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偉大公司都有獨到的企業文化?


恆大集團成立於1996年,經過二十二年的時間,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從當初的一個只有七八個員工、擠在一個不到100平方米的民房中辦公的小公司成長爲如今總資產1.77萬億、年銷售規模超5500億、擁有14萬員工的世界500強企業集團,可以說創造一個令人驚歎的商業傳奇。


在恆大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背後,隱藏着怎樣的商業邏輯和企業管理智慧呢?


覆盤恆大集團的這些年來的發展史,我們發現恆大的成功之道有賴於抓住了中國房地產開發的歷史機遇,恆大全體員工的勤奮付出和創始人許家印卓越的商業才能,還有賴於恆大獨到的企業文化。


時鐘撥回到1997年,當時的恆大剛剛成立一年,許家印就帶着20位全體員工,召開了一次公司大會。在這次大會上,許家印初步梳理了企業的管理制度,並且對企業文化建設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日後馳名國內地產圈的“恆大模式”也由此成形。


許家印認爲企業文化代表着團隊的價值觀念和行爲規範,它不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而就在員工身邊,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應該從日常工作規範抓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爲了引導員工的良好行爲,早在2004年時,許家印就親自制定了《恆大員工行爲規範》,次年又制定了恆大《員工修身準則》,以此把來自全國各地的員工統一到恆大的企業文化中。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構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家印說,“恆大的企業文化,已經深入企業肌體,它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公司發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恆大的高速發展證明了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如果企業文化做的好,就能形成良好氛圍,公司上下就是一盤棋,全體員工就能團結一心,從而形成超強的戰鬥力和執行力。


事實上,不僅是恆大,幾乎所有卓越企業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企業文化。華爲的“狼性文化”“軍事化管理”“以奮鬥者爲本”等企業管理理念聲名遠播;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願景使命成了它持續發展的基石;迪士尼的“給人類提供最好的娛樂方式”口號則是其最具特色的印記........。可以說,企業文化就等於企業的性格,是企業的精神內涵和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這是競爭對手無法模仿的致勝法寶。


知名管理學者彼得·德魯克曾指出,管理不僅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文化,對於企業來說,管理文化便是企業目標、信念和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是企業管理精神的核心。


那麼,企業文化的內容是什麼呢?如何建設?隨着時代的發展,它又該如何與時俱進呢?......


對於上面這些問題,國內著名企業家、貴派投資控股創始人範橋平在他的《貴派企業文化》一書中做了頗具洞見的回答,還分享了自己創業二十多年來的企業運營經驗和管理心得,把理論和員工案例結合起來,極具指導性和實操性。


1995年6月16日,範橋平從經濟改革的前沿地區溫州返回故鄉茶陵縣城,以10萬元起家創辦了“茶陵縣天龍開關廠”,這也就是貴派控股集團的前身。他倡導並躬親力行以“責任”、“感恩”爲內涵的核心價值觀,強力推進企業文化在組織系統的深植與提升,藉此打造貴派的核心競爭力。後來,將每年的6月16日定爲貴派企業文化節。


新世紀初中國市場經濟體系不斷完善,貴派發展也初具規模,逐步建立起了現代化企業制度。2002年公司實行了股份制改造,同時健全了現代化企業制度,2004年名稱變更爲湖南貴派電器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爲660萬元,爲其後的持續擴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20多年的發展,貴派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還獲得了“中國電工十大品牌”、“中國馳名商標”等榮譽,目前形成了以家居電氣爲主業、關聯性多元發展的新格局,下轄電工事業部、照明事業部、新零售事業部等7大事業部和2家分公司,而作爲貴派主業的開關照明產業,已經佔據了國內市場的領先地位。


在範橋平看來,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它決定着一個企業的發展格局。一個企業到底能走多遠與之倡導的企業文化有着密切的關聯,因此應該把企業文化建設放在事關企業生存發展的高度來認識。


建設企業文化並非能一蹴而就的,但是其中也有規律可循,在《貴派企業文化》中範橋平就總結了三個心得:


一,企業文化要與企業的特點相適應,只有適合自己企業的文化,纔是最好的文化,並且即使是同一個企業,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文化建設的使命也不同,它是隨着企業領導者對企業文化認識的不斷深化而完善。


二,企業文化是在員工在工作中逐步形成的規範,其中制度和管理是有形力量,文化是無形力量,只有將企業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相融合,纔有可能實現企業的基業長青。


三,企業文化建設是實實在在“做”起來的,這是一個從“虛”到“實”的貫徹過程,需要全體員工認認真真執行,做到表裏如一,並且長期堅持下去,做到內化於心。


偉大的企業都有着強有力的企業文化,它是全體員工自然約定俗成的而非書面的行爲規範,同時它也是變動不居的。因此,企業文化的建設要符合企業的實際需要,正如範橋平說道:“當我們看到好的企業文化的時候,並不是盲目的學習,而是要思考借鑑,找到適合自己企業的文化纔是最重要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