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讀《菜根譚》有感 - 草稿

《菜根譚》,涵蓋了中國人處世哲學的方方面面,如果能讀透這一本書,那麼便能夠幫助自己更好地處理好人際關係,能夠讓自己在這紛繁多變的世界裏從多個方面感悟、體諒、修行,從而遇見更好的自己。

全文分爲修身篇、勸學篇、處世篇、經世篇、治家篇、出世篇、養生篇七部分,共386條。

作者洪應明簡介:

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明代思想家、學者,籍貫不詳,有《菜根譚》傳世,根據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蹤》,得知他早年熱衷於仕途功名,晚年歸隱山林,洗心禮佛。萬曆三十年(1603)前後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帶,潛心著述。

官路受阻,滿腹才情寄於處事篇中,省自己亦省世人。

魚兒讀菜根譚,亦臣服於作者的博學與細膩,爲人處事的保全,及萬全之策。處處與人餘地,處處留有生機。立德立身處事圓通。亦有權衡之道。學全此書,安命立身足自保矣。但以一保守派學科何以進取與超脫。不過文中許多觀點卻是可以借鑑的。

事太明則人情生分,能糊塗時且糊塗,所謂難得糊塗。聰明人往裝糊塗。

父親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誠於菜根譚,魚兒常以爲古人草爲菜,菜根即草根矣,譚即談,談笑風雲過。是故魚兒新譯,嚼草根,食真味,淡且甜,談笑風雲過,世事若浮雲,境過還空。

魚兒雖不喜明哲保身的處事道,但人生於衆,應與衆中大同。誠如父親常說,與人爲善。父親還說用人莫疑,疑人莫用。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父親大人只是一介農民,讀的是無字天書。魚兒讀菜根譚時,經常有重合之處。其實真理源於生活,源於草根。

養身也是宜淡不宜濃,欲也是,宜適不宜過,休養生息,不要大過勞累,也不要太過閒逸。一鬆一弛,張馳有道。呵呵,成了魚兒的養生哲學了。

魚兒半輩子爲生活爲情爲愛而奔,原以爲淡泊名利而爲雅尚,其實,不愛財者,財不聚,不敬才者,纔不來,人終不能放任自己,惰與隨性。不應該以懼而不前,不試過你怎知你不行。努力過,哪怕失敗。這個過程也是離成功很近的跳板。人生很短。努力愛,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如此而已。終將不悔。色爲空,而你的淚水和汗水上帝都會爲你收集在一個瓶子裏。那是你作爲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天下本無水。無數人的汗水和淚水將潤澤乾坤,成江成海,成雲成雨。潤物無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