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時代做社區的一絲希望

最近拜讀了Robbin寫的文章《移動時代做社區還有戲嗎》,感覺收穫很多,作爲技術社區和媒體的編輯,我也在想移動時代做社區的出路到底在何方。


文章的核心觀點是:“在移動時代,特別是微信統治移動的時代,從零起步做移動社區(以內容運營爲主的社區)就是死路一條。”


我深以爲然,其中三個關鍵詞足以解釋了“死路”的來由:微信統治、從零起步、內容運營。


讓我們仔細想一下目前國內外社區的發展現狀,幾乎很難找到一個同時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的活的有模有樣的社區。所以,大家都不傻,沒有人會踩着地雷往前走。


反過來說,移動時代做社區,如果說想要希望的話,那就是這三條小路了:


依靠微信。我不知道如何清晰地定義社區的界限,所謂智者見智,但是,目前基於微信羣發展起來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圈子,這也是社區的一種,既可以分享知識,也可以擴展人脈,有點社區簡化版的意思,在這樣一個快速演進的時代,或許微信生態形式的社區就可以滿足大多數受衆的需求。當然,正如Robbin所說,移動端的內容生產便利性遠遠比不上PC端,所以移動端的內容分享形式基本就是圖片、超鏈接、短消息等等,這種內容產生形式的優點在於能夠快速產生豐富的信息,時效性強,形式多樣;缺點也很明顯,信息多的讓讀者難以看到想要的內容,好在現在個性化推薦等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搜索也比較方便。


基於現有內容轉向移動端。雖然,大家已經習慣了用手機征服一切,但是在某些場景下,PC端的形式依然具有吸引力,比如結構化的代碼、冗長的論述等等,這些內容在移動端的展示效果姑且不論,碎片化的閱讀時間也不適合理解如此深刻的問題,對於從搜索引擎過來的讀者來說,PC端更方便“利用”找到的內容。從這些解讀來看,PC端一定有存在的價值,不會被移動端完全替代。移動端適合點贊,PC端適合生產被點讚的內容。很多網站的移動端輸出的內容和網站大相徑庭,這也是一種優化。


內容運營不是最終目的。由於移動端的約束,以內容運營爲目標的社區難以持續下去。但是目前的社區很多,都是依附於產品的,往往是某個現象級產品火了之後,其粉絲形成的社區也就建立起來了,要內容有內容,要活躍度有活躍度,這種基於產品的社區是現在比較普遍的模式。


從某種意義上說,傳統的內容社區在移動時代反而比新興社區有了更大的優勢,因爲之前傳統社區有內容的積累和沉澱,這點是新興社區難以比擬的。無論是何時做社區,內容從哪裏來都是要首先考慮的問題,從移動端產生內容是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對於泛娛樂社區可能是合適的,但是對於較正統的社區則是個嚴峻的挑戰。


如果從發展趨勢來看,內容運營的社區比例在下降,不是因爲價值不大,而是因爲沒有多少人願意做,有快錢可以掙的話,誰又想做慢公司呢。而且,社區是一個大衆化的業務模式,短期內難以產生高附加值,週期長,模式相對成熟,創新性不足,在整個行業增長曲線中處於尖峯或者下滑階段。同類競品踏踏實實做內容運營的少,營銷和渠道做得多。而且,做社區需要讓用戶產生高頻需求,特別是對於特定領域的社區來說,如果沒有頻繁的內容產出和交互,活躍度和內容量會很低。有些社區產品的設計是一種低頻需求,這種方向需要大用戶量的支持,不然撐不下去。


在過去一年,從技術社區的發展角度,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企業選擇了從社區入手,多元化經營,有做招聘的,有做在線教育的,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玩法都不是社區自身的創新,而且基於社區的一種附加值的變現。同行業中,新的玩家並不多,資本的力量也不足。


在社區方面,前幾年有企業併購的案例,也反映了社區發展的困境,最近一段時間倒是沒有太多新聞,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中給社區留的位置很小,大家都在忙着做社交、做遊戲等等,社區不是創業首選和次選。


說了這麼多,輕易不要做移動內容社區,如果要做的話,可以參考上面的建議,移動時代,做點啥不好呢!




文章摘自老崔瞎編。inforq中國總編輯。僅供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