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了幾張老唱片

我收藏了幾張老唱片,既有木質的,也有塑料的。

和木質唱片配套用的是留聲機。需手握搖柄緊發條,發條慢慢放鬆帶動唱片轉動,唱針在唱片的紋路上受到振動,再傳到喇叭上就發出唱片錄製的聲音了。

後來有了電唱機,留聲機就被淘汰了。電唱機的工作原理跟留聲機一樣,只是轉動不是靠鬆發條,而是用電動機了。

塑料唱片在上世紀70年代逐步取代了木質唱片。塑料唱片體積小,輕便,而且容量大,一張唱片的一面就可以容納幾首歌,所以在一段時間很受歡迎。

但是後來錄音磁帶出現了,隨之又有了CD碟片,再後來更有了電腦和U盤,甚至是移動硬盤和小巧的播放器,唱片就成了收藏品了。

說起我收藏的唱片,有些來歷。

那是在學大寨的年代。當時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推行“八字頭上一口塘”的水利建設方針,每個公社、生產大隊乃至生產隊,只要有呈“八字”的山壠,就要在壠頭上修一口塘或水庫蓄水。所以每到冬季,就轟轟烈烈地開展“水利大會戰”,各生產隊抽調勞力集中到修塘修水庫的工地去參加“會戰”,打“人民戰爭”。

我由於十年浩劫開始而失去了繼續讀書的機會,回鄉務農,多次參加了這樣的“會戰”;又由於我是回鄉的“知青”,能說會唱,而且還會寫寫畫畫,所以往往是到了水利工地後沒幾天就被“指揮部”發現,調到宣傳部門搞宣傳。

在我們公社修“水坑水庫”時,我就抽調到了指揮部,和另外一個青年管廣播站。說是廣播站,其實只是在水庫大壩旁邊的山頭上搭一個棚,安上廣播器材和幾個大喇叭,從開工到收工,一天播出上十個小時。內容無非是當時的報紙、文件、臨時採寫的工地上的好人好事以及指揮部的一些決定和命令。間歇的時候就播出一些革命歌曲和音樂。

那時的設備不如現在,根本沒有什麼電腦啊、MP3啊、碟片CD啊什麼的,只有一臺破電唱機,幾張唱片。有木質的大盤面的唱片,主要是樣板戲;還有當時是新穎的塑料唱片,盤面較小,主要是當時流行的革命歌曲,如《山丹丹開花紅豔豔》《繡金匾》《歌唱祖國》《大生產》等,還有一些歌頌坦贊鐵路的相聲啊什麼的。

有時候,電壓不足,我們就還得用手來幫忙轉,使之不至於由於速度太慢而唱得變調,依依呀呀的難聽。

記得那時工地上好人好事很多,我經常要到大壩上或挖泥的工地上去採訪,然後就回到廣播站工棚裏編寫稿件。有時是短小的報道,有時遇到事蹟較典型,就編成快板:       

打竹板,向前看,

          大壩高高聳雲端。

          大幹快乾拼命幹,

          作出貢獻當好漢。


          當好漢,不停步,

          好漢就是xxx。

          打着赤膊擔雙擔,

          革命勁頭就是足。

或用《大生產》的曲調編詞臨時演唱:

同志們那麼嗬嗨,

          鼓幹勁那麼嗬嗨,

          學習那xxx西里裏裏擦啦啦啦啦索羅羅羅嗨,

          擔雙擔那麼嗬嗨。


          修水庫那麼嗬嗨,

          出大力那麼嗬嗨,

          革命加拼命西里裏裏擦啦啦啦啦索羅羅羅嗨,

          奪勝利那麼嗬嗨。

只要我的快板或現編的歌曲在廣播喇叭裏一響,工地上就會頓時掀起一個高潮,民工們往往挑着土或石塊,一溜長隊,一個“噢呵呵……”的長嘯,隊伍就衝上來了,氣氛很是熱鬧。

那時講究學人人哲學,崇尚“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很神奇。那時雖然物質生活非常貧乏,大家都吃得很差,甚至吃不飽,但是卻那麼容易被鼓動起來!一句表揚,一個號召,就能掀起高潮!現在物質生活豐富了,卻很難有那種號召力和激情了,究其原因,大概是缺少了某種信仰就少了凝聚力了吧。

    現在,我收藏的那幾張唱片已經是文物了,放在老家的閣樓上很多年了,沒有誰去翻出來。我也裝備了最新的設備:一臺“唱戲機”——便攜式視頻播放器,一臺迷你式收播機——兼有收聽廣播功能的MP3音頻播放器,可以隨時收聽或是播放自己喜愛的音樂或戲劇電影了。不過,那幾張唱片我還是不會扔的,不僅僅是可作爲文物保存,它還見證了一個時期的歷史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