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就一個機遇,也足夠撐起你一生的劍峯披靡

人這一生,不可避免會接觸很多人。

生活在光怪陸離的世界,終歸舍不去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你可以有一個封閉的空間,過起清閒隱居的生活,不再爲世俗所累。也不想擁有過多的壓力,就想那麼一個人靜靜的,那份恬靜的悠然自得會令你陶醉其中。

而你還未到五六七十,也沒有儲蓄夠養老的財富,也或你覺得擁有的已然足夠,你仍然會有舍不去的親情,舍不去世事的繁文縟節,舍不去衣食住行的點點滴滴,哪怕你就是在養老院砌個長城,也還需要牌友間的互動碰糊。

人,這輩子,永遠不可能活得只剩下自己。

你挎着菜籃去買菜,也會與大叔大媽打交道,觀看菜品的新鮮質量還需討價還價;你坐在家中,突然電路不通或水龍頭壞裂,你也要與物業去溝通反饋情況;你就是淨身出家做個隱者,還要面臨衆多的香客,不可能一個人在深山老林過一輩子,還要吃喝住宿,風雨雷電、虎豹豺狼都夠你喝一壺的,況且野人的能力你估計也不俱備。

既然不可避免要與人打交道。人之初,性本善,保持一個良善之心與人交往,與己磨合,本是一件天道渾然的過程。

可社會發展往往不會以人們潛意識的意志爲轉移,我們都是平凡人,沒有聖人般的獨具慧眼。真摯與虛僞,唯在生活的磨礪中慢慢體味其過程,去品嚐那份酸甜苦辣澀的五色韻味。

當接觸的一批又一批人中,有義薄雲天的,有陰險狡詐的;有仗義疏財的,有勾心鬥角的;有拳拳真情的,有自私自利的;也只有這一趟路的歷練與顛簸,才能挖掘出生活的哲理與人性的真諦。

年輕時,崇尚豪情奔放,常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情懷。仗劍高歌,煮酒英雄,沙場秋點兵,歲月的沉澱,逐漸由外向變得內向,甚至偶爾有些木訥。不願去打招呼,不願參加聚會,可能心靈中有些坎一下子難以過去。

這些坎可能是真心俘獲了虛僞,可能是摯誠回饋了欺騙,可能是熱情貼上了勢利,也可能大衆思維一樣“一日歸蛇咬,十年憂井繩”。變得膽怯了,畏懼了,不敢再有雷霆萬鈞的義氣勢,不敢再有鋒芒畢露的純淨感。變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行事處事,最中庸的保守也是明哲保身。

當生活形成一種自我防禦式,這本就是一個消極的警鐘。該特有的屬性,該奔騰的性情還是應該洋溢。你也可以拿個筆記本,將身邊的人和事好好梳理一遍,最終會柳暗花明的發現,舍與得總是相輔相成的。

你從一個地方失去的東西,總會在另一個地方獲取。它轉來轉去,不管經過多少層人手,經歷過多少環節的輪流運轉,最終還是會回到自己的手中,或者是以另種方式獲得。

當然心靈是歸於純淨良善積極向上的方向。

你可以做個簡單的實驗:用10張百元大鈔,每張鈔票上寫上具有自己特色的一個字。你可以拿這些鈔票去小販中買菜,也可以去超市中購物,也可以與朋友打打麻將,也可以其它任何消費,看看很多時候,這其中的某些鈔票偶爾又會回落到自己手中。

它可能經歷了無數的渠道,轉過形形色色人的手,最終風水輪流又回到原位,也有沒有回到的,只是在等待,等待你足夠健康,把情義當財富一樣傾情流通,這份概率冥冥中總會有回報。

你也可以深夜陽臺上泡一壺清茶,好好回顧身邊的朋友,其實不乏志慮忠純之輩,他們一直在默默的幫助你,支持你,給你以鼓勵,予你以援助,是一生值得珍惜的恩情貴人。他們從不知索取爲何物,哪怕地老天荒,白髮蒼蒼。

你缺少的只是生活中的發現,眼光偶爾停留在烏雲密佈的雲端,沒心情遊覽身邊桃花盛開的源地。生命,舍與得,自在情理,沒有一個個平心靜氣悠然的舍,哪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得。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優秀良善的人,就把你那份情義真摯的力量縱情奔放出去吧。三十年縱人生,你會收穫滿滿,摒去魍魎與醜惡,哪怕就一個機遇,也足夠撐起你一生的劍峯披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