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想象力通行全世界

 

“爲什麼莫言受到諾獎評委會的青睞?最重要的是他的想象力。”中國社科院外文研究所研究員陳衆議認爲,“莫言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迸發出來非常大氣,充滿了澎湃激情,並且一直在自我超越”。他說:“他的想象力來自現實、來自生活、來自中國民間傳統,與他生於斯長於斯的這方水土不可割裂;同時他的語言不過分雕琢,流暢豐沛、一瀉千里;而他的作品在譯介到國外的過程中,文學價值的流失較少。”

  評獎委員會評價莫言的文學成就,稱他“將現實和幻想、歷史和社會角度結合在一起;他的作品令人聯想起福克納和馬爾克斯,但是以中國傳統文學和口頭文學爲出發點……”此說可謂恰當。福克納和馬爾克斯是讓莫言在小說技法上“開竅”的兩位重要導師。上世紀80年代,世界上各種現當代文學流派涌進中國,着實給一批年輕的寫作者造成了衝擊。但是,“到了1987年我已經意識到必須‘逃離’福克納和馬爾克斯他們,否則就像挨着兩座火山,會把自己給灼燒了。”莫言昨天獲知得獎後在接受央視採訪時這樣回憶。

  “也許莫言的作品確實能讓人想到福克納和馬爾克斯,由此你也可以知道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價體系還是西方式的;不過我個人認爲,他首先是一位本土作家,他關注的永遠是中國的農民,人們通過莫言的小說可以看到50年來中國農民的經歷和感情世界,他總能把農民的情緒和他們與土地的關係體現得異常飽滿。”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思和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