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進化論,企業動起來

小艾,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IT部門小職員。最近,小艾讀了一本書,一本論述生物進化的鉅著——《物種起源》。接下來的這篇文章,也許你可以稱它爲“《物種起源》讀後感”,不過小艾更願意稱它爲一次“生物和IT領域的跨界思考”。
進化的世界 
150年前,《物種起源》出版,標誌着達爾文時代的來臨。在這本論述生物進化的鉅著中,他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每一次環境的巨大變遷都會爲物種的進化帶來飛躍。不能進化的物種會滅絕,適應環境的物種將進入大規模繁衍的新時代。
150年後,我們身邊的世界同樣在發生着或壞或好的變遷:一方面,金融海嘯、全球變暖、能源危機……這個紛繁複雜、劇烈變遷的環境對商業世界帶來巨大的衝擊;另一方面,互聯網、物聯網的迅速發展促進了物理世界同人類社會系統的全面互聯,一個進化的世界正展現在我們面前。
小艾蒐集了一些數字可能會更加直觀的印證這些變化。2010年,全球RFID的年產量預計將達到300億個,將廣泛嵌入到產品、建築、車輛、護照、甚至動物中;2011年,全球互聯網連接的設備將從2006年的5億飛躍到1萬億;而數據的增長也不僅是爆炸兩個字可以形容的,從2006 年到 2011 年,全球數據增加了10倍,其中超過80%屬於非結構化數據……
在這樣一個進化的世界中,高級搜索、財務分析、醫學成像、3D在線娛樂、聯機事務分析、網絡安全與威脅管理、視頻監控等新興應用紛至沓來。小艾和他們公司是否也完成進化,並準備好迎接這些新的挑戰和機遇?情況卻並非如此。信息孤島的存在,導致業務和IT基礎架構間相互隔離,1/3的企業領導經常根據不完整的信息或其不信任的信息來制定關鍵業務決策;運算孤島導致資產效率低下並且未充分利用,平均70%的費用用於維護當前的 IT 基礎架構,而非添加新的功能;此外,企業還受到法規合規性、信息完整性和安全性問題的困擾。
其實,商業世界和生物世界一樣,都在上演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定律,是時候朝着開始一段進化的旅程了,否則,小艾和他們的公司也許就將同那些滅絕的生物一樣,成爲博物館裏的展品。
 
IT進化論,企業動起來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小艾腦海中浮現出來,他將這個想法稱之爲一次“生物和IT領域的跨界思考”——IT進化論。
什麼是“IT進化論”,IT要進化到什麼階段才能夠適應周圍的環境呢?讓我們把“進化”這個詞拆開來看,“進”代表的是前進,“化”代表的是變化,合在一起就是“前進的變化”。“前進的變化”之於企業而言,首先要主動求變,要動起來。怎樣纔算動起來呢?一位國際友人最近和小艾分享了一個小故事,也許對大家有所啓發。
話說這位國際友人帶着女兒去美國瞭解即將就讀大學的狀況。到了大學之後,學校的嚮導說,我們這個大學裏地下室的洗衣機和乾衣機都是智慧型的,以後你的女兒洗衣服的時候不用一直看衣服有沒有洗好或是弄乾,只要在房間裏通過電腦就知道洗衣服和乾衣服的狀態是怎樣了。這就是一個“動起來”的例子,幾十年以前沒有人想象的出洗衣機和乾衣機是智慧型的,可以傳輸信息的。如今,信息架構可以在第一時間將重要的信息傳遞給需要的人,帶來更有效的運作。
“IT進化論”當然不僅僅是一個空洞的口號,通過對生物和IT領域的跨界思考,小艾也總結了幾條IT進化理論:
理論一:“看人下菜碟”。在這裏“看人下菜碟”不再是貶義的描述,而是真正根據客人的需求提供相應的菜品。小艾和他們公司正在面臨不斷變化的工作負載需求,需要對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和預測。通過了解企業不同的工作負載需求,對系統進行專門的優化和構建,使正確的技術和業務需求保持一致,這樣可以大幅改善性能、服務質量和成本管理,真正在IT領域做到“看人下菜碟”,用小艾的IT語言來說,可以總結爲“針對工作負載進行優化”。小艾還帶來了一個時下非常熱門的名詞——“虛擬系統池”。這個“虛擬系統池”通過虛擬化,可以像管理單個系統一樣簡化系統資源池的管理;通過簡潔的運行狀況摘要改善服務;並通過使用系統資源池提高工作負載和服務器的可用性來管理風險。
理論二:“服務、服務、服務”。在小艾看來,僅僅做到“看人下菜碟”是不夠的,只有服務跟上了,客人才會滿意。隨着企業規模擴大、業務運營加速,客戶的期望也隨之提高,小艾和他們公司特別希望能夠高效的管理業務服務。能夠實現卓越的、有差別的服務交付,並使所有資產和業務目標保持一致的業務驅動服務模式,公司才能具備獨特的競爭優勢。所以,服務的關鍵性不言而喻。小艾也聽說一個名叫“動態架構”的大拿能夠提供跨越IT和業務資產的服務管理,通過融合的行業服務管理、服務生命週期管理、數據中心內的服務器管理能夠提供更強的可見性、控制與自動化,縮短服務的上市時間。看來,以後要在服務上多下功夫才行。
理論三:信息架構,“差錢?不差錢?”隨着數據和信息的爆炸性增長,信息在可用性、安全性、保持性及法規遵從方面產生了新需求,同時,存儲投資在數據中心整體建設成本中大幅攀升,小艾和他們公司需要採用一種既創新又經濟的方法有效管理信息,避免風險,並最終交付滿足業務所需的服務。小艾在這裏也介紹兩個比較熱門而且經濟的信息架構方案。方案1——私有云存儲集成解決方案,它能夠提供經濟高效、長期的信息保留和合規性支持,幫助企業利用最新的雲計算模式並保持高服務級別和安全性。方案2——網格存儲,它將計算、緩存、磁盤打包裝進一個個單元模塊,形成類似網格計算的存儲模式,用最廉價的SATA盤,確保最出色的安全性。看來,“差錢?不差錢?”有時候就是轉換一下思路,從而帶來存儲的經濟性並實現以信息爲主導的成長。
 
結語
以上就是小艾在讀完《物種起源》之後形成的一次“生物和IT領域的跨界思考”。當然,生物進化演繹了數十億年,IT進化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更像是一個旅程,以上提到的針對工作負載優化、服務管理,以及信息架構都是這個旅程的一部分,當然,虛擬化、能源效率、安全、業務彈性、資產管理等也是企業動起來,實現IT進化論的必經之路。
小艾在這裏也改編了一首名叫“達爾文”的歌詞,與大家共勉,也許你會發現,生物和IT並不是離得那麼遙遠。
有過競爭 有過犧牲
被篩選的過程
學會動態 持之以恆 
適者才能生存
懂得永恆 得要我們
進化成更好的企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