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方法与鼓励手段让学习更高效



      以前呢,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学习中鼓励的重要性,一直是感觉好就学,感觉不好就不学了。所以呢花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拿有那么一两种拿得出手的技能。13岁开始学英语,到流利的程度也快三十岁了。2010年开始教外国人中文,到感觉到形成自己系统的时候应该差不多2016年了。可以说这两项可以随时拿得出手的技能我都是经过了相当漫长的无意识的乱碰撞式尝试后习得的,跟小孩学语言差不多,完全没有技巧方法可言。

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不容易

      过去的七八年其实我也尝试过学习一些新语言——法语、韩语、西班牙语我都有涉足一点,但最终都放弃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学习学习语言的时候我并找不到快乐的感觉。唯一一项从2013年开始还一直在继续做的事是画画,因为画画的时候我是真开心的,就好像进入到另一个祥和的世界一样。但是呢,17年初我开始反思,接触了那么多年国画,为什么老感觉自己还没入门呢?后来我知道了“刻意练习”这个定义。原来很多技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缩短到达“熟练”程度的物理时间的。可是我又怕刻意练习会让自己失去原来好不容易找到的那么一点兴趣,一直也没有行动起来。后来的某一天终于想通了,决定付费拜师学艺。学了一年,技法上是有那么有点点长进,但是居然找不到任何一个熟练的内容。这回让我有点惊慌,后来又拜访了两位老师,发现每个老师讲的不太一样,而且基本上都没把我当成零基础的学员来交。或者说他们离零基础已经太远,没办法去细致地观察到起点时的每一步该怎样走,才不至于造成学得越多错得越多。虽然他们是出于好意鼓励,但是我却越学越惊慌。我感觉自己是一座地基不牢固的房子,虽然也立起来了那么几层,但是随时有可能倒塌。

总结找到新技能的重点

      快速入门是必须的,我感觉在国画这件事上自己没有走好入门这一步。这几天停课在家休息,发现屋外的仙人掌花开得真漂亮,竹子在风中摇曳也很美,好想把它们都画出来。于是决定借此机会好好总结一下国画学习心得,打开徐湛老师的视频教程学习一下。总结一下,国画的底层技能应该包括以下几项:线(横、竖、折、弧、圆、浪、劲、节律)——线组合(呼应、干湿、粗细、横竖、快慢)——面(椭圆、太极线轮廓、喇叭、掌)——面组合(先后、大小、多少、干湿、浓淡、阴阳)——意境(对话感),所以今天一直在练横线和折线,领悟到中锋运笔的圆润、节律与藏锋的奥秘。希望明天可以把仙人掌临摹出来,后天可以对着门口的仙人掌创造一副作品。

精神与物质双重鼓励让学习事半功倍

      我想如果我早一点意识到物质鼓励的重要性,也就能让自己成长快一点了。以前觉得精神鼓励很重要,只做那些自己感觉好的事情。但其实有些事开始感觉好,没有一个评估标准,也没创造什么实际价值,久了没有反馈,感觉也没那么好了就放弃了。这一点我是在最近两周才想明白的。在北京的时候,去拜访了画家朱老师,听说她老婆2015年才开始学习画画,现在已经一幅画已经上万块了,就是手掌大的那么大的一幅画也能买六七百。我清晰的记得听了他们一天的经验分享后,我感觉整个人立马有劲了,决定回来好好从基础线条开始好好入门一下国画。只是听到而已就如此兴奋,可见虽然精神享受很重要,物质鼓励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觑。

      然后就是写作,准确的说我也只是偶尔随便写写感想,从来没有像这次读书计划这样持续写过。没想到去年一年写的那几本笔记本感想的经验还是很有用的。本周第一篇投稿的文章就被“链观天下”收录,还小挣了一笔稿费,这是写作转化为真正价值的一个里程碑。也让我有想法好好研究一下新闻类文章的视角、结构以及怎样锻炼敏锐度。同时,我有一个小目标——三个月内(5月20日到8月20日)靠写文章挣一台笔记本回来,也就是10篇文章被新闻媒体收录,这个应该能做到吧。虽然钱不是重点,但是它也许能让我的写作技能提高得更快呢,其实最终也许钱就是那个重点。

      精神奖励很重要,物质奖励也不容忽视。我甚至在想以后每新学一门技能,都应该争取在三个月内将其转化为真正的价值,因为这种鼓励会直观的看到技能的价值,让学习更有动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