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外包業的崛起,掀起電腦培訓熱潮

軟件外包業的崛起,掀起電腦培訓熱潮
      據IDC發佈的報告,2006年中國軟件離岸外包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IDC認爲,三至五年內中國內需市場仍然會有較高增長。全球軟件外包業的市場轉移和中國軟件外包業的高速發展趨勢掀起了國內電腦培訓市場的熱潮。 於此同時,各種電腦培訓機構經過市場的重新洗牌後,也逐漸形成了以北大青鳥爲領導的電腦培訓市場格局。
 
  中國軟件外包業的崛起之路到底在哪裏?近日,記者走訪了北京信必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徐嘉和策略及業務拓展部副總裁林爲千,作爲全球領先的軟件開發和全球化提供商,信必優積累了豐富的從業經驗和對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能力。他們表示,十分看好中國軟件外包產業,但在此輪經濟崛起過程中挑戰仍然非常大,中國軟件外包產業的崛起必須彰顯中國特色。
 
  特色一:開展深度交流文化理念並重
  林爲千認爲,中國軟件外包業的崛起需要有海量專業軟件人才的支持,但就目前從業人員狀況而言,對中西方國家的文化、法律、科技前沿的系統深入學習比較欠缺。雖然中國加強了英語普及教育,但與國外客戶在文化及理念上的溝通仍然存在很多障礙。
 
  中國軟件外包服務市場經過十幾年的蹣跚前行,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歐美等國家出於規避風險和降低成本的考慮把某些項目移向中國市場;爲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要求,國內軟件外包服務商也開始把觸角延伸到國外,並通過收購、設立分支機構等策略“走出去”。軟件外包業的國際化趨向要求從業人員有較高的專業水準和良好的交流合作能力。在中國軟件外包業崛起的契機中,必須廣泛開展國際深度交流與合作,爲企業營造文化和理念深度交流的環境和機會,在企業服務本土化和國際化方向上尋找平衡點,最終實現文化的有效融合,爲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特色二:尋求高端合作提高品牌意識
  軟件外包業的市場佔領和基地建設需要一流的合作伙伴,建立長期的客戶合作關係對於服務商來說非常重要。總裁徐嘉在採訪中透露,在尋求合作伙伴時優先選擇擁有高新技術的公司,在企業長期發展規劃中優先兼併或收購此類中小企業尤其是由海歸人員創建的具有西方文化、思維的此類企業,以保證在服務質量上快速進入高端,達到國際化標準。
 
  事實證明,在公司13年的發展歷程中,信必優完成了一千多個項目,並且80%以上的工作都是與曾經服務過的高端客戶合作完成的。副總裁林爲千告訴記者,信必優公司響應政府和相關組織的號召,打出“3C”戰略樹立企業品牌。“3C”分別代指國家(Country)、城市(City)和公司(Company),其理念是企業把爲國家服務放在最重要位置,以此帶動爲城市和企業自身利益服務,“3C”戰略減少國際品牌入駐中國市場的阻力。以此爲鑑,中國軟件外包企業應該具有長遠的戰略發展規劃,在市場上培育優質品牌,樹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譽。
 
  特色三:注重人才培養提升專業水平
  勿庸置疑,中國軟件外包產業的發展,人才仍然是制約發展的瓶頸。“在市場上找既懂英語,又懂技術的應聘者很難。”中國的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在知識掌握上有滯後性,思維方式上缺乏創造性,學校培養與企業需求之間出現斷層。徐嘉說,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對於人才的培養要有長遠的規劃。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軟件外包公司與一些名牌大學軟件專業簽有合作協議,並進行專業培訓,保證人才的本土化供應。
 
  軟件外包企業的專業化依靠專業人才,在這次機遇中,不能短視地認爲中國的軟件外包只是利用廉價的勞動力尋求產業鏈的下游市場。林爲千表示,軟件外包應力爭全球話語權,確立產業在軟件研發等市場細分的尖端領域的獨有地位,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拒絕第二次成爲製造業大國。不能只作軟件加工廠,而要力爭做真正的世界級軟件實驗室。
 
  機遇俱備還欠政府東風
  中國軟件外包產業的崛起需要行業自身的發展成熟,也需要政府創造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在政策方面,政府已經規定15%所得稅的優惠稅率。另外,商務部已經宣佈每年拿出1億元專項資金,國家開發銀行也將提供50億元貸款,用於各地軟件外包基地和企業的基礎建設。但中國軟件外包產業崛起仍需政府助推。徐嘉坦言道,有效控制成本是企業運營的一大難題。目前,中國市場上影響軟件外包業成本的因素很多,如軟件外包企業集中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房價居高不下,企業在租金方面的成本增高等等。
 
  此外,軟件外包業最重要也最核心的是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中國知識產權法雖已與國際接軌,但執行力較差。記者瞭解到,信必優在英國在著名的保險公司購買了高額的項目責任保險,來最小化客戶所受的風險,但國內的保險公司尚無爲軟件外包業保險的理念。企業呼籲,我國應該進一步加強與國際服務外包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和執行。另外,中國缺少駐歐美的軟件外包行業商會。其他國家中較大的行業協會有美國的USITO和印度的NASSCOM,它們在本國軟件外包業發展中起到很大作用。中國在軟件外包產業的崛起過程中,政府要汲取國外成功經驗對行業協會的作用予以重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