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蘇仙嶺白鹿洞並翻賞巖壁刻文

早,食畢。揹包帶水奔蘇仙嶺。——天下第十八福地也。春寒料峭,風帶雨意,入園高樹矗立,藤蘿花草雜簇石壁,有山溝流水潺潺,或陡落如瀑,或緩遊如溪,或鬱結爲潭。林內時聞啾啾鳥鳴。快意胸襟。

不久至白鹿洞。傳言西漢惠帝四年(前191年),蘇耽生於此洞。文帝三年(前177年)五月十五日,蘇耽昇仙而去。


吾入洞一觀,洞已被封,洞頂滴水。吾出洞,立觀洞左右巖壁刻文,賞玩久矣,不覺寒冷滲骨,兩腳冰涼,遂去而行。今布白鹿洞刻文如下:

①圖


①原文模糊難辨,細視之若雲:“紹熙甲寅秋九稔……登場,羣望口口婁祈,隨應既晴復陰,於是合沙口元老河南慕容公素口十月二十六日同謁蘇仙朝後山,見天色澄霽,氛不爲殄,日揚其光,口邦人口口口羊口……歲口。”

按:紹熙,(1190年-1194年)是南宋皇帝宋光宗趙惇的唯一一個年號,共計4年半。紹熙五年七月宋寧宗趙擴即位沿用。

紹熙: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公元 :1190年 1191年 1192年 1193年 1194年

干支: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曹石山人曰:文中“紹熙甲寅”乃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也。中有人名“河南慕容公素口”不知何許人也。又有“十月二十六日”字表日期也。

②圖


②文“浚儀趙昌言,永嘉宋仲溫,吳郡鄭處厚,並門張仲處,禱雨憩此。淳熙壬寅季夏四日”

曹石山人曰:淳熙,(1174年-1189年)是南宋孝宗趙昚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年號,共計16年。1173年(乾道九年)宋孝宗於圜丘祭祀,大赦天下,改次年(1174年)爲淳熙元年。1189年(淳熙十六年)二月宋光宗即位沿用,次年(1190年)改元爲紹熙元年。

“淳熙壬寅”即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季夏四日”即陰曆六月四日也。

“浚儀”古縣名。西漢置。治所在今河南開封市。

趙昌言(944年—1009年),字仲謨,一作幼謨,汾州孝義(今屬山西)人。北宋大臣。

太平興國三年(978),戊寅科胡旦榜進士第三人。趙昌言少有大志,朝中重臣寇準等人對他評價很高。舉進士時,他由於文思敏捷而名震考場,以貢部第一的身份參加了廷試。入仕後趙昌言任工部尚書,遷戶部侍郎。

淳化四年(993年),爲參知政事,力主鎮壓王小波、李順起義。

趙昌言作事有氣魄,爲官以威斷立名。卒年六十五歲。朝廷追贈吏部尚書,諡號景肅。葬於今趙家莊村北。

“永嘉”浙江溫州下轄縣。

宋仲溫,不知何許人也。明有宋克(1327―1387),字仲溫,自號南宮生。長洲(今江蘇蘇洲)人。大書法家。此爲宋人,必不爲宋克明矣。

贈宋仲溫

[元] 張憲

江南羽化張天雨,海上神交宋仲溫。

楷法鍾繇稱獨步,草臨皇象已專門。

折釵未墜風前股,漏屋先凝雨後痕。

寄語臨池諸俊彥,蚓蛇雞鶩莫須論。

元代詩人張憲(約公元1341年前後在世)字思廉,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元惠宗至正初前後在世。

此詩贈宋仲溫,亦指明宋克也。

“吳郡”吳郡,古代郡名。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始置,分原會稽郡的浙江(錢塘江)以西部分設吳郡,治所在原會稽郡的治所吳縣(今蘇州姑蘇區),而會稽郡僅保留浙江以東部分,徙治山陰(今紹興越城區)。即蘇州吳縣也。

鄭處厚,未知何許人。

“並門”是指幷州。

張仲處,亦未知何許人也。

③圖


③文:“高元昭

道光戊戌秋後日,鎮海胡在洪至此。”

曹石山人日:道光戊戌年即道光18年,公元1838年。其年林則徐奉詔禁菸。

④圖


④文:“大潙山人胡萬本由仙嶺題名至此,石?仙桃十二枚。峕(時)道光十八年(季)六月”

曹石山人日:大潙山,湖南寧鄉西部。

⑤圖


⑤文:“康熙丁卯六月廿日,奉天陳邦器、程式佛、許邦福、劉自弘、馬之驤、陳於欽、顧禔攜釋德捷,祭偈禱雨,憩此。”

曹石山人日:康熙丁卯即康熙25年,公元1687年。奉天,瀋陽市舊稱。陳、程、許、劉等人難考。馬之驤,《湖廣通考》97有其名。《幹首清人絕句》或有馬之驤《春暮徵人曲》,待查考。釋德捷,應該是一個僧人,法號德捷。


吾於古蹟頗有意。想見其爲人,雖千百年,吾同覽於此,不亦有緣乎?雖然不面,景亦自有別,然古今之慨無異也。千百年亦只一瞬爾。


以爲志。


己亥年寅月十八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