不小的發電機。其餘部位是吊牀,比二、三層寬鬆,廳兩側沒有窗戶。

只二層兩側有窗戶,二層的一頭兒有飲水機,供應冰涼的純淨水。

在船上相比大衆我算是“富人”了。艙房內有上下層雙人牀,房內有兩個單人牀大小,房門可鎖。房內有空調、照明和電源插坐。

我的船票&登船後的腕帶

公用廁所裏衛生紙、洗水液什麼的也挺全,但設備陳舊。船上的廁所門旁有字,ELE是男廁,ELA是女廁,沒注意看差點兒鬧出笑話來。我在機場獲得的寶貴知識在這兒都變了,機場男廁按牌子上的字母拼音大致是“嘎吧累而死”,女廁是“大媽死”,挺好記的。

船上盥洗和馬桶用水淡黃色,肯定是直接抽取的亞馬遜的水。但有一種從未享受過的舒服,當坐在馬桶上,就有一股自下而上的和風,不斷撫慰正在用力的屁股。很明顯,馬桶的下水道是通向河面,亞馬遜不斷起伏着送來了這股溫柔的風。

很多人都到船頭閒坐,那裏涼爽、有風、又是觀賞這個巨大河流的好位置。風是一種無塵無沙,風力基本不變,習習如常態,人的感覺恰到好處的風。這風其實緣於船在不斷衝破河面的空氣,正如我們在行駛中的敞篷跑車上所感受到的。

亞馬遜

雲淡岸遙似海寬,

天邊去處水接天,

吸納千河成澤國,

血色潮頭落日懸。

by 石致中 2019.01.06

船上大約一百多人,只有我一個東方面孔,這就給這個封閉環境增添了一筆異色,於是成了珍稀動物。大多數人遇見我都打招呼,有的還嘀裏嘟嚕說一氣。還有要求合影的。

食堂賣飯,每份20里爾(約37¥),有米飯、排骨,量不小,外加很小兩小杯奶酪之類。三層有一個簡易的酒吧兼小賣店,店前有一些供旅客休憩的桌椅。

夜裏有一艘更大、頂艙人影交錯的船超越過去。應該是速度更快的豪華郵輪。

每隔一定時間頂層的駕駛艙就會打開探照燈,來回掃視前方黑黝黝的河面。左前遠方高處有一個比星光亮得多的光點,估計是一個燈塔。

我們常見的是羣星閃爍的漆黑夜空,此時此地看到的卻是更多的星星和它們背後斑駁陸離、明暗無序的天幕,我明白,那是更深遠些的宇宙。

船上的蚊子很少,估計一是船的速度很快,與河面相對運動產生的風使蚊子難以靠近; 二是船上到處懸掛着紫外線滅蚊燈。

早晨,停靠的一個港口。

又到一個港口

類似冰棍。2里爾(¥3.7~)

什麼水果乾。2里爾(¥3.7~)

向過往船賣東西的小販

原來三層有巧克力奶,二層有咖啡,喝沒了要等一陣纔會再拿出來。

沿途停靠很多小港口,看着挺有意思的。

應該叫長途公共船。

港口小販賣的,特別甜。

下午,船正走着,忽然有一個艘小艇飛快駛來,迅速靠到這個大船旁邊,並且用帶來的什麼工具把小艇緊固到大船上。艇上有兩個印弟安人,一個成人一個半大孩子。艇上有一大筐煮熟的河蝦,他們立刻向船上的乘客開賣。那個大人用一個小臉盒舀一盆蝦倒到少年張開的大塑料袋裏,再遞給乘客,20雷亞爾(¥37~)一袋。頂多20分鐘就賣光了。小艇異常熟練地離開大船,在河面上劃了一個漂亮的弧線,飛快駛回上游的遠方。

河面逐漸變窄,偶爾可以看到南岸上密林邊緣的人家。每處距離很遠,好象大多獨居,並不聚成村落。還有時有女人或孩子搖着小船在河心轉悠。

一路上,每逢靠岸,人羣熙熙攘攘下下上上,船上沒有幾個啟航時的熟面孔了。

人家挑擔我騎驢,搖頭晃腦好知足,擡頭還有騎馬的漢,好事原來沒有頭兒。

今天發現,那種雙人大牀艙房內有獨立衛生間和冰箱,四壁還裝修了牆板。我住的這種除了瓷磚地面、裝修頂棚,四壁就是槽鋼鐵板了,倒是漆成了藍色。如果不考慮安全問題,我寧願弄個吊牀和那些人摻和摻和。

我原計劃在馬瑙斯多停留幾天,打黃熱病疫苗、看古老的劇院和港口老建築羣、去印弟安人村落等等,結果因爲季節等各種原因有的無法實現,再加上船期限制,只好提前離開。這樣一來,按計劃買的食料就剩下不少。走前,我把雞旦煮熟了;把牛肉餡汆成稍鹹的丸子,連同牛奶、麪包、黃瓜、方便麪、餅乾統統都帶上船了。每樣兒不多,但也吃了幾天,今天(1月8日)中午剛吃光。

上船以來,今天晚上第一次光顧食堂。環境不錯,只是不懂葡語怕人家嫌煩,廚師給我看第一種份兒飯我就ok了。每份兒10雷亞爾(¥18多一些),有面條,卻又伴有大米飯; 蔬菜量極少,紫洋蔥、西紅柿、黃瓜三樣兒各幾小片兒; 但雞肉有坐坐實實三大塊兒。另外有一小杯可能是炒的特小粒玉米渣兒,看樣兒學樣兒,我也撒到飯菜裏吃,但說不上好,他們大概喜歡有嚼頭的吃。大米粒很小卻特別長,煮得也比較硬。論價格,說實在的真不貴!味道嗎,對我這個雜食動物而言,也沒什麼可挑剔的。

剛到一港口,不知港口前這尊是誰的塑像。

可以看出來,有的地方的密林其實現在是在水裏。

原定當地1月9日18時到達貝倫,結果提前6小時到港,趕緊收拾東西,弄了個手忙腳亂。

接下來幾天是貝倫,之後去厄瓜多爾。

旅程繼續,歡迎繼續關注。


過往遊記:

2016美國&墨西哥

彙總《古稀老人,獨闖美洲》

之1:印象美國

之2:美西美景

之3:繽紛美東1、繽紛美東2

之4:北美三劫

之5:感謝感恩

之6:難忘墨西哥1、難忘墨西哥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