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之心讀書筆記:第8章 與大象直接對話——保守主義的優勢

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的對比

  • 民主黨(自由主義)只關心關愛基礎和公平基礎(雙基道德)
  • 共和黨(保守主義)關心5種道德基礎(5基道德)
    自由主義者和保守主義者的道德基礎對比

保守主義者保守的原因

  • 過去的心理學,往往認爲保守源於糟糕的童年或醜陋的個性
  • 作者提出另一個解釋路徑:先假設保守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一樣誠懇,然後用道德基礎理論來理解。
  • 兩種對“完美社會”的構想:
    • 約翰·斯圖爾特·密爾:雙基道德
      • 社會是爲人們彼此的利益而發明的契約
      • 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所有人應有任意遷移、發展天賦以及交友的自由
      • 唯一施用權力反其意志的,只有對他人的傷害。
    • 埃米爾·涂爾干:5基道德
      • 社會不是個人的契約,而是某種社會單位(如家庭)的契約
      • 個人處於深刻束縛了自我的、強有力的社會關係中
      • 社會由許多嵌套和重疊的組織構成穩定的網絡,它能將個體社會化,重塑和關懷那些放任自由就會追求膚淺的、肉慾的、自私的歡樂的個體。重視自我控制甚於自我表現,重視責任甚於權力,重視對自己組織的忠誠甚於對其他組織的關心。
  • 保守主義並非病態,自由主義應思考另外三類道德。

對公平基礎的進一步思考

  • 自由主義者以平等爲公平,保守主義者以對稱爲公平。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嗎?它們應該都納入公平基礎嗎?
  • 作者認爲,自由主義者的平等,與自由和壓迫的心理聯繫更緊密。

第6種基礎:自由/壓迫 起源

  • 在人類社會出現等級制之前,羣體生活和觀念鼓勵大家平等共享。但隨後,人類出現了等級制。等級制和平等,哪個是基因中自帶的?
  • 《叢林中的等級制度》:人類天性是等級制的,但隨着工具和武器的使用,衆人可以聯合起來殺死羣體首領,成爲平等主義者。因此,首領必須認識到自身的侷限性。
  • 完成等級制向平等主義政治轉型的羣體中,不尊重羣體規範的人將受到厭棄、驅逐或殺戮,從而移出基因庫。(貝姆:人類的自我馴養)

第6種基礎:自由/壓迫

  • 適應性挑戰:獲取合作利益而不被搭便車者揩油。
  • 原初誘因:強盜、暴君
  • 即時誘因:限制人自由的所有事物,包括政府
  • 自由主義的態度:普世地反對壓迫,支持所有的失敗者、受害者、弱勢羣體。以“平等”爲神聖。
  • 保守主義的態度:自身地反對壓迫,反對他人強加的觀點,包括自由主義者普世價值的觀點。以“自由”爲神聖。

上一篇:正義之心讀書筆記:第7章 自由和保守主義的本質——5大道德基礎
下一篇:暫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