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你的學習力

一、學習的過程


一個完整的學習的過程應該包括這8個步驟,其中從第5步到最後是最關鍵的步驟。


1.方向


比如說你是想學習編程,還是想學習攝影。


2.資料


就是你準備用來學習的材料,可以是視頻、書、教材、文章等


3.篩選資料


資料難易程度是否合適,是否全面


4.認知獲取


過去你從來不知道的概念、過程、信息、現象、方法,在這一步你知道它們大概能用來解決什麼問題


5.認知消化


除了瞭解能解決什麼問題,還要了解爲什麼能解決問題


6.認知固化


將學到的東西存儲到自己的舒適區


7.模式


將舒適區的東西真正運用起來,能用有限的案例解決無限的場景


8.拓展


用老知識解決新問題


其實這8個步驟很多人都經歷過,這裏做了一個抽象。記住這8個步驟,掌握自己學習的程度,對自己有更大的幫助。學不會東西的人,僅僅是做到了前4步,而真正的高手能夠做到第7、8步



二、三步學習法


爲什麼要使用用三步學習法?傳統的學習方法是按照順序進行學習,這和我們受到的教育是一樣。學完第一章學第二章,看書也是這樣子,這樣的學習過程茫然、枯燥乏味。


好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什麼樣的?


1.時刻了解學習進度

2.能夠靠學習解決實際問題


那麼三步快速學習是哪三個步驟?


1.快速建立領域的整體認知

2.解決問題爲導向,感性瞭解知識點,初步構建網絡

3.刻意練習,補充隱知識



1.快速建立領域的整體認知


如果沒有建立對學習的知識的整體認知,就像盲人摸象一樣,看東西永遠是片面的。學習高手的知識就像蜘蛛網一樣,每個知識點之間都有相互關聯,可以從一個知識點關聯到另一個知識點。


建立整體認知的步驟


1.找到規範教材

2.閱讀目錄,繪思維導圖

3.速讀(每一頁整本看完)

4.再次閱讀目錄及思維導圖

5.默寫繪圖

6.修改優化


經過這6步之後,我們就可以瞭解全貌,建立起對知識的感性認知。同時過程也不再枯燥,建立起正向激勵。但是這一步並不能掌握知識,認知仍然是模糊的,會快速遺忘!


2.解決問題爲導向


1、蒐集整理案例

2、嘗試解決問題

3、複習模糊知識點

4、最終解決問題

5、寫下解決問題的所有知識點


3.刻意練習


補充那些課本上沒有的技巧和經驗


三、刻意練習


有人覺得,刻意練習就是不斷的練習,不斷的練習並不一定能掌握,學習時間長不代表你很牛逼。一定要記住,刻意等於有目的,刻意練習就是有目的的練習


有效的刻意練習就一個要求,不斷跳出自己舒適的區域,存入新的知識並修正舊的知識。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驟做:


1、找套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

2、突破舒適區,不斷適度挑戰自己

3、不斷拆分任務,化難爲易

4、良好的目標感

5、獲取反饋

6、產生和改進認知模式(通過大量練習)


四、學習資料


資料的特點


書籍:體系化

文章:應用性

論文:最前沿


搜索技巧


1、搜索指令


按網站搜索

關鍵詞 site:網址

按格式搜索

關鍵詞 filetype:文件類型

排除式搜索

關鍵詞 -要排除的關鍵字

精準式搜索

"關鍵詞"

組合指令

intitle:關鍵詞


2、如何提煉關鍵詞


自己想要的資料

資料可能有的關鍵字


3、資源點到資源的搜索思維


先找到PPT模板網站

再在裏面找PPT模板


找教程書籍


基礎教材:1-2本

應用類教材:越全越好

查閱類教材:1本足夠好的


方法


1、老鳥推薦

2、KOL(在行業內有話語權的人)推薦

3、高質量書單

4、問答網站

5、定向搜索


判斷資料質量


1、公開評價

2、看出版

3、看作者口碑

4、看是編還是著

5、看再版次數和印刷數量

6、問老鳥大咖


快速閱讀整理文章


隨機性閱讀

目的性閱讀(主要)


