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項目管理散記》第二章(團隊建設—— 搭班子,還要帶隊伍)

   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先生曾經講過:管理就是定戰略、搭班子、帶隊伍。對ERP實施項目來講,搭班子和帶隊伍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ERP實施項目組至少是橫跨兩個機構的臨時團隊。這就決定了ERP項目組具有兩個特性。

第一,項目各方因爲一紙合同走到一起,甚至在合作之前他們互不相識,他們可能是客戶方、實施方、監理方甚至政府代表。因此,項目組是一個臨時性組織。

第二,在這種臨時組成的項目組織中,多數人是兼職工作,他們在開展ERP實施項目的時候,還有自己的日常崗位工作。這兩大特性是ERP實施項目組形成的客觀規律,它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項目經理要運用好這個客觀規律,而不能不顧這些規律蠻幹!

因此,ERP項目組織要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1. 項目實施以誰爲主體

答案是一定要以客戶方爲主體。很多對ERP實施項目不甚瞭解的客戶很不以爲然,他們經常有這樣的疑問:“我掏了實施費,花錢買了軟件,實施還要以我爲主體?”這其實也是前些年很多項目實施失敗的癥結,即客戶過於依賴實施方的實施顧問。實施方的項目經理和實施顧問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因爲交付項目需要在企業裏待三個月、半年,有時甚至一兩年。但是,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是他總有一天要離開企業,那麼,當他離開的時候,企業方的人會不會使用,會不會維護這套系統,客觀上就成爲檢驗這個項目成功與否的標準。這個標準和項目驗收與否、尾款付完與否都沒關係。如果實施方的項目顧問前腳剛從項目中撤走,而客戶方的使用人員和維護人員依然不會使用這套系統,那麼這個項目的失敗是必然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ERP實施項目就是一個ERP軟件安裝、數據裝載、使用和維護培訓的過程客戶方的使用者和維護者越早學會使用和維護,就能越早獨立使用,項目就會早一天成功。其實這一點和學習汽車駕駛一樣,做ERP實施,實施方的顧問就好比駕校的教練,他教你學駕駛,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坐在駕駛位上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教練。而且這裏還有一個誤區,就是客戶不能太像客戶!很多人通常認爲:我是客戶,我是上帝,你必須聽我的。同樣的例子,如果駕校的老師在教你學車的時候,因爲你繳錢學車就是客戶,於是什麼都聽你的,那麼你肯定能把車開到溝裏去,甚至撞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客戶方一定要從一開始就樹立以客戶自己爲主體的觀念,而且要多聽取實施顧問的意見,因爲他是老師。

2. 建立信任關係

在一個大多數成員都是兼職工作的組織中,要實現既定的項目目標,有一種精神非常重要,就是信守承諾,或者叫誠信—— 即互相對這個項目做出的承諾一定要如期保質保量地兌現。企業領導和項目經理要在項目組中營造一種氣氛,即項目組中客戶方和實施方都必須如期保質保量地完成自己對項目組所承諾的工作!這一點對項目的成功實施很重要,而且這種項目信守承諾的逐漸積累,會建立起項目組內的信任關係。比如說,一開始項目組約定早上9:00開會,8:55大家都到了,那麼這種信任關係就得到一點點積累,經過多次積累後,來自不同組織的項目組成員就會建立起可靠的信任關係。這種信任關係對雙方來說,既是一種依託,也是一種約束。信任關係還可以逐漸放大,舉例說,如果我剛認識你,就向你借一千元,你肯定是不願意借的,因爲我們之間還沒有積累到這種信任程度。假如我只向你借五元錢,你多半會借給我,如果第二天我就還給你,時間再長一點,我向你借一百元錢的時候,你可能也會毫不猶豫地借給我,因爲上次的及時還錢逐漸積累了這種信任關係,這一百元我還如期償還,以後再借你一千元錢,你可能就會借給我了,因爲你覺得我是個有誠信的人。所以,如果合作各方每次都能兌現各自的承諾的話,信任關係就會有正向的積累,久而久之,各方都有一個心靈的契約,這個契約可能就是實施主計劃約定的那些任務和完成時間。相反,項目組成員間一旦缺乏這種信任關係的話,這個項目的問題就很大,小小的違約也是違約,一旦有一方違約,就是在破壞這種信任關係,如此下去,項目將會越來越糟。所以,項目經理一定要警惕這種行爲的出現,一旦發現有人破壞項目組中的信任關係,哪怕是一點點的小問題,都要高度重視,及時糾正,因爲這種情況一旦成爲習慣,這種大家都是兼職參與的項目根本就難以繼續。

另外,我認爲在項目實施結束後,跨組織的項目組成員之間的私人關係也能從側面反映項目的成功度。一個真正成功的項目,項目組會糅合成一個很好的團體。成功的項目在項目實施結束時,項目組成員間的私人關係也能達到一種好朋友般的信任關係,這種信任關係往往會拓展到其他方面。

3. 融合的速度、廣度和深度

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跨組織的項目組融合速度和深度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項目的成功度。跨組織團隊中來自客戶方和顧問方不同成員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相互監督與合作的關係。這種關係既是合作關係,也是監督關係。合作關係就是要雙方配合協作完成一項工作,它同時也是監督關係,因爲如果雙方沒有監督關係,很有可能使得整個項目的方向走偏,或者達不到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各方角色扮演的需要以及代表不同利益的需要,雙方要互相監督,比如說監督各自按項目組的實施計劃約定時間的工作完成情況,這種監督可以使項目中每個過程的質量都有保障。這種監督和合作的關係,既有合同的約束,是甲乙雙方,又有共同的目標追求,即大家因爲同一個事情走在一起,爲實現同一目標而奮鬥,項目成功對雙方來說都是利益最大化!但是,我們也會經常看到,項目組有一些來自客戶方的成員,往往只看到這種關係的一個方面,只把自己當成甲方,沒有意識到自己同時還是項目組成員,而作出一些不利於項目順利進行的決策。其實這種關係是時隱時現的,有時候爲了維護甲乙雙方各自的利益,就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代表自己的企業,但更多的時候,還是要融合成一個團隊,爲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

除上述三點以外,項目經理一定要重視團隊能力的建設。每一個項目組成員參與項目都有一個必然的訴求,那就是他們希望能在項目中學習一點技能,積累一點經驗。儘管我們說項目管理是目標管理,但項目經理絕對不能只盯着項目目標,不能簡單地把團隊成員當成實現目標的工具,完全以做事爲導向。每個管理者都有一份天職,就是爲下屬的職業發展和能力提升負責,要關注他們的成長和發展,只有這樣的項目經理才能帶出配合默契、高效率的團隊,項目經理纔會逐漸具備個人魅力,團隊成員才能夠真正穩定下來,才願意一直追隨他。任何一個組織都承擔着培養其組織成員的義務,越是成功的企業在這方面做得越出色,這恐怕是成功企業凝聚力強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管理者要努力做到:讓每一個團隊成員,在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恥。如果團隊成員在項目中只是掙了一點養家餬口的錢,而沒有其他的成長和成就,他總有一天會醒悟過來,怨恨他曾經的領導像利用工具一樣利用了他。越是高科技的項目團隊,其成員渴望成長和發展的訴求越強烈,項目經理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