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好用的PPT,我找到了它們的祕密


現在有這樣兩頁PPT封面。你會覺得哪一頁更好看呢?

這一頁的PPT字號完全相同,就像一個故事沒有轉折,太過平淡的故事不好看,太過單一的設計也難以抓住眼球。


後一頁的主標題使用了較粗的字體,並將字號放大。主標題與副標題之間產生強烈的對比,帶來了美感,同時也讓主題一目瞭然。


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覺得第二頁PPT封面更好看一些。


其實這兩頁PPT之間沒有太大區別,文字是一樣的,排版方式也是一樣的,只有主標題的字體發生了變化。


一頁PPT當中應該有設計上節奏的變化。這種節奏的變化由元素的大小、粗細、顏色等要素實現。


節奏的變化可以讓頁面更加精緻美觀。來看這一頁PPT。

它的主標題和副標題已經有了較強烈的大小對比,是一個不錯的封面了,但還有優化的空間。


若我們再將其中的部分文字加粗,把一些細節文字做反白處理,儘管只是小小的兩個操作,卻爲頁面增加了兩種文字形式,帶來了不一樣的生機。


事實上,設計中經常添加一些“可有可無”的語句,目的就是爲了增加頁面中的對比,讓視覺效果更好。


下面這一頁PPT中,描述性的語句“多種新供款式和顏色隨你搭配”某種程度上是一句廢話,因爲關鍵信息已經在主文案中表達過了。

“多種新供款式和顏色隨你搭配”這句話存在的價值,就是爲主文案提供視覺上的對比,讓頁面變得更精緻、更平衡。


不信,我將它刪掉再來看看,是不是感覺頁面空洞了許多?


可見,加強對比具有豐富頁面,增加設計感的作用。

當你對着PPT看來看去總覺得太過單調的時候,也許是時候做做加法了。沒有對比的頁面是枯燥的、寡淡的,試着增加一些元素創造對比吧。


再來看這兩頁純文字的PPT。

兩頁PPT當中的文本內容完全相同,文字之間的行距和間距也完全相同。唯一不同之處是第二頁PPT加粗了主題句,讓它們變得更加顯眼。


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在閱讀第一頁PPT的時候,視線趨近於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閱讀模式。這是我們閱讀書籍的默認模式。


而在閱讀第二頁PPT的時候,視線會不自覺地被粗體的文字所拉扯,閱讀順序是先閱讀加粗文字,然後再回到開頭,重新閱讀描述性文字。


我們會更先看到在視覺上顯眼的要素,大腦會將自動信息分層級,顯眼的要素是邏輯上層,要素越顯眼,大腦就越不會迷惑。


基於這個特性,可以再加強對比,爲觀衆的眼睛和大腦進一步減負。最常見的操作,是把關鍵詞與描述性文字換行,並且將視覺差距拉得更開。

這樣,眼睛在標題上停留時,不會被旁邊的文字所幹擾,同時淺色的文字納入眼睛的余光中,告知大腦這裏還有更深入的信息。


如果閱讀標題之後,產生興趣的話,自然會進一步仔細閱讀下面的文字。


可見,PPT的字體和字號對比,除了增加設計感之外,還能夠幫助呈現邏輯思路。


既然視覺顯眼的文字如此重要,那就要好好的利用它,讓它簡短、有力、精確。


很多時候,段落的中心句是在開頭,這時候我們可以直接用段落的中心句作爲標題,然後將其他的文字換行。


但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從段落內容當中自主地提取出關鍵詞句,這個時候就要求信息的歸納一定要準確。


下面這一頁PPT主題是講未來無人機的用途,描述性文字過多,看起來比較累。


爲了利用文字的對比效果,通讀內容進行信息歸納。

提取出內容的三個關鍵點,第一是零售,第二是農業,第三是搜索和救援,將其設計爲對比強烈的形態。


正確的信息提取能夠讓頁面變得更有條理。


所有能夠產生差異的屬性,都能夠作爲對比的來源。


對比的核心思路是要讓元素之間的視覺效果不同。這些不同可以是大小不同,也可以來是輕重不同,還可以是顏色不同。


對於文字來說,大小、粗細和顏色是三個經常被對比使用的屬性。它們既可以單獨對比,也可以混合起來對比。


需要從始至終記住的對比規則,就是加強關鍵,弱化附屬。


來看這一頁PPT,圖文左右排版,文字明顯分爲三段,介紹手機的三個特色。

儘管有規整的排版,但由於文字之間缺乏明確的對比關係,整體頁面顯得單調,沒有重點。


將文字大小、粗細和顏色三者對比綜合應用到頁面中。設計一下就變得更加精緻了。


讓關鍵的元素變得更大,不關鍵元素變得更小。這一技巧,不只在文字上適用,在圖片上也同樣適用。


有意識地將某些圖片的大小與其他圖片產生差異,就能夠突出這個圖片。


這樣的排版常用於人物介紹頁面中:

大小完全一樣的頭像,看不出差別。


頭更大的,一般就是領導。


除了大小屬性之外,圖片還有一些特殊的屬性,可以用做對比。


比如將圖片的飽和度降到最低,圖片就會變成黑白的形式。


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之間,能夠產生有趣的對比。


再配合上靈活的切換動畫,可以讓彩色照片逐個點亮起來,做出動態的人物介紹來。


遮罩也是圖片對比中常用手段。


將暫時不會講到的圖片用一個透明的形狀給遮起來。


遮罩的形狀常常填充爲黑色、白色或漸變色,透明度以輕輕透出背後圖片爲宜,遮罩形狀還爲文本提供了新的放置空間。


爲了區別正在演示的圖片和其它圖片,有的演講者會用激光筆顫顫抖抖指向投影屏,在圖片上晃來晃去,並配上囉嗦的“第一張圖片如何,第二張圖片如何”此類的話。


相比之下,用遮罩的方式讓圖片之間產生對比,是一種更穩定更美觀的處理辦法。

你想讓哪張圖片突出,就能讓哪張圖片突出,只需要將其它圖片遮起來就行了。


其實遮罩是創造了一種模糊與清晰、人工色調與自然色彩之間的對比。


 總結 

可以說對比是最有效的增加設計感的技巧之一。它能幫助讓主題一目瞭然。


讓PPT頁面變得更精緻,同時,也更有邏輯層次。


所有能夠產生差異的屬性,都能用到對比當中。針對文字,可以使用粗細,大小,顏色來實現對比效果。針對圖片,可以使用大小,飽和度,遮罩來實現對比效果。


 閱讀更多: 




黑白間設計工作室

致力於在美與實用間尋找平衡

讓設計變得簡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