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腦是個褒義詞

不得不說,和洗腦這個詞關心最緊密的事就是傳銷了,所以大多數人覺得洗腦是個貶義詞,可我不這麼認爲

想想生活中,和“洗”這個字組成的詞語有過貶義詞嗎?洗澡,洗衣服,洗鞋...都是讓某樣東西變得乾淨纔會用“洗”這個字

那怎麼和洗腦就成了貶義詞了?應該是褒義詞啊。所以傳銷那種方式不叫洗腦,因爲沒有讓腦袋越來越清晰,反而讓你的腦子更加糊塗

所以把傳銷和洗腦劃上等號,是對洗腦這個詞的侮辱

洗腦分兩種:主動和被動

主動就是自己主觀上想更新自己的腦袋,比如看書,上培訓課,聽講座

被動屬於那種潛移默化的形式,比如爲什麼銀行家的兒子,做銀行家的概率會大很多。有人說這是社會不公平,好的工作讓有錢人先佔了。這是很幼稚的想法,凡是把別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敗歸咎爲是社會的不公,其實是對自己的無能的藉口。根本原因是,銀行家的兒子受父親的影響,接觸到的銀行知識比一般的孩子多的多,認識銀行方面的人也多的多,那概率上成爲銀行家肯定要比一般人大很多,哪裏有什麼社會的不公?

知道了主動洗腦和被動洗腦,重點是如何正確,高效的洗腦?

這的確比較難,正因爲難,這也是優秀的人和普通人重要區別

從主動洗腦這點來說,我們要有對於新思想有辨識的能力,我去市場買菜,我自己都不知道蔬菜好壞的標準是什麼,那我買到爛蔬菜的概率實在是太大了

這裏就是體現一個人的邏輯能力了,好的思想,在邏輯上絕對是站得住腳的,從A推到B,從B推到C,從C推到D,每一步推理的過程,其實就是洗腦的過程

你要看每一步推理過去邏輯上是否可行,“花6.98萬入會可賺1040萬”,這種典型的傳銷邏輯實在是漏洞百出,具備基本邏輯思維能力的人,是不可能被這種

完全站不住腳的邏輯洗腦,如果邏輯上說的通,也就不叫傳銷了。培養自己邏輯能力是什麼呢:書籍和邏輯鍛鍊絕對是不二法門

從被動洗腦來說,那就是更簡單了:親君子,遠小人。整天跟優秀的人在一起,自己想不變得優秀都難,這大家都很好理解。但是實際生活卻有太多的人

允許比自己差的人在一起,這種差不是指經濟,學歷,知識方面的差,而是指認知水平和個人素質。我很喜歡網上一句話:

不要試圖和傻X爭論, 否則他會把你拉到跟他一樣的水平 再用豐富傻x經驗擊敗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