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無論雅俗,都要快樂吃炸雞

2019年的奧斯卡最佳電影版給了《綠皮書》,這個結果其實並沒有很出人意料,因爲奧斯卡沒有雙黃蛋,既然都把最佳外語片給了《羅馬》,最佳電影就不能再給它了。而《綠皮書》又拍的工整正確,不給它莫非要給《黑豹》嗎?

像是《羅馬》這種電影需要的天賦太多,不是每個人都學得到,但是,《綠皮書》這樣工整的劇本構成基本上是每個編劇都可以學得到的。就算拋開這個電影的內涵,只看劇本的鋪排,人物的設立,衝突的遞進,劇情點的設置,情緒的爆發都是可以學習的。

(詳情可以參考豆瓣這個拉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910387/)


《綠皮書》的角色設定最出色的地方就在於兩個主角的雙生同體,託尼是白皮黑身,唐是黑皮白身。看似截然相反的兩個人在角色的設置上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兩個面,這兩個面開始互相獨立,爲了共同的目標慢慢開始交融,最終得到和解,互爲完善。

角色設置的面子是:司機託尼和音樂家唐一白一黑,一雅一俗,一粗一細,兩個人的共同目標是完成一路南下的巡演,在路上兩個人在多個對立領域產生了交流,最終完成了比原有目標更高級的目標。

角色設置的裏子是:一個人在生活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的共融性,這二者本身是對立抉擇的過程,在人生的慢慢旅途之中,並非二者擇其一,而是要懂得在這二者的交融點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樣才能不苦惱的活。

其實在種族平等這方面,我個人認爲《綠皮書》還是在表達一個白人理解黑人包容黑人的態度。實際上,基本視角還是帶着歧視的。畢竟在高的一方纔會去包容理解低的一方,這個視角上本身就是帶着高低差的。

故事裏,白人司機可以帶着身份迷惘的黑人面對自己是黑人這個現實,但是黑人卻無法讓這個意大利白人有着意識,階層,文化上的任何進步,至多就是讓託尼不歧視他,接納他。視角上是白人至上,內容再來講平權,那都是施捨。

在下喜歡《綠皮書》的部分在於它對生活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的探討。

我們的生活總離不開錢,很大程度上,錢決定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但是有了社會地位,就能擁有生命的尊嚴了嗎?起碼在《綠皮書》的探討中並不是這樣的。

唐博士用自己的才華和天賦在社會上賺取了高階的財富,卻還是無法改變自己的膚色在大環境中的地位。

託尼一身正氣嬉笑怒罵,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裏,用拳頭打回了生命的尊嚴,卻還是要爲一畝三分的房租委曲求全。

這兩個人物在一段旅行中雖然沒有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卻認清了自我,迴歸了生活。

唐博士終於放下了那些可怕的儀式感,試着用更接地氣的辦法去生活,不再高高在上,他也接納了自己是一個黑人的事實,坦然面對自己身在這個社會中所受的待遇,不再用高貴的天賦和低下命運對抗。

而託尼,學會了文法,也見識了高雅,未來的生活可能還是會拮据,但是起碼他知道除了低俗的日子,還有靈魂的高貴存在。恩,他還學會了說情話了。

我想,生命就像是在路上的旅程,我們不會永遠高貴,也不會永遠沉溺於泥土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快樂生活,面對好世界帶給自己的幸與不幸,我想這些纔是旅行的意義吧。


《綠皮書》給我們的啓示


1、 已婚人士更容易獲得招聘方的垂青。

2、 一起吃炸雞真是的男人的浪漫!

3、 你的出身、教育、學識、天賦、技能都很難改變你是誰這個事實。

4、 就算一個人能把肖邦彈的再牛逼,也難掩他的孤獨的哀傷。

5、 有些人,穿着最好的西服,住着最好的豪宅,聽着最高級的音樂,他的思想依舊是迂腐頑固的。

6、 老美之所以一直在進步,是因爲他們承認錯誤,面對現實,自己有過什麼過分的黑歷史一律不掩蓋,一律在反思,一律在改正,雖然現在也是矯枉過正,但比另外一個國土面積差不多的國家好太多。

7、 託尼就是典型的純爺們,跪的下膝蓋和黑人司機鬥地主,拉的下臉來和白人警察盤是非,揮得動拳頭胖揍惹事狗,扣得了扳機轟走扒車賊,居然還在旅途中把文筆練到了頂尖,婦復何求!

8、1968年的KFC被這兩個主角吃的讓2019的我想要點一份全家桶外賣,這廣告很值。

9、人活着還是要及時行樂啊,不要因爲不衛生就錯過了美味的炸雞~

10、 偉大的音樂真的是雅俗共賞的,就算是俗到託尼這個程度,現場聽肖邦依舊那麼起勁。




— END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