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項筆記(一)

——2016年3月7日

一、信息化基礎知識

1.1.1 信息(瞭解)

1.1.3 國家信息化體系要素

     1、體系包括6個要素:信息技術應用(龍頭、主陣地)、信息資源(核心任務、關鍵)、信息網絡(基礎)、信息技術和產業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信息化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根本保障)。圖記點:上應下技,左人右規

1.2.1 電子政務

     1、指導原則:統一規劃,加強領導;需求主導,突出重點;整合資源,拉動產業;統一標準,保障安全。

     2、電子政務網:由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構成,兩網之間物理隔離,政務外網與互聯網之間邏輯隔離。

   3、12金:辦公業務資源系統、金關(國家海關總署)、金稅(國家稅務局)、金融監管(含金卡);宏觀經濟管理、金財(財政部)、金盾、金審(審計署)、社會保障(人保部)、金農(農業部)、金質(質檢總局)、金水(水利局)。其中:金土(國土資源部)、金信(工商總局)不屬於12金。

     4、四大基礎信息庫:人口庫、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自然資源和空間地裏基礎信息庫、宏觀經濟數據庫。

1.3.1 企業信息化概述

     1、企業信息化結構:產品(服務)層、作業層、管理層、決策層。

1.3.4 企業資源計劃

     1、ERP經歷:基本MRP、閉環MRP、MRPII和ERP這4個階段。

      基本MRP:聚焦於相關物資需求問題,從而即時採購所需物資,降低庫存。

      閉環MRP:除了編制資源需求計劃外,還要編制能力需求計劃,並將生產能力需求計劃、車間計劃和採購作業計劃與物料需求計劃一起納入MPR。(在基本MRP的基礎上,增加了生產能力計劃、車間作業計劃和採購作業計劃,將整個生產管理過程納入計劃;並且在計劃執行中根據反饋信息平衡和調整計劃,使得生產的各個方面協調統一。)

    MRPII:基本思想是把企業作爲一個有機整體,從整體最有的角度出發,通過運用科學方法對企業各種製造資源和產、供、銷、財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組織、管理和控制,從而使各部充分發揮作用,整體協調發展。

   2、 ERP系統:以財務會計爲核心的信息系統。(集成、面向業務流程、模塊化可配置、開放的系統)

      功能:財會管理、生產控制管理、物流標準、人力資源管理。

1.3.3 客戶關係管理(CRM)

     1、企業關係管理(ERM),CRM是ERM一部分。

     2、管理:客戶與企業之間是雙向關係。雙向關係的建立有一個自己的生命週期,即一個關係要經歷建立、發展和維繫的時間跨度。

     3、定義:CRM系統是基於方法學軟件因特網的以有組織的方式幫助企業管理客戶關係的信息系統。要素:以信息技術爲手段;注重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幫助企業提高獲取利潤的能力、重新設計業務功能、對工作流程進行重組。

     4、掌握CRM體系結構。

     5、功能:有一個統一的以客戶爲中心的數據庫;具有整合各種客戶聯繫渠道的能力;能夠提供銷售、客戶服務和營銷三個業務的自動化工具;具備從大量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系統應該具有良好的可擴展行和可複製性。

     6、客戶數據分類:描述性、促銷性和交易性數據。

       描述性數據:這類數據是客戶的基本信息,如果是個人客戶,一定要涵蓋客戶的姓名、年齡、ID和聯繫方式等。

       促銷性數據:這類數據是體現企業曾經爲客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歷史數據,主要包括用戶產品使用情況調查的數據、促銷活動記錄數據、客服人員的建議數據和廣告數據等。

       交易性數據:這類數據是反映客戶對企業做出的回饋的數據,包括歷史購買記錄數據、投訴數據、請求提供諮詢及其他服務的相關數據、客戶建議數據等。

     7、CRM應用的功能設計:自動化的銷售、自動化的市場營銷、自動化的客戶服務。

    8、數據挖掘:過程包括數據的清理與集成、數據的選擇與交換、數據挖掘以及最後的知識評估與表示。直接對象一般包括關係數據庫、數據倉庫、事務數據庫以及一些新型的高級數據庫。

          任務分類:描述(特徵化和區分)、分類(分類規則、判定樹、數學公式和神經網絡)和預測(線性迴歸和非線性迴歸和最小二乘法、神經網絡)。


1.3.4 供應鏈分爲:初級萌芽階段、形成階段和成熟階段。

     1、核心企業:會有一個企業在系統中處於核心地位,對網鏈中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調度等工作起協調中心的作用。

