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自己的方式懷念您

題記:本文是以前寫的《緬懷尊師之上篇》《緬懷尊師之下篇》兩篇文章的合集。之所以重新整理,是因爲以前兩篇文章分散發布,很多簡友只看了其中之一,不能得到一個完整的內容。這次將兩篇文章整理成一篇,題目和內容均適當進行了修改,再次發佈,雖然內容有些重複,但是並非多此一舉,而是讓我再次以自己的方式對尊師進行懷念——


尊敬的範老師,您好!我好像昨天還見到過您,這是夢嗎?是夢,也不是夢,我這是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懷念您。

您那麼突然地離開了我們,讓我們經常感覺您是在頑皮地與我們捉迷藏,以致於我們不相信這是真的!

許多天以來,我心中一直非常沉重,我的腦海中滿是您的影子!一個月前,77歲的您還親自給我送來您親手編輯的2018年最後一期《百川》。當時我還心疼地勸您,年紀這麼大了,不要親自送刊了,您打個電話,我過去領回就是了!您那時身體還很硬朗,精神矍鑠,五十本一捆的刊物,提在手上還健步如飛。只是聽您的口音有些沙啞,我還問您是否感冒了,要早吃藥,注意休息!誰知才一個多月的時間,您竟悄無聲息地與我們辭別了!

現在,我的腦海裏滿是與您接觸以來的過往。長期以來,您對我關心鼓勵,您對我的拙作修改潤色,讓我慢慢地愛上了寫作,您無私的關愛讓我終身難忘。我們還多次在一起坦誠交流,一起外出採風,一起吃飯喝酒作詩,還一起研究《百川》發行和未來,您認真的態度和執着的精神一直深深感動着我。而我卻很少關心您,在知道您生病的消息後,我竟然沒有來得及去看望您;在知道您出院的消息後,我以爲您完全好了,正計劃去看望您,然而時間沒有給我空間,讓我留下了一個深深的遺憾!

所以,我決心用自己的方式去懷念您!

我用親自發刊送書來懷念您。在我記憶裏,您是一位身體瘦弱但精神矍鑠的鬥士,您把百川看做一生的事業,不但親自參與徵訂徵稿編輯修改,還親自去郵局寄發刊物,甚至親自開電動車下鄉送刊。事無鉅細,您都認真對待,十年如一日,癡心不改。那是與您最後的辭別以後,我回到辦公室,看到辦公桌上還有2018年最後一期《百川》沒有發完,原本計劃留着在讀書會上發給寫作愛好者的。我把這期和以前餘下的《百川》,一起做了整理,這次我沒喊通訊員,我決定親自把雜誌發到大家手裏,以示我對您的敬意。我懷抱着這些雜誌,挨辦公室發放,邊發邊沉痛地說,《百川》主編走了,他把全部的精神和財富都留在了《百川》裏!讓我們看看他主編的雜誌,讀讀他編輯的文章,欣賞欣賞他寫的作品,以此來向他致敬吧。我還把咱縣作家協會贈送的您的著作《山禾莊詩文選》,送給我的領導和幾位喜愛文學的同事,讓我們大家一起再用心讀一讀您滿懷深情寫下的文字,再次感受您的赤子情懷吧。

我用集藏《百川》和書籍來懷念您。北風嗚咽的深夜,我把家裏散落的《百川》尋找出來,認真地進行梳理,按年份集中擺放在書櫥裏,整整十三年的刊物,滿滿的一層,近八十冊,這都是您餘生執着奉獻的心血汗水的結晶呀!封面素雅端莊大氣,正是百川人的品格,所選文章着眼冠縣城鄉放眼五湖四海,體現了百川人的胸懷,版式純樸歸真校印非常認真,如同百川人的敬業精神。這些《百川》,有的是我訂閱的,但絕大部分是單位徵訂以及您贈送的。其中有一套2016年合訂本,也是您裝訂好後親手送給我的,當時還鼓勵我多學習,多寫稿。除《百川》外,您還送我一些其他書籍期刊,其中有您著作的《山禾莊詩文選》,扉頁上有您的親筆簽名。我將用心珍藏這些期刊書籍,一方面可以繼續啓迪我學習您的執着奉獻的敬業精神,一方面可以寄託我對您的永不磨滅的思念。

