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希望,我們敢和地球一起流浪

願那來自生之本能的微弱希望,最終在您心裏生根發芽。——唐詩姐姐


《流浪地球》打動你的是什麼?有人說是民族自豪感,有人說是家國情懷。而打動我的是片中一直在傳遞的一個主題:希望


從片頭的班長在課堂上回答:“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回家的路”,到韓朵朵用全球廣播說出同樣的句子請求支援,再到救援隊伍在已成定局的災難面前做出了最勇敢的選擇:破釜沉舟地戰鬥——爲了一點微弱到幾乎不存在的希望


最終,希望讓人類的生命得以繼續延續下去。


——從未有一刻,“希望”一詞如此令我震撼,如此令我潸然淚下。


要做到絕境中仍然心懷希望,韓朵朵和劉啓們的心理得有多麼強大啊。而在現實中,有時候需要歷經艱辛,希望才能在我們心裏生根發芽。我想起抑鬱多年的A的經歷。


前幾天,A告訴我們幾個好友:

“這個春節,我終於沒有抑鬱發作了。”

“人生終於不再是黑暗的無底洞。”

“來自生之本能的那點微弱希望,終於在我心底生根發芽。”


看到信息的那一刻,我們如釋重負,一起帶着淚水微笑。只有和她一路走過來的家人好友才知道,那點微弱的希望,經過千山萬水,終於抵達她的心裏,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A可能從未體驗過稍微容易點的生活。


成長經歷中父親的暴虐和母親的多次自殺未遂,在她的心裏留下厚重的死亡陰影。長大後的諸多挫折,讓A的人生幾乎是一路爬着走過來的。她形容自己的感覺是“我的人生就是一個黑暗的無底洞,我在不停下墜,沒有盡頭,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每年春節抑鬱發作的時候,平常愛乾淨乃至於有點潔癖的A,竟然到除夕都沒動力起來洗頭洗澡,她甚至連自己在抑鬱發作都無法意識到。在抑鬱發作最嚴重的那一次,A甚至想要用結束生命來解除痛苦。


可是,回首看到年幼的孩子,她又想:不,我不能去重複媽媽的命運,我也不能讓孩子重複我的痛苦。就是這一點點期待改變的微弱希望,讓她終於能向家人和好友說出自己的痛苦,並且決定接受治療。


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她的家人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心理上都全力支持她,好友也一直不離不棄地陪伴她、鼓勵她。在輾轉於生與死之間的苦苦掙扎之後,在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思考和體驗之後,她終於開始有一些稍微美好的、稍微有希望的感覺:去喧鬧的茶樓喝早茶,她能感受到煙火人間一粥一飯裏的幸福與朝氣;冒險選擇了一份新的工作,她理智上做好了最差的打算,可心裏卻暗暗地期許“說不定好事情也會發生呢”。


影片中韓朵朵劉啓們是心懷希望纔去堅持努力,而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像A,以及她的家人和好友,是因爲他們的堅持與努力,纔會有希望。無論在我們當今年代,還是在影片中流浪地球的時代,希望,永遠是我們最珍貴的心理資源,是人類生命與活力得以延續的火種。


新的一年,希望也許還在路上。人生不易,更別輕言放棄。


作者:唐詩

-------------------------------------------------------------------------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