     2、供應鏈上的各個企業更加註重建立供應鏈中的戰略伙伴關係。

     3、供應鏈也是一條增值鏈,在整個供應鏈過程中物料會增加價值,給相關企業帶來收益。

     4、供應鏈的特徵:交叉性、動態性、存在覈心企業、複雜性、面向用戶。 

     5、管理:以客戶爲中心、集成化管理、擴展性管理、合作管理、多層次管理。

     6、根據對象分類:企業供應鏈、產品供應鏈、基於供應鏈契約的供應鏈。

     7、根據網狀結構特點分類:

      V型供應鏈例如:石油、化工、造紙和紡織企業等。呈發散狀。爲了保證滿足客戶服務需求,企業需要庫存作爲緩衝。

      A型供應鏈:其業務本質是由訂單和客戶驅動的。爲了滿足少數的客戶需求和客戶訂單,需要從大量的供應商手中採購大量的物料。例如:航空、汽車和重工業企業。

      T型供應鏈:介於上述兩種模式間的就是許多企業通常結成的T型供應鏈。

根據產品類別對供應鏈管理進行分類。根據產品的生命週期、需求穩定程度及可預測程度等可將產品分爲兩大類:功能性產品;生命週期較長、需求較穩定、可預測;創新性產品,生命週期較短、需求不穩定、不可預測。

     8、設計原則:自頂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結合、簡潔性、取長補短、動態性、合作性、創新性、戰略性。

     9、設計步驟:分析市場需求和競爭環境;總結分析企業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供應鏈設計項目,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據產品的供應鏈設計策略提出供應鏈設計的目標;分析供應鏈的構成;分析評價供應鏈設計的技術可行性;設計供應鏈;檢驗供應鏈。

     10、敏捷供應鏈特點:快速重組、快速響應、不僅支持企業內信息系統的調整、重構和信息共享;方便地進行組織、管理的調整和企業生產模式的轉變。

         敏捷供應鏈系統通過CORBA、Web(代理通信)agent技術的結合運用來解決異構平臺之間的異地合作問題。

1.3.5 電子商務

     1、分爲:原始電子商務、現代電子商務。

     2、要點:以基於因特網的現代信息技術、工具爲操作平臺;商務活動參與方增多;商務活動範圍擴大。

     3、類型: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B2B)、商業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B2C)、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C2C),以及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G2B)4種。

     4、體系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標準規範體系;安全認證體系;信用體系;在線支付體系;現代物流體系;技術裝備體系;服務體系;運行監控體系。

1.4 商業智能

      1、商業智能通常被理解爲將組織中現有的數據轉化爲知識,幫助組織做出明智的業務經營決 策。而商業智能能夠輔助組織的業務經營決策,既可以是操作層的,也可以是戰術層和戰略層的決策。爲了將數據轉化爲知識,需要利用數據倉庫、聯機分析處理工 具和數據挖掘等技術。是數據倉庫、OLAP和數據挖掘等技術的綜合運用。

      2、商業智能一般由數據倉庫、聯機分析處理、數據挖掘、數據備份和恢復等部分組成。

      3、主要功能:數據倉庫、數據ETL、數據統計輸出(報表)、分析功能

      4、商業智能的實現三個層次:數據報表、多維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

      5、數據分析系統總體框架:源系統、數據倉庫、多維數據庫和客戶端

      6、主流的商業智能工具包括BOCOGNOSBRIO

      7、實施商業智能的步驟:需求分析;數據倉庫建模;數據抽取;建立商業智能分析報表;用戶培訓和數據模擬測試;系統改進和完善。


二、信息系統服務管理

2.1.1 信息系統服務管理

      1、乙方(單位、人員)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單位資質管理、信息系統項目經理資格管理

           監理(單位、人員)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單位資質管理、信息系統工程監理人員資格管理

      2、要求:用於購買軟件產品和服務的資金原則上不得低於總投資的30%。

      3、《項目經理管理辦法》將系統集成項目經理分爲:項目經理、高級項目經理和資深項目經理

2.4  ITIL:IT基礎設施庫

      1、IT服務管理的核心思想: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IT服務。(以流程爲中心)

      2、ITSM的根本目標:以客戶爲中心提供IT服務;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服務;提供的服務是可準確計價的。

2.4.2  信息系統審計

      1、信息系統審計關注: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

    2、理論基礎:傳統審計理論;信息系統管理理論;行爲科學理論;計算機科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