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暫估業務處理流程

單到回沖 暫估業務處理流程
一、暫估業務基本知識
1、什麼是暫估成本
暫估成本是指採購系統所購存貨已入庫,但發票未到或未報銷時入庫單上的估算成本;當已報銷後,需進行成本處理。

2、暫估入庫成本處理的三種方式:
1)月初回衝
進入下月後,覈算模塊在存貨明細賬自動生成與暫估入庫單完全相同的“紅字回沖單”,衝回存貨明細賬中上月的暫估入庫;對“紅字回沖單”制單,衝回上月的暫估憑證。收到採購發票後,錄入採購發票,對採購入庫單和採購發票做採購結算。結算完畢後,進入覈算模塊,執行“暫估處理”功能,進行暫估處理後,系統根據發票自動生成一張“藍字回沖單”,其上的金額爲發票上的報銷金額;同時登記存貨明細賬,使庫存增加。對“藍字回沖單”制單,生成採購入庫憑證。
2)單到回沖
下月初不作處理,採購發票收到後,在採購模塊中錄入並進行採購結算;再到覈算模塊中進行“暫估處理”,系統自動生成紅字回沖單、藍字回沖單,同時據以登記存貨明細賬。紅字回沖單的入庫金額爲上月暫估金額,藍字回沖單的入庫金額爲結算單上的報銷金額。
3)單到補差
下月初不作處理,採購發票收到後,在採購模塊中錄入並進行採購結算;再到覈算模塊中進行“暫估處理”,在存貨明細賬中根據報銷金額與暫估金額的差額生成調整單,自動記入存貨明細賬;最後對“調整單”制單,生成憑證,傳遞到總賬。
注意:對於暫估業務,要注意在月末暫估入庫單記賬前要對所有的沒有結算的入庫單填入暫估單價,然後才能記賬。

一般常使用的方法是單到回沖。

3、單到回沖的幾種情形:
【倉庫計價方式:全月平均價 覈算方式:按存貨】
1)整單到票回沖(整單一次性到票回沖、整單當月多次到票回沖)
2)記錄級:部分到票回沖
3)數量級:部份到票回沖
4)混合型:
注意:整單當月多次到票回沖,到票可能是記錄級的、或者是數量級、也可能是記錄級和數量級混合型的。

二、單到回沖的應用案例
1、案例資料:
3月10日,收到“供應商A”單位,原材料如下:
原材料A:100噸*10元/噸=1000元
原材料B:200噸*20元/噸=4000元
到月末31日,沒有收到採購發票,進行暫估處理,選擇“採購入庫單(暫估記賬)生成憑證:借:原材料 5000.00貨:應付賬款—-應付暫估款 5000.00

2、整單到票回沖:
1) 4月10日,收到發票(全部到票)
原材料A:100噸*15元/噸=1500元
原材料B:200噸*25元/噸=5000元
2) 軟件操作流程:
【採購管理】參照“採購入庫單”,生成“採購專用發票”,隨即點“結算”按鈕,執行“採購結算”;
【應付款管理】對“採購發票”進行“審覈”;
【存貨覈算】執行“結算成本處理”,點“暫估”,系統自動生成“紅字回沖單”和“藍字回沖單”;
【存貨覈算】執行“生成憑證”,“選擇”,“紅字回沖單”,“合成”生成暫估回沖憑證;借:原材料 -5000.00 貨:應付賬款—-應付暫估款 -5000.00
【存貨覈算】執行“生成憑證”,“選擇”,“藍字回沖單(報銷)”,“合成”,生成入庫憑證;借:原材料 65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1105.00貨:應付賬款—-應付結算款 7605.00
2、記錄級部分到票回沖:
1)4月10日,收到發票
原材料A:100噸*15元/噸=1500元(全部到票)
原材料B:發票未收到
2)軟件操作流程:
【採購管理】參照“採購入庫單”生成“採購專用發票”,隨即點“結算”按鈕,執行“採購結算”;
【應付管理】對“採購發票”進行“審覈”;
【存貨覈算】執行“結算成本處理”,點“暫估”,系統對到票的“原材料A”自動生成“紅字入庫單”和“藍字入庫單”;
【存貨覈算】執行“生成憑證”,“選擇”,“紅字入庫單”,“合成”生成暫估回沖憑證;借:原材料 100*10.00=-1000.00貨:應付賬款—-應付暫估款 -1000.00
【存貨覈算】執行“生成憑證”,“選擇”,“藍字入庫單(報銷)”,“合成”,生成入庫憑證;借:原材料100*15.00=15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255.00貨:應付賬款—-應付結算款 1755.00
注意:原材料B月末,以後月份到票後再處理;

3、數量級部份到票回沖:
1)4月10日,收到發票
原材料A:60噸*15元/噸=900元(部份到票,還有40噸未到票)
原材料B:發票未到
2)軟件操作流程:
【採購管理】參照“採購入庫單”生成“採購專用發票”,隨即點“結算”按鈕,執行“採購結算”;
【應付管理】對“採購發票”進行“審覈”;
【存貨覈算】執行“結算成本處理”,(“未全部結算完的單據是否顯示” 選項,前面打“√”)點“暫估”,系統對到票的“原材料A”60噸,自動生成100噸的“紅字入庫單”和60噸“藍字入庫單”;
【存貨覈算】執行“生成憑證”,“選擇”,“紅字回沖單”,“合成”生成暫估回沖憑證; 借:原材料 100*10.00=-1000.00貨:應付賬款—-應付暫估款 -1000.00
【存貨覈算】執行“生成憑證”,“選擇”,“藍字回沖單(報銷)”,“合成”,生成入庫憑證; 借:原材料 60*15=9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153.00貨:應付賬款—-應付結算款 1053.00
如果到月末依然沒有到票,則進行如下操作:
【存貨覈算】執行“期末處理”後,系統對未到票的“原材料A”40噸,自動生成40噸的“藍字回沖單”;
【存貨覈算】執行“生成憑證”、“選擇”、“藍字入庫單(暫估)”、“合成”生成暫估入庫憑證; 借:原材料 40*10.00=-400.00貨:應付賬款—-應付暫款 -400.00
注意:原材料B到月末如果沒有到票就不作任何處理,當以後月份到票後再作處理;

三、思考:如果到票是下列情況,如何處理?
1、到4月10日,收到發票
原材料A:60噸*15元/噸=900元(部份到票,還缺40噸)
原材料B:200噸*25元/噸=5000元
2、到4月20日,收到發票
原材料A:30噸*15元/噸=450元(部份到票,還缺30噸)
3、到4月25日,收到發票
原材料A:10噸*15元/噸=150元(部份到票,票已到齊)(即整單當月多次到票回沖)
說明:首先,這種情況,實現工作中出現得會比較少。其次,在採購制度上,我們也應該相應地進行規範,以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有這種情況,本系統可以處理;處理方法及優缺點:方法一、每次到票,隨即填制發票,接着進行“結算”、在應付中審覈,但不立即生成憑證,月末“合成”制單;(這種方法,能夠很清晰地反映每筆業務,但制單不及時)方法二、每次到票,隨即填制發票,接着進行“結算”、在應付中審覈,然後再按照上面介紹方法生成憑證;(這種方法,能夠很清晰地反映每筆業務,從業務發生到憑證的反映,也可以處理供應商到票即付款問題的,但操作繁瑣。)方法三、將多張採購發票合併填制一張,接着進行“結算”,在應付中審覈,然後再按照上面介紹方法生成憑證;
這裏寫圖片描述
這裏寫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