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魏大交锋——六王三川,鏖兵沙苑 | 历史漫画铺

公元534年,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

东、西魏分别由两位旷世枭杰坐镇:

东魏·高欢

西魏·宇文泰

两魏之间数度交锋,

后世遂有“两魏五战”之称。

公元537年,

高欢军于蒲阪

造浮桥三座,

准备渡黄河,

进攻西魏。

西魏军突袭小关

东魏将领·窦泰遭到宇文泰攻击,

大败,

士众尽散,

窦泰自杀。


高欢救援不得,

只好撤桥退去。

高欢部下·薛孤延殿后,

作战极勇,

一天之内,

薛孤延砍折钢刀十五把,

终于使得高欢安全撤走。

小关一役拉开了“两魏五战”的序幕,

一场大战即将到来!

……

……

窦泰的覆灭给东魏带来不小的影响,

在军事上屡建战功的东魏将·高敖曹不得不停下脚步。

高敖曹所向无前,

准备攻入蓝田关,

高欢派人转告他:

“窦泰大军败没,军心骚动,快快回军吧。”

高敖曹只得全军而还。

537年9月,

柔然为西魏进攻东魏领地,

被高欢击退。

而后,

高欢帅二十万大军自壶口兵向蒲阪,

命高敖曹帅三万人出河南。

当时关中闹饥荒,

宇文泰兵不满万

兵力上处于劣势。

高欢部将·侯景提议:

侯景认为:

万一大军不能获胜,

局面会很难收拾。

如果一分为二,

相继而进,

前军若胜,

后军可全力挺进;

前军若败,

后军可继之而上。

此为保险之策,

但高欢并未采纳此议。

高欢一路进军,

兵临华州。

宇文泰派使者提醒华州刺史·王罴

让他加强守备,

小心高欢。

王罴对使者说:


不久后,

高欢大军来到冯翊城下,

打算招降王罴。

王罴回应道:

“此地乃是我王罴的墓冢,

生死皆在此!

想死的就来攻城吧!”

高欢知道此地难以攻下,

只得渡过洛河,

军于许原之西。

是年十月,

宇文泰军至沙苑

与东魏军相距六十里。

高欢听说宇文泰来了,

引兵会之。

宇文泰得知高欢且至,

召集诸将商量对策。

李弼献计曰:

宇文泰从之,

背水东西布阵,

李弼在右,

赵贵在左,

命将士们携兵器藏于芦苇丛中,

以鼓声为信号,

一同进攻。

高欢见此处芦苇丛生,

意欲用火攻之计对付宇文泰。

侯景劝道:

(注:宇文泰字黑獭)

另一位将领·彭乐也请求高欢正面迎敌。

高欢从其议,

两军大战一触即发!

东魏军见西魏兵少,

争着向前战斗,

行阵大乱。

两军即将交锋,

宇文泰鸣鼓,

芦苇丛里的军士一涌而出,

奋勇向前,

西魏将·于谨等六军与之合力而战,


李弼等将帅铁骑横击东魏军,

东魏人马被一分为二,

死伤惨重。

李弼的弟弟·李檦身材矮小,

但异常勇猛!

东魏军见了李檦,

都说:“避此小儿!”

宇文泰也赞叹李檦的勇猛:

西魏军另一位大将·耿豪在此战中也表现突出,

杀伤甚多,

衣甲尽赤,

宇文泰叹道:

此一战,

高欢损失甲士八万人,

失去的军器铠仗更是数之不尽。


战后,

东魏军撤退,

宇文泰于激战之地命参战将士

一人植一棵柳树以纪念胜利。

高敖曹听说高欢兵败沙苑,

只好退保洛阳。


此一战,

高欢大败,

宇文泰坐稳了关中霸主的地位。

然而,

两魏的战争,

还将继续。

……

……

.THE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