公衆號閱讀


傳送門(網站,查看微信公衆號文章)

搜狗微信搜索


打造自己的網站收藏夾


管理學習資料


實體資料電子化


電子資料分類標籤化


五、知識的領域和結構


金字塔結構


學習上面的知識點,需要先學習下面之間的知識點,都是一些專業性的知識。


網狀結構


以所學專業知識爲中心,與其他專業相近、有較大相互作用的知識連接


知識的領域結構


強關聯的知識形成領域(Java領域、金融領域)


六、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大腦的特點是分析、處理、工作記憶、心理特徵,而外部大腦可以分類存儲、高速調用。知識不侷限於你記住的,所以建立自己的外部知識體系尤爲重要。


1.工具


筆記工具:有道雲筆記、印象筆記、爲知筆記


2.分類

目標:有序、清晰、合理、高效


內容的來源:

1.資料收集

2.學習筆記

3.內容創作

4.掃描文檔

5.瑣碎記錄


要點:不能太寬泛、不能太細緻


原則:

1、體系合一原則(讀書筆記、聽課筆記、一本書的書稿、同分類的文章)

2、標籤索引聚合原則(跨來源聚合)

3、扁平化原則(文件夾嵌套不超過兩層)


示例:


3.填充


4.整理


每天整理:打標籤、移動分類、添加到索引


分類創建

記錄筆記

掃描歸檔

清理冗餘


5.時刻使用


複習

搜索

查詢

固化


要點:維護好自己的外部存儲,一定要每天管理歸檔,也不要收藏之後就不看了,每天都要複習,過時和已經掌握文章也要經常清理。


七、抽象思維能力鍛鍊


抽象是從具體特例到共同規律,抽象是多種具體物的概念提煉,學習過面向對象編程的小夥伴都應該抽象過。


抽象思維決定學習力的高低


抽象思維學習的過程:


1、觀察大量具體事物

2、發現共同規律

3、加以演繹變化

4、找到提高效率、提升效果的方法


題海戰術無效?(是否有抽象的歸納和演繹)


如何鍛鍊抽象思維能力?(執行力是關鍵)


兩步鍛鍊總結歸納能力


1、提煉句子中的關鍵詞

2、短句提煉段落、文章中心思想


具體例子:

蘋果 -> 水果

‘女生跑步減肥,跑完要做拉伸 -> 女生跑步減肥應該做什麼


抽象歸類拓展訓練


反面(向)思考和並列思考(發散)

女生減肥跑步要做拉伸->應該做的事情->不應該做的事情

蘋果是一種水果->水果->蔬菜


要素解構訓練


將問題不斷拆解、打碎

完整不遺漏

獨立不重複


具體例子:

我要不要買iPhone

經濟是否許可

個人意願是否強烈

家人是否同意

是否有購買必要性


共同規律發現訓練


找到大量類似問題

抽象歸類+要素結構

發現共同規律


(PS:用於分析自媒體大咖,爆款文章……)


八、身體、環境和學習


碎片化學習不能完整的完成學習的過程


體系化學習要素


時間足夠長

過長要完整

資料有體系

學習有規律


碎片化適合幹什麼?


資料的獲取和篩選

快速建立整體認知

快速獲取基本概念


啥叫規律性學習?


時間點規律

時間長度規律

時間不可分割


規律學習的好處


身體不疲憊

培養好習慣

形成生物鐘


環境

空氣流通

採光充足(模擬日光的檯燈)

噪音控制(耳塞)


總結


1.學習有一個完整的過程,學不好看自己過程是否完整

2.學習過程最枯燥,整體認知很重要

3.有了認識還不行,刻意練習不能停

4.資料找的好,學習能小跑

5.大腦擅長分析處理,記憶存儲交給工具

6.通過提煉關鍵詞和文章中心思想能鍛鍊抽象能力

7.能力有限,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編出更容易記憶的順口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