我用重溫《百川》作品文字來懷念您。您主編《百川》近八十期,參與編輯數部著作文集,每一篇文章,每一個文字,都凝聚了您無數心血汗水。更值得敬佩的是,您在繁忙的工作中,還創作了大量詩文。如今您走了,我想懷念您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溫您編輯的刊物和您創作的作品。每每重溫這些文字,就深深體會到,您總是胸懷濃郁的感情,或憂國憂民,憤世嫉俗,或率直純真,熱愛生活,或謳歌新時代,傳播正能量。最令人感動的是您對《百川》的癡情,您寫的很多詩句無不牽掛百川。“十年未改一癡腸,百海雲帆萬里揚”、“一路歡歌十二年,百川向海最癡頑”、“情言愛語費熬煎,爲爾消磨若許年”、“癡心且看老夫子,車載春花處處栽”、“百川再握青春手,元日重填新歲章。老淚縱橫圓舊夢,竈臺也發少年狂”……可見,您對《百川》的愛,是滲透到骨子裏的,特別是在與病魔頑強鬥爭的最後日子裏,您仍然關心《百川》的發行和發展。

翻讀《百川》,還偶爾看到自己的文字,更想起您對我的關愛和真情。多年來,我雖然寫材料不少,但大都是新聞通訊、總結報告、調研文章等乾癟枯燥的文字,很少涉獵詩詞散文等文學體裁,是您指導我在《百川》發表第一首小詩,儘管發表出來幾乎看不出原稿的模樣。後來在微信羣中交流作品時,每每看到我的拙作,您都會耐心指導修改,直到差不多了,您再用微信告訴我,文稿請發《百川》郵箱!這時,我感到有人關心有人指導是多麼幸福!可是現在,我再也不能在微信羣裏得到您的指導了!此外,您對文友的關愛是絲毫不講回報的,我有幾次參加您邀請文友的聚餐,都是您結賬買單,甚至我帶去的酒也讓我原封不動拿回來。這樣的真情,如何不讓我感動!

我還要用一篇長長的文章來懷念您。您的突然、過早、遺憾辭世,不僅對家庭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且對社會也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您的離世,讓您的家人失去了一位至親的尊長,讓《百川》失去了一個至要的頂樑柱,讓聊城、冠縣文壇失去了一位至情的文學巨匠,讓衆多文友失去了一位至愛的認真而頑皮的老爺子,讓我也失去了一位至尊的師長!在您剛離世的日子裏,我情不自禁地連夜寫了文章來懷念您!

最後,我還要繼續爲《百川》盡綿薄之力,也以此來懷念您。《百川》是您傾注一生的事業,是您放不下的情懷。在您離開的日子裏,請您放心,我將一如既往,繼續關注關心關愛《百川》,繼續呼籲支持幫助《百川》。我平時收集的關於《百川》的一些意見建議,雖然不能再與您進行交流探討了,但我會把這些意見建議反映給《百川》的繼任者。在當前新媒體飛速發展的時代,我想建議儘快打造一個《百川》網站和一個微信公衆號,進一步提升百川發展的空間和影響力;還想建議進一步做好《百川》樣本的存檔工作,因爲自創刊以來全套的《百川》,在百川編輯部裏也很難找到;我還想建議多向有關部門呼籲,爭取政策傾斜和支持,進一步增強百川深入發展的各項保障。還有,去年上半年,您特邀我擔任過一段時間的編輯,可我只是掛了一個虛名,沒有爲《百川》做更多工作。我想將來退休以後,我若能夠繼續爲《百川》寫一些稿件,或盡一份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算不辜負您對我的關愛了。

萬物有靈,生息不滅。“霜重何妨梅抱雪,風狂豈奈竹盤根”,尊敬的範師,您雖然走了,但沒有離開我們,沒有離開這個世界,您只是去了一個最美的地方——在那裏,沒有病痛,只有歡樂,沒有世俗,只有純情;在那裏,您繼續您未竟的事業,繼續主編《新世界百川》,那裏有更多的文友,有更多的讀者陪伴您!


附:範秀巖老師簡介:範秀巖,男,筆名二月風,字號山禾莊主,山東冠縣人,生於1942年農曆10月,先後務過農,當過民辦老師,也曾經是個體工商業者的先驅,靠誠信經營參加過全國的工商業者代表大會,爲改革開放帶頭致富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僅受過小學和中學教育,後期又搞個體經營,在當時一心追逐物質財富的年代,他卻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半生與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生前任百川雜誌的主編,冠縣作家協會主席,冠縣詩詞楹聯協會會長和聊城市詩詞楹聯協會副會長,雖然學歷不高,但文學造詣很深,詩詞歌賦、楹聯、散文、報告文學等體裁,樣樣精通,一生創作豐富,頻頻在《百川》《聊城詩詞楹聯》《中華詩詞》等刊物發表作品,出版了《山禾莊詩文選》等著作,爲冠縣文壇做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自2006年《百川》創刊以來,他爲雜誌的編輯和運營、成長和發展,奉獻了他餘生所有的心血、汗